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文《狱中联欢》中有很多对联。因为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联,所以我特意用一节课的时间跟学生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我先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对联,再给学生讲解对联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巩固有关对联的知识,学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设计了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我对学生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事迹非常感人。让我们来写副对联歌颂他。同桌可先讨论一下,想一想应当怎样写,最好能押韵。”  相似文献   

2.
一、以德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小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例如:我讲《詹天佑》一课,课前我先让学生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带着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来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既掌...  相似文献   

3.
《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我这已经是第三次教学了。以往在让学生弄懂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一知识点耐,由于学生半天悟不出来,我就直接用了讲解法,而今年我选择了静静地等待。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七课《詹天佑》,谁来介绍一下有关詹天佑的情况?”这是我上课一贯的主张。我喜欢一上课就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讲他们想  相似文献   

5.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一课,以往的教学思路是先讲解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然后讲解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向学生进行保护空气环境的教育,最后布置学生对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进行考察。我像这样上过两次后,总觉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内容空洞、抽象,以讲解知识为重点,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不深,环保教育没有落到实处。我想:环保教育不光是讲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基于这种认识,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对教案进行了重新设计:一是让学生去亲身观察和体验;二是通过对比分析,一方面使学生找出空气污染的三大污染源,另一  相似文献   

6.
我在近年的课堂教学中,坚持运用“自学”。“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如教《詹天佑》一文时,首先我让学生自学,在他们了解课文大意后,用较多的时间指导他们学习、理解、品味文中‘粗挠、要挟、轻蔑、毅然、竣工。赞叹不已”等字、词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其次让学生开展讨论。我布置了几道讨论题。比如“文章哪些词句体现詹天佑要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高尚爱国情操”、“詹天佑是凭着一股什么样的精神排除艰险、克…  相似文献   

7.
姜晓谨 《现代教学》2010,(10):64-64
《论语》中的每一则都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每节课前,我都会让全班学生抄写一则《论语》,然后按照学号顺序让学生依次讲解。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我适时地加以点评,引导学生加深理解,促进记忆。同时,我引入介绍现实中的相关案例,拓宽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面,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最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要求全体学生背诵。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詹天佑》一课,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造性工作是教学重点。课堂上,我启发学生:詹天佑设计了“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他为什么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他的动力来自哪里?许多学生说:“来自他的爱国心。”突然一个声音不紧不慢地飘出:“因为有奖金。”  相似文献   

9.
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的教学中 ,可教育学生要讲究伦理道德 ,将来一定要孝敬父母 ,并明确教育学生“子女有赡养老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向沙漠进军》一文 ,除教育学生积极植树造林 ,爱护花草树木 ,保护植被 ,防止沙化外 ,还讲解有关《森林法》的一些知识 ,同时又和《土地法》联系起来。在讲到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时 ,还要适当与《水法》联系起来 ,让学生知道树木、土地、水资源等均属国家所有 ,任何人不经有关部门批准是不能随便占用的 ,否则就是违法。在讲授《大自然警号长鸣》时 ,不但讲解写作方面的一些特点 ,而且可向学生…  相似文献   

10.
《詹天佑》是小语第12册的经典名篇。教授这一课,我本着凭借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通过精心指导预习让学生孕伏与课本意境相一致的学习心境。教学时根据课文特点,抓住激情点去激活学生的内在情感,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詹天佑》所介绍的历史事件距今已近百年,学生对当时错综复  相似文献   

11.
鑫鑫 《学习之友》2009,(3):58-58
高二语文教材上有一篇议论文是毛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文中毛主席引用明朝解缙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以此讽刺那些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我在给学生们讲解这副对联的同时,也介绍了解缙的其他两副对联。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出,他们对对联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詹天佑》一文通过詹天佑临危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的故事,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这是一篇蕴含着强烈情感的文章,但作者没有在文中直接表述出来,而是把情感蕴含在理智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之中,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我把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并尝试按照情感的认知规律突破这一难点。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詹天佑》一文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上课时,在学生交流资料的基础上,用“京张铁路招标会”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使学生对詹天佑…  相似文献   

13.
教学《詹天佑》,我大胆让学生参与教学。这一尝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中心词:“杰出”、“爱国”,然后教师出示本文的板书设计框架图。这时候,教师就让学生找出课文哪些自然段写詹天佑爱国,哪些自然段写詹天佑杰出。然后,教师又请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詹天佑爱国表现在哪些地方,最后归纳概括补充板书。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道研读《詹天佑》。30多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距离下课只有七八分钟了,大多数学生已经被詹天佑的伟大人格所打动,于是我引导他们:“同学们,《詹天佑》这篇课文就读到这儿,请在詹天佑爷爷的画像下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你此时最想说的话。”3分钟后,全班进行交流。“谁先来大声地读读,让我们共享一下你的智慧成果。”我的话刚说完,小超和小李两位学生立即把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要发言。我指着小李,说:“就请你来读读。”小李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并没有读自己想对詹天佑说的话,而是用手指着同桌,…  相似文献   

15.
《天气》是小学二年级自然里的一节自然现象讲解课,通常是学生听,教师讲,较容易让学生了解天气的有关知识。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了教学环节: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教育者都在实践中认定了这一点。一上课,我首先让学生回顾近段时间的天气状  相似文献   

16.
蒋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178-179,183
《现代汉语》与生活相结合的途径之一便是人们利用对联来进行教学。对联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语言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对联中的析字、对偶来实施汉语教学,同时,让学生体会对联中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7.
刘健 《教书育人》2005,(10):45-45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道研读《詹天佑》。30多分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距离下课只有七八分钟了,大多数学生已经被詹天佑的伟大人格所打动,于是我引导他们:“同学们,《詹天佑》这篇课文就读到这儿,请在詹天佑爷爷的画像下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你此时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8.
在《詹天佑》一课中,第四、五自然段(即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由于受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所限,如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学时可辅以直观手段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多方感知,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小语第十册《詹天佑》 ,讲的是清末詹天佑历尽艰险 ,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的经过。全文篇幅较长 ,描写生动。然而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手段 ,很难使学生领悟詹天佑的杰出之处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基于此 ,教学中我较多地运用了电化教学手段。一、放映录像 ,导向激情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交代了历史背影以及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意义。为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当时各地的情况 ,理解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教学一开始 ,我便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抢…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如何培养?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体会。一、课前参与一些实践尝试,积累语文素材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思想内涵深广。但有些课文描绘的景色,学生无法身临其境,有些课文反映的事件又距今甚远,这就使学生感到费解。如何克服这一不足?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尝试,收到较好效果。1.看一看。学新课之前,我先组织学生看与新课有关的影片、录像片,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调动学生搜集素材的积极性。如学习《詹天佑》一文前,让学生观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