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拇指手语     
我每次去巡视我的那个小店,桌上都会有好几份店员给我买的报纸。我对他们说过,什么报纸无所谓,关键是一定要买那个人的报纸。那个人很特别,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他有三十多岁,但只会说最简单的几个字,说得最好最清楚的就是:报纸,报纸……他是一个弱智,还有点儿轻微的腿疾。  相似文献   

2.
大拇指手语     
我每次去巡视我的那个小店,桌上都会有好几份店员给我买的报纸.我对他们说过,什么报纸无所谓,关键是一定要是那个人卖的报纸.那个人很特别,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他有30多岁,但只会说最简单的几个字,说得最好最清楚的就是:报纸,报纸……他是一个弱智人,还有点轻微的腿疾.  相似文献   

3.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那是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的眼睛。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作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盒给他吃吗?”但父亲冷漠地摇了摇头。之后的一天,当其他孩子散去后,我突然看到父亲对那个站在窗外的孩子招手示意。男孩进来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可以为我到隔壁的报亭买一份报纸吗?”孩子点点头,很快,他就把报纸买回来了。这时,父亲微笑…  相似文献   

4.
<正>我曾有一条狗,名叫"球球"。它死在了那个盛夏的中午。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我牵着它出去散步,看见马路对面有报刊亭,想起出门时,爸爸叮嘱我帮他买一份报纸,便想牵着球球过马路去买报纸。可谁知,它纹丝不动。我回头一看,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旁边一家炸鸡店。一定是炸鸡的香味吸引了它,这只小馋狗!我笑着蹲下来,摸摸它的头,说:"那你就在这儿享受美"味"吧,我先去买报纸,回来给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我早上经常送小孩上学,每到北京海淀区学院路附近一个繁忙路口等红灯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个站在街头卖报的小伙子,穿着不太整洁的衣服.皮鞋好像也开了线。我在他那儿买了几次报纸。有一天要买报的时候我发现身上没带零钱.于是他说你先看吧,等下次再给。过了几天再遇到他并从他那儿买报纸的时候,我说上次的报钱你也一起拿着吧,但他给我的不是一份报,而是两份不同的报。  相似文献   

6.
慢吞吞     
有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总是慢吞吞的。比如说,如果他要去书报摊买一份报纸,那他必须从学走路的第一步就出门,这样他才来得及在七十五岁之前赶回来死在家里。所以说,他当然不会自己去买报纸,他让人送来,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邮差送来。  相似文献   

7.
微言     
《八小时以外》2012,(3):12-13
正看到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去买报纸被无礼对待,卖报的女子将报纸狠狠地甩给他,他依然彬彬有礼地说"谢谢"。旁人不解,他说:"无论她是不是淑女,我都选择做个绅士。"这句话很有分量。无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我们不要为之所"转",始终坚守自己做人的准则,遵循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相似文献   

8.
信心     
伊甸 《教师博览》2005,(5):31-31
佛祖释迦牟尼在恒河南岸说法。北岸有一位信徒想过河去听法.就问岸边的船夫河水深不深。船夫说很浅,只到膝盖而已。那个人对船夫的话毫不怀疑,高兴地想:“那我就可以走过去了!”结果他就从河面上走过去了。南岸听法的人看到一个人从河面上走过来.都吓坏了。因为河水有好几丈深。他们问佛祖那个人是不是菩萨显灵,佛祖说他不是菩萨显灵,只不过是他有信心而已。  相似文献   

9.
正偶然,看到奥尔罕·帕慕克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充满文学梦想的手提箱,里面装满了他的手稿和笔记本。他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书房,总共有1500册书籍,这对一个作家来说绰绰有余。我幻想着那个书房,想到自己已在天国的父亲。父亲读书不多,但他也喜欢文字,哪怕一张脏兮兮的报纸,他信手展开也要读半天。在我童年时代,父亲从城里回来只给我买过一本书,是本故事书,大意是说一个县官判案离奇。现  相似文献   

