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许多幼儿园、保育所以及小学着手将混龄教育活动纳入教育课程,有意识地增加混龄教育活动时间。日本的幼儿教育主要由两大板块组成:一是幼儿园,二是保育所。学校教育法规定,幼儿园归类于"学校",属文部科学省管辖,招收3岁到5岁儿童,实施入学前教育。保育所在性质上非"学校",是厚生省主管下的育儿福利设施,招收5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职责为养育孩子。向政府申请让孩子入保育所的父母必须有较正式的工作或因其他理由白天无法照顾孩子。事实上,日本教育对年龄的要求是近乎苛刻的。4月2日之前满六周岁的儿童方可入小学,差几小时或几天的孩  相似文献   

2.
正有人说,中国孩子在课业上"忙活",美国孩子在"口头上"上"白活"。美国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就像个小专家,不停地动手做他们喜欢的研究。"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很重视劳逸结合,强调要有正当的娱乐和消遣,这样想来,美国的孩子活得还真很"陶派"的。看我们的小学教育,孩子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很多人说是"信仰危机",而真正到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他们更大的危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研人员通过一项长期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小时侯能够常常进行一些有独创性游戏的儿童,长大后具有更强的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心理学家对一批学生进行了从小学直至高中的跟踪调查。他们对这些孩子在小学时的各种游戏方式和智力表现进行了调查,并将所谓的”独创性”界定为孩子们在游戏中主动承担义务,投入感情,善于思考以及在叙述故事时的想象力丰富等的表现,结果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小学时常常进行”独创性”游戏的孩子,在高中时就具有了更强的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家教指南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9年4月,美国共有20个州制定了针对键康与安全子领域的0~3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标准.对这些州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有关标准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州将0~3岁婴幼儿划分为8个月、18个月、36个月三个发展阶段,并对这三个年龄段婴幼儿在健康与安全子领域中的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有关儿童健康发展的标准主要涉及到了"日常生活技能"与"营养"方面.日常生活技能又可具体分为吃、卫生、穿脱衣服、协助成人、如厕、自我安慰等.营养方面主要涉及"对食物的认识"和"吃的食物种类"等;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危险认识与避险行为""认识并遵守规则"两部分内容.我国政府应参照美国政府的做法,尽快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我国实际的0~3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标准,重视早教师资的培养,以大力推动我国早教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三湘都市报》2010年12月8日报道,在长沙市诺贝尔摇篮小学,一群8~10岁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少儿政府"。和政府机关一样,"少儿政府"下设1名市长、2名副市长,还配有纪检委、法院、公安局、美德银行、卫生局、  相似文献   

6.
"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重视并加强对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目标、使命及其实现过程的研究,始终是世界各国教育的热点问题"。2012年6月30日,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校长、教师与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教育同仁围绕小学教育的育人目标、未来对教育的挑战、教学方式的变革等话题展开了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7.
(一) 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紧密相连。美国对6~18岁儿童和青少年实行义务教育,但大部分州的5岁幼儿进入小学附设的幼儿园(班)是免费的,也就是说,这些州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包括了学前一年,在那里,一般学校的学制是从幼儿园算起的。美国的小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均设有幼儿园(班)。幼儿园(班)顺理成章地由学校领导,其人事、  相似文献   

8.
前两年有机会去美国 ,前后在那里生活了近两年 ,对美国及美国人民的生活、风土人情、教育事业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因为我自己是老师 ,所以对美国的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特别关注 ,我想就我在文化名城波士顿的一些见闻谈点自己的观感 ,或许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和中小学“减负”有所借鉴。波士顿地区小学招生情况 美国孩子到五六岁时要入小学读书。他可以在住家的社区选择 5所学校作为入学对象 ,然后社区的教育行政部门派车接各位家长及孩子 (或自己开车去 )分别到这 5所小学参观、听课并与老师座谈。既看学校的外部环境 ,又可了解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澳犬利亚是一个地域宽广,人口稀少,历史不到200年的国家,由六个州组成。音乐人才的培养。音乐教育的实现主要是由早期音乐教育机构和普通的中小学来完成,而专业音乐附中(小)却报少。澳大利亚的耩础教育为13年学制,孩子为5岁起入读幼儿园或预备班,其后是12年的中小学课程,小学七年,中学五年,大学三至四年。  相似文献   

