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南词叙录》宋、元、明时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徐渭在这部著作里,探讨了南戏的多个方面的问题,其南戏理论表现出明显的重俗倾向。本文拟对其在《南词叙录》中表现出来的这一倾向进行分析,并探究形成这一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南词叙录》宋、元、明时代唯一的一部南戏专著,徐渭在这部著作里,探讨了南戏的多个方面的问题,其南戏理论表现出明显的重俗倾向。本文拟对其在《南词叙录》中表现出来的这一倾向进行分析,并探究形成这一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南词叙录》中,徐渭一反前人鄙视南戏的陈腐观念,探本求源,热情肯定了南戏“村坊之音”的民间出身及历史地住,公正品评南戏、北曲不同的审美风格,关注南戏声腔流变新现象。表现出倡导本色、大胆肯定民间艺术的俗文化戏曲观。  相似文献   

4.
《南词叙录》是我国第一部,也是唯一研究南戏的论著,在戏剧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当用民俗眼光看待《南词叙录》时,发现其蕴含丰富的民俗思想,在民俗与民间文学史上同样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他的理论著作《南词叙录》,为古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集中体现了徐渭对于南戏发展创作等多方面的思考总结,不论是对南戏、"本色"论,还是对其后文人的戏曲创作来说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杜琳 《文教资料》2012,(23):6-7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自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浙江山阴人。《南词叙录》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著作,在戏曲史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作者徐渭醉心于南戏的创作与研究,将自己重要的曲学思想、精到的戏曲美学见解结成一册言简意深的《南词叙录》。本文着重论述徐渭曲学思想中重本色的观点,从声律、唱腔、语言表达及内容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徐渭的《南词叙录》作为中国古代唯一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徐渭在文中论述南戏相关问题时,体现了他对南戏创作的重要美学思想———“情”。这“情”可以从创作主体、艺术形象和戏曲内涵三个方面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8.
一、从南戏的发展看南戏的作者和版本问题作者和版本问题是南戏研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永乐大典目录》中所载“戏文”三十三种,均未注明作者①。明徐谓《南词叙录》载南戏“宋元旧篇”,除高明作《琵琶记》外,未注出其他作者②。但到了明代后期及清初许多戏曲著作、目录中,则给南戏作品标出了作者。在版本方面,大部分宋元南戏都没有全本保存下来,流传有全本的几种重要作品,如《拜月亭》《荆叙记》《白兔记》等都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差别。这两方面的问题与南戏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也必须把它们同南戏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9.
传奇漫说     
“传奇”一词在明清之际已不再是小说的称谓了,而是作为由“南曲戏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戏剧的名称。“南典戏文”又称南戏,产生于北宋时期,由于它产生在浙江温州一带,也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徐渭《南词叙录》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又说“或云宣和间己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由此  相似文献   

10.
略谈南戏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南戏,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戏文,简称南戏。它和北杂剧相对称,却比北杂剧产生要早,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正式戏曲。 南戏原为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在宋徽宗宣和年间(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开始萌芽,南渡时(约一一二七——一一三○左右)始为盛行,当时叫“温州杂剧”。明祝允明《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到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一九○——一一九四)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完整的戏剧形式,产生了比较成熟的《赵贞女》、《王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明徐渭《南词叙录》把《赵贞女》、《王魁》作为南戏之祖,并称之为“永嘉杂剧”。温州又名永嘉,亦即指的“温州杂剧”,也就是说的最早起源于温州的南戏。  相似文献   

11.
潮州剧话     
从南戏到潮剧明人徐文长《南词叙录》记载:南戏始于宋光宗朝,(公元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祝枝山在《猥谈》中也说:  相似文献   

12.
中晚明时期,市民文艺观念取代封建士大夫的文艺观念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徐渭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徐渭文艺思想中的市民意识基于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怀疑,多受左派王学沾溉,表现为热烈追求人格平等、人性解放,充分肯定民间文艺;在总结南戏创作的论著《南词叙录》中尤其有集中、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情探》旧名《王魁负桂英》、《活捉王魁》,是京剧、川剧、越剧等许多剧种的保留剧目之一。有的演出全本王魁负桂英,也有的只演出《阳告》、《阴告》、《活捉》这几场。这本是一个古老的剧目。明叶子奇《草木子》说,“俳优戏文,始于《王魁》”;徐渭《南词叙录》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可见这个剧目是南戏最早剧目之一,以后八百多年来,戏文、杂剧、传奇、近代地方戏都有此剧演出。宋官话杂剧有《王魁三乡题》一本,话本有《王魁负心》,戏文有《王俊民休书记》,元柳贯有《王魁传》,杂剧有尚仲贤《海神庙王魁负桂英》,至明代,则有阙名《桂  相似文献   

14.
徐渭的本色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俗”和“真”。徐渭的禀赋遭遇和人格思想决定了他的文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使他确立了新的戏曲美学标准。提出了以心灵觉醒为基础,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在他的杂剧《四声猿》,理论著作《南词叙录》、《西厢序》等中都有确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文选学"故乡———江苏扬州隆重举行。大会交流论文近百篇,主要从"《文选》版本及注本"、"《文选》所录作家作品"、"《文选》文学体类"、"《文选》编纂"、"《文选》接受与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大会总结了"文选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并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徐渭的本色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俗”和“真”。徐渭的禀赋遭遇和人格思想决定了他的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使他确立了新的戏曲美学标准。提出了以心灵觉醒为基础,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在他的杂剧《四声猿》,理论作《南词叙录》、《西厢序》等中都有确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图书馆所藏(清)江永《近思录集注》"清乾隆刻本"的著录,《江永〈近思录集注〉版本源流考》一文关于"清乾隆七年江永《近思录集注》原刻本"考订有误,此刻本与上海图书馆所藏清嘉庆十二年刻本江永《近思录集注》,应是同一版本。  相似文献   

18.
对于艺术发展过程,探索其内部规律,能知道其发展、繁荣、衰微是一种必然;探索外部规律,能知道其在某个时代形成这种必然也是一种必然。杂剧与传奇的交替繁荣就是符合这样的规律的,对它们二者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结合考察,便能解答二者的交替繁荣为什么会发生,又为什么会在明代发生。徐渭的《南词叙录》中很多观点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相似文献   

19.
酒俗文化是酒文化的重要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梦粱录》作为研究南宋临安文化生活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记载了南宋临安人们生活中酒的信息及酒俗酒风,对于南宋时期临安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梦粱录》中的酒食、节庆娱乐、诗酒文化和酒肆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梦粱录》中的南宋临安酒俗文化。  相似文献   

20.
《商州又录》这一篇长散文是贾平凹1984年写下的,后来被选人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一书。《商州又录》作为名著,人们对它的研究有许多。本文仅从雅与俗这个角度,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