10.
一个印度人一年四季用两个罐子挑水。其中一个水罐买来时就有一条裂缝。用水罐装水运回家,那个有裂缝的水罐到家时,水只剩半罐了。他安慰那个可怜的水罐说:“你看,在我回家的路上你的这一边,全是美丽的鲜花。那  相似文献   

11.
那个时候的他,就是我的上帝。他在理科实验班,我在文科实验班,他在我的楼上。他不开心,我把英语报纸撕一个长纸条,把安慰的话写在上面卷起来,包成一颗糖的形状叫人递给他。  相似文献   

12.
排队买车票,快到售票窗跟前了,一个人拿着钱和证件对我前面的一个小伙子说:"行个方便,快赶不上火车了,帮我买一张8点43分到武汉的票。"小伙子见递过来的是驾驶证,问:"驾驶证能行吗?"那个人说:"能行,我买过的。"见小伙子帮一个不站队的人买票,我心里掠过一丝不快。只是这样的事,我原来经常碰到,习惯了,也没说什么。轮到这个小伙子买票,他先递过去驾驶证,售票员很快完成售票手续,那个人接过票、证,对小伙子说一声"谢谢",转身就离开了。  相似文献   

13.
三味人生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去买饮料。第一个人说他喜欢喝果汁。因为果汁的味道自始至终都是甜的。第二个人说他喜欢喝咖啡,因为咖啡刚入口时是苦的.等咽下肚后。嘴中却留有一股甜甜的味道。第三个人说他喜欢喝矿泉水,矿泉水的味道虽然清淡.但最解渴。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要找十个人,在十个地方做诚信试验,问我能不能帮忙。我说可以,但不知道怎么做实验。朋友说很简单,就是在不同的商店买十次东西,每次买东西都付两次钱,看有多少人拒绝第二次付款,然后把结果告诉他就行了。当然,买东西的钱是朋友给的。  相似文献   

15.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同事、好朋友,都有看报的习惯。 一次他们两个人一同去曼哈顿出差。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在旅店点完早餐之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份报纸,一会儿就回来。”  相似文献   

16.
年轻的时候.他曾和朋友们开玩笑说.“我这一辈子是出不了名的了.连我这个名字人家都认不得.念不对.怎么可能出名呢?”——他叫倪征噢,若写成繁体宇.这三个宇的笔画总共41画.而且那个“Yu”字在一般的字典里往往查不到,至今有不少人还念不准,正确的读音应该是“Yu”。  相似文献   

17.
拉钩之后     
儿子刚上学时,有一次我带他到青岛人民会堂欣赏音乐会,台上优美的旋律和潇洒的指挥深深地吸引了他。散场后儿子问我,台上那个穿白衣服、长头发的演员吹的“大烟斗”是什么。我说是萨克斯。他不假思索地说:“爸爸,我要学萨克斯。”我敷衍他说:“好,等你再长大一些,爸爸就给你买一个最好  相似文献   

18.
托辞     
有一个吝啬的日本人从欧洲回国.一个朋友到船上接他,朋南问:“日本货在世界市场上状况如何?”他说:“非常走俏,我本想给你买点当地的土产.可走了几个国家.他们卖的都是日本货.没土产,所以没给你买。”  相似文献   

19.
<正>儿子7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他忽然表情凝重地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心不在焉地"哦"了一声。他奇怪地问我:"妈妈,你怎么不说‘好可怜哦'?"我正向卖水果的地方张望,考虑买哪家的橘子,就顺口说:"好可怜哦!"他又说:"咱们后面楼上的那个小孩子,就是整天跑步的那个,他的爸爸妈妈也离婚了。"  相似文献   

20.
笑话碰碰车     
《小火炬》2012,(Z1):63
小宝回家跟妈妈说:"妈妈,我会砍价了!"妈妈惊喜地问:"快告诉妈妈,你怎么做到的?"小宝得意地说:"今天我去卖报纸,买报纸的说4毛一斤,我说太贵了,3毛!他说,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