10.
Sally 《父母必读》2012,(1):96-96
我们联合瑞思学科英语设计了一系列实用好玩的英文亲子互动游戏,并邀请有孩子的家庭体验原汁原味"美国小学"(6~12岁)、"美国幼儿园"(4~6岁),分享最真实有趣的感受,欢迎大家参与。  相似文献   

11.
美国白宫:必须坚决贯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与夫人劳拉、教育部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等一行来到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北格伦小学,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CLB)实施四周年举行庆典。《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是进入新世纪后,美国为提高国内教育水平,在全国由总统引导开展的一个名为“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活动。该活动重点在于提高国内学生的数学和阅读能力。活动在以公立学校为主体、以初、高中为基础的中等教育中展开,对美国人的科教水平,以及文化水平都有重大的影响。美国政府为支持本次活动,四年来共计投入15亿美元专款用于提高各个州的学业成绩,活…  相似文献   

12.
乔磊 《生活教育》2011,(9):93-94
西方国家将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教育看得很重要,而且列入中小学教育的一部分。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教育大纲中规定学前班就要向孩子(通常为5岁)教授最基本的性知识。美国各州自行制定公立中小学教育纲要,各州对什么时候教授孩子性知识没有统一标准,但从小学起,性教育已构成教育的一部分。奥巴马几年前担任参议员的时候就大力支持孩子在5岁时就应接受性教育,而美国一些州的学区教学大纲的确也是从学前班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7,(B12):F0003-F0003
西双版纳州允景洪小学始建于1931年,前身为“车里县第一小学”,1955年改名为允景洪小学。现是一所省级实验小学、省一级示范小学、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学校,也是西双版纳州办学规模最大、设施设备较完善的一所小学。  相似文献   

14.
翔儿 《家长》2013,(Z1):57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孩子后面的人生。然而,现在许多孩子上小学后问题不断,有的孩子成天疯玩儿,有的孩子总是跟家长"闹情绪",还有的孩子厌学、逃课,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上小学了,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请认真阅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才能与  相似文献   

15.
新西兰实行8年的小学教育,从5岁到13岁。孩子过了5岁生日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上学。其中,5-6岁在学前班就读;6-11岁在初级小学(Junior School)读六年;12~13岁在中级小学(Intermediate School)读两年。也有一些综合小学包括初级和中级小学,学生在同一学校连续读8年。小学一般不分科教育,而是由一个专职老师Homeroom Teacher)负责一个班孩子所有科目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老师的孩子难教,因为老师的神秘在老师的孩子心中没有。”有人说:“本校老师的孩子更难教。”更有一说法:“剖腹产的孩子注意力不会集中的”。 在我的儿子这里,综合了所有的说法。更为要命的是孩子小时候去不得幼儿园,一去就生病,从两岁进幼儿园到六岁离幼儿园进入小学,四年时间只有一个月是全勤。这样的基础如何上小学?值得庆幸的是孩子小学的主管主任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班主任也是一位尽职尽责、教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可即使这样,我这个当妈妈的也觉得无颜见自己的同事。我在中学部任教,是学校拥有班级最多的年级的年级…  相似文献   

17.
魏文琦 《广东教育》2005,(11):63-63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系列政府报告近期又添新内容,政府责任署(简称GAO,前身为审计总署)说,教育部门应向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师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更好的合作机会,以使他们达到“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计划要求。报告包括:1)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需要政府的资格认证,希望政府能放宽发放资格证书的要求。2)所有的州都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拥有学士学位或政府的资格认证。  相似文献   

18.
章睿齐 《家教指南》2006,(11):61-62
依英是政府机关公务员,有一个8岁的男孩。现在她正为孩子的教育苦恼。在孩子出生前,依英偶尔看见了一套关于孩子的教育方案,故此拿来借鉴使用。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孩子大约在三岁左右就认得1000多字、古诗30多首,算术20以内的加法运算,而且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奇思异想。周围的人们都说他是个神童。可是等孩子到了小学时,却表现平庸,学习甚至都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唐田 《家教指南》2006,(9):26-27
再过一年,6岁幼儿就要上小学了,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的身体素质、生活卫生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有相应的进步。那么,孩子上大班这一年就要早早地为孩子做全面的准备了。  相似文献   

20.
若琦 《陕西教育》2005,(10):34-34
时许多美国人来讲.孩子上大学以及上什么样的大学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定。除了决定上不上外.许多美国家长还要与孩子一起考虑上私立还是公立、本州还是外州、先读社区学院还是直接上正式大学。比如.如果能先读两年本地的社区学院.再争取转入州立大学.比上四年州立大学更节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