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疲劳是一种困累的感觉 ,学生学习疲劳出现时 ,常伴有渴望学习活动停止的心理倾向 ,学习效率也明显下降。学习疲劳一般有两种类型 :客观疲劳与主观疲劳。客观疲劳是指生理上的疲劳 ,它有身体疲劳与精神疲劳两种。肌肉活动过久 ,生机淀粉过量地消耗而不足以应付所需能量 ,加之体内碳酸、乳酸等废物积累过多不能及时予以排除 ,以致阻碍学习活动的进行而产生的疲劳感觉 ,这是身体疲劳。学习中的身体疲劳主要表现为坐得过久。精神疲劳则是因大脑皮层的某一部分兴奋太久进而转化为保护性抑制状态。学习中的精神疲劳主要表现为思考过多或听课太久导…  相似文献   

2.
提起疲劳,人们多不以为然,认为它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对它并不在意.可不能小看疲劳,它乃是人体健康忠实而机敏的报警员,归纳起来,它有以下“三大功用”:1.它告诉你:该休息啦!当你在工作或学习中出现疲劳时,千万不能轻心,应该立即休息或放慢工作及学习的速度.如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理念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呢那就是防止学生产生“疲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疲劳,或称为精神疲劳。如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等等。另一种是主观疲劳,又称假疲劳,这种  相似文献   

4.
学习是同学们身心的共同活动,并且主要是心理活动。学习效率既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又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且后者影响更大。本文主要谈谈什么是学习疲劳以及出现学习疲劳如何去克服。学习疲劳的表现学习疲劳是同学们心理障碍的一种,即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的弱刺激或强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时所引起的超限抑制。它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疲劳阶段早期疲劳阶段是指处于优势的兴奋刺激程度降低,而在它  相似文献   

5.
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紧张学习之后,对本来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麻木等;而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心理原因如学习内容单调、没有兴趣、厌烦、心理压力大等所引发,常表现出注意力不能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课堂异常心理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困生课堂学习中的几种异常心理1.自卑心理。学困生极易产生自卑感,而内心又渴望得到尊重和帮助。教师和家长往往对他们采取急躁、冷淡的态度,甚至一味批评指责,更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形成心理障碍。2.厌学心理。学困生的厌学心理,除了来自知识、能力的欠缺外,还来自教师的教法。3.疲劳心理。学困生学习上的疲劳,就是精神意志上的疲劳,它主要因为其知识缺陷比较多,接受能力比较差,分析理解能力弱,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地位。4.隋性心理。对学困生来说,成绩比较差,惰性是重要原因。他们有一种不良的学习习…  相似文献   

7.
有些同学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同学们所说的“累”,是你们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不过,由于同学们精力旺盛,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导致的。专家们认为,有心理性疲劳的同学常有以下几种表现:1.有的同学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就喊“肚子疼”、“头痛”等。2.有的同学不愿做作业,一提作业就发憷,一看…  相似文献   

8.
学习疲劳是由于学习活动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一种身心状态,学习疲劳时,对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问题,往往会感到心力不从心,学习疲劳,不仅不会有正常的学习效率,而且会使我们心理活动受到扰乱,  相似文献   

9.
有些孩子在读书学习后,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好累”、”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孩子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0.
化学教学中如何防止学生“疲劳”安徽省无为县教委教研室杨文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疲劳,或称为精神疲劳。如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等等。另一种是主观疲劳,又称假疲劳,这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校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从教育心理学来看,考试作弊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的差异、乐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而苦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及参加评优获奖的需要等多种学习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大学生学习焦虑、学习畏难及学习疲劳等不良心理现象所引发的.研究认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教育心理路径主要有注重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学习品德、良好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学生厌学、逃学的重要因素是学不懂和缺乏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对矫治厌学、逃学有重要意义。一、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研究表明,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学习疲劳:1、规则性学习疲劳。这是大部分学生在正常情况下都可能产生的学习疲劳,其规律是:开始上课的5分钟,学生心理处于兴奋阶段,呈上升状态;5—15分钟之间,学生处于兴奋维持阶段;15—25分钟之间,学生进入疲劳低谷,注意力下降;25—40分钟之间,学生心理再度出现疲劳;最后5分钟,学生心理再度出现疲劳。规则性学习疲劳是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运…  相似文献   

13.
家教荟萃     
孩子的心理疲劳不容忽视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死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活动都会感到疲劳。由于孩子们精力旺盛,所以能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的生理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他们的心理也正值加速期。教学工作既要注意他们的生理疲劳现象,也不可忽视他们心理疲劳现象。心理疲劳是人主观体验的一种倦态,它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甚至引起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冷漠态度,长此以往,将发展为心理变态。中、小学生的心理一旦产生疲劳,就会注意力分散,课堂学习心不在焉;情绪抑郁怠惰,焕发不起学习的热情;上识精神萎靡不振,下课反而生龙活虎;作业勉强应付,不愿努力思考;有的则可能导致厌学,一进学校就头疼;导致厌师,一见老师就躲避。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本文拟就教学过程的两大基本要素——学习者和教育者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疲劳症的原因很多,据医生们说,疲劳更可能是由于过少的活动所致,而不是过多的活动所引起的.其实增加体力活动往往是治愈人们体力消耗的一种方法.疲劳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 ,而学习效果低下 ,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 ,我们教师要研究其成因 ,摸清其具体的困难 ,根据其身心特点进行施教 ,逐步提高其学习效果 ,从而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依据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特征 ,可以把学习困难学生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   1.能力型障碍学生 :学习方法不当 ,不善于钻研问题 ,没有预见能力 ,如学习无计划 ,拖拉应付 ,采取疲劳战术与死记硬背 ,缺乏自觉的、主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这类学生 ,我们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疲劳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学习疲劳  疲劳是一种由持续工作或学习所引起的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的现象。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 ,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 ,勉为其难。  学习上的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主要是指机体工作过度 ,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和乳酸在体液和血液中积蓄起来。当生理疲劳出现时 ,会出现机能降低 ,如动作迟钝、姿态拙劣、肌肉酸麻、神经系统功能下降等。生理疲劳为学习所倦 ,不能再干。轻度的生理疲劳 ,可以由意志努力来克服 ,而极度的生理疲劳 ,不但会降低运动器官的工作效率 ,而且还会使神经…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这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通常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早年在美国兴起的合作学习,因其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形式,出色的效果而成为当今新课标所倡导,其意义在于:一是采用这种方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倾听,是有意识地去听;是一种技巧,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被动消极的行为. 课堂学习是小学生校园学习的主要方式,只有学会听课,善于听课,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不少小学生却没有倾听的习惯,主要表现有:上课不专心听讲;小组讨论不听伙伴的发言;不会与人聊天,不能双目注视对方,心不在焉,而自己说话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针对这些情况,如何让小学生学会倾听呢?  相似文献   

20.
疲劳性骨折又称行军骨折或应力性骨折,主要是指骨骼在长期反复的操作下无法承受猛烈的压力而导致骨骼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正常骨过度使用的结果.疲劳性骨折是常见训练伤之一,在部队训练中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频繁的长跑、越野训练或单一课目的超负荷训练中,通常是由疲劳性骨膜炎引起的,以胫腓骨、股骨、跖骨和尺桡骨为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