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启明 《视听界》2008,(1):31-32
纪录片在中国似乎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纪录片有价值但没市场,是个亏本的买卖。除非有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否则中国纪录片创作难以为继。纪录片究竟有没有市场?如果有如何走?纪录片专业频道能否依赖市场得以生存、发展?当我和我的同事一起经营和管理上海纪实频道时,这些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面对思考,更需要我们去实践回答。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以“生活空间”为代表的纪录片栏目化生存是探索适应中国观众的纪录片市场的有益尝试,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开播在纪录片的频道化生存这个问题上显得有点超前。在不存在市场的情况下,一个频道如何生存是令人担忧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现在打开电视,我们会看到几十个频道里近一半在播映影视剧(还有四分之一在播映影视剧间隙的广告)。相信最好的纪录片编导看过的纪录片数量也不及其观赏过的影视剧多吧。有人会说,那是因为纪录片制作的周期长,因此片子少。试想,假设现在有两个频道,一个播电视剧,另一个播质量与电视剧相当的纪录片,更多的人会去看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郭学文 《现代传播》2003,(6):128-129
梁碧波简介 :梁碧波 ,男 ,汉族 ,主任记者 ,现在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工作。 1992年至 1995年 3月 ,主要从事新闻采访工作 ,共获全国及省市级新闻奖 2 0多项次。 1995年 3月至今从事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有《三节草》、《婚事》、《冬天》、《马班邮路》、《峨嵋女尼》、《二娘》。其作品曾荣获第2 0届法国国际真实电影特别奖 ,2 0 0 0年匈牙利国际视觉艺术节大奖、 2 0 0 0年第 5届罗马尼亚阿斯特拉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同时多次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纪录片学术奖、中国电视骏马奖。“纪录片人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 ,“纪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纪录片正处在转型与复兴的关键时刻,央视纪录片频道于2012年3月5日与民间机构合作的"活力中国"项目推出首批成果,14部民营机构制作的纪录片登上央视荧屏,其选题均着眼于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央视首次面向社会民营机构招标制作纪录片,目的在于"凝聚一批社会制作机构,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社会现实类纪录片选题,创新一批纪录片节目形态"①。"活力中国"项目不仅意味着央视纪录片创作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一大步,也深刻影响到当前我国纪录片的整体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6.
一部人物纪录片从开始拍摄到播放为止的这一过程会涉及到三类人:创作,被拍摄对象和观众。这三种人不同的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冲突贯穿一部纪录片完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市场的挑战和频道专业化的冲击,中国纪录片创作在2004年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开始以整体的优势进入市场,同时民间DV制作机构,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中国纪录片在2004年不仅有了自己的专业频道,还以商业化的方式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在2004年.中国的纪录片编导在与国外大师的直接交流中更新创作观念。2004年.凝聚着中国纪录片人太多的欢乐与酸辛、憧憬与梦想。  相似文献   

8.
2014年对于中国纪录片产业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所有34个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同时新批准上星了上海、北京两个纪实频道。这一系列为推动国产纪录片发展而做的努力,让众多业内外人士真实感受到国产纪录片终于迎来了大踏步发展的春天。但这个春天对于地方台而言是否一样温暖?地方台在这个春天里又该如何培育自己的纪录片之花呢?当下中国纪录片异彩纷呈、精品不断,2014年央视  相似文献   

9.
周敏 《声屏世界》2013,(2):47-4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纪录频道,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崛起,唤醒了受众对纪录片的重新认识。随后,北京纪实高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文献纪录片频道等相继开播,纪录片频道催生了纪录片的生产与传播,并潜移默化地培育着观众,电视纪录片热潮正悄然来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央视纪录频道联合举办的"央视纪录频道杯"征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征文活动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积极参与,这充分说明了全社会和全行业对纪录片的重视与期待。当前,中国纪录片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把握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方向,总结中国纪录片创作和经营  相似文献   

11.
赫丛年 《记者摇篮》2005,(12):58-58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多少观众.很多纪录片栏目被挤到了“垃圾时段”,有的甚至被请出了主频道。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在国外获奖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多.可收看中国纪录片的观众却越来越少。这种创作的繁荣与观众的萎缩,不能不让人反思一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望长城》问世之后,加上一批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纪录片又先后在国际上获奖,中国曾经一度掀起了一股纪录片热,不少频道设了纪录片栏目,不少台设了纪录片工作室,但纪录片发展到今天又使不少人有了些困惑。在娱乐节目继续保持较高的收视率,电视剧不断有长篇巨作出现,谈话类节目近年来又异军突起的情况下,纪录片的收视率为什么迟迟难以提高?本仅以纪录片的创作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这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2010年10底,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是针对我国国产纪录片发展而提出的一项专门文化政策,明确了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方向。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专业纪录片频道。纪录片的春天来了,这是纪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9年研究成果,该报告从纪录片频道、纪录片栏目、纪录片节目、纪录片市场状况、问题与对策五个方面对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产物,其构成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叙述和表述是纪录片创作尤其是纪实型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手段.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这两种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纪录片创作中找准它们各自的定位,发挥出各自最佳功能,是纪录片作者应该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一部纪录片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张明波 《传媒》2015,(4):74-76
在央视频道以及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播出中,人文地理类的纪录片占据了重要位置,这充分证明,受众目前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有比较高的兴趣.人文地理学丰富了纪录片创作者对“空间高度”的认知,对人文地理类纪录片的发展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指导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1984年,就在常熟电视台获批成立的同一年,常熟台自己创作了一部电视片《请来常熟喝杯茶》,从此,常熟台开始了对纪录片创作持之以恒的探索。至今,常熟台已有180多部纪录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纪录片送到江苏台及其他省、市电视台播出,每年还有20多部纪录片通过中国黄河电视台传送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播出。凭借纪录片创作的实力,常熟台加入了江苏国际频道"长江国际电视联盟",受邀参加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常熟  相似文献   

18.
论纪录片创作的“情景再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业界和学界人士都无法忽视以下这一组现象: 近两年参加上海电视节的100多部中外纪录片中,有70%以上的纪录片都运用了“情景再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中国纪录片联盟、广西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中国纪录片合作论坛"2014年2月2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围绕"合作共赢、促进发展"这一主题,分主题演讲、话题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研讨,为我国纪录片今后的合作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论坛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节目部主任石世仑主持。一、主题演讲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总监、中国纪录片联盟秘书长刘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广西电视台台长周文力,青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周贤安,宁夏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田宝贵,福建广播  相似文献   

20.
2月28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京召开"活力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招标成果发布会,邀请纪录片领域专家学者、部分制作机构代表就"活力中国"纪录频道现实题材纪录片招标成果进行研讨。去年7月,纪录频道举办的"活力中国"面向社会制作机构邀请招标首轮活动,被外界称为"一次对中国纪录片市场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探索"。"活力中国"系列的第一批14集节目已于3月在纪录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