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土耳其,埃尔多安是一个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有人称他是"导师",也有人称他是"狂人";有人称他是"西方的伙伴",也有人称他是"阿拉伯的朋友"……不管怎么说,埃尔多安是当今土耳其政坛一位特殊而重要的政治领导人。甚至有人认为,埃尔多安会和凯末尔一样,将载入土耳其的史册,成为影响土耳其国家发展的重量级人物。  相似文献   

2.
再议斯坦因     
斯坦因是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和考古学家,有人称他为文化大盗,运走了敦煌大量文物,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他又是第一个进入敦煌藏经洞的西方探险家,他为西域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考古成就不容被忽视和掩盖,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没有广博的知识,相当的修养,是无法从事收藏,尤其是文物收藏的。反过来,在收藏的过程中,又会逐渐培养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知识和修养。由于收藏的广泛性、持久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它早已成为群众文化现象中一个闪耀的亮点,别具特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物知识分析与设计素材再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3BAH62F00)由3个课题组成,分别是面向创意设计的文物知识体系研究与知识库构建、文物资源创意要素提取与设计素材库构建、基于文物素材的创意设计集成系统及示范应用.项目组织单位为国家文物局,由北京仪综测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盈科大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易游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湖南省博物馆、清华大学等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走红,隐藏在幕后的文物修复师等职业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有人称他们为"一群戴着历史‘镣铐’跳舞的工匠"。在这些"不起眼"的工作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文物"手术"普通民众看到的大多是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如何巧夺天工,却并不知晓它从出土时的残损到最终完美的亮相经  相似文献   

6.
贴吧     
城市也是一个活物有一个走南闯北的朋友说过一个段子,好像说到了几个城市的文化特点,他说,在广州你能看到的人有广东人、湖南人、江西人、北京人等等全国各地的人,在上海能看到上海人和外地人两种人,到了北京就只剩一种人了,全是北京人,不管从哪儿来的,呆上些日子就都成北京人了。北京这种无所不包的包容力不同于广州之处大概就是它还有大锅烩的融合力。这大概就是北京的魅力了,所以北京虽然吸引了南腔北调的人,但绝对都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嗓门。人都这么杂了,都放眼世界了,这时候如果您还指望这个(?)我们把北京推倒了,重新按理想规划出一个。(?)她的生长自有她的土壤和气候,符  相似文献   

7.
这是件好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非洲国王和他的一个从小同他一块儿长大的朋友.朋友有个习惯:看到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不论是好是坏),他都会说:"这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8.
随着"仇和"被评为改革开放的功勋人物,他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仇和是一位在转型期走出独特轨迹的官员,他的身上交织着很多的现实意义和符号价值.有人说仇和现象起源于宿迁,体现出了一种强大的推动作用,也有人说他是宿迁的文化软实力,更有人说他是中国的软实力.固然,仇和现象的发生有其独特的背景,但是他的作用必然要体现在一定的环境中.基于此,文章对仇和现象从多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讨,同时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2日,沈永鹏设计的爱国者视觉王MP4-E858荣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05CCTV创新盛典”数码产品类最佳自主创新设计奖,是数码类产品中惟一获此殊荣的民族品牌,也是惟一的MP4产品。沈永鹏引起我们的关注,不仅仅是他所取得的成绩,还在于他与众不同的从业经历。这也许是在创新时代里,能够有所创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一个侧面。前不久的一天上午,在北京理想国际大厦11层的一间会客室里,身材壮硕的沈永鹏坐在记者的对面,侃侃而谈。通过他洪亮而铿锵有力的话语,记者了解到的不仅仅是一位年仅31岁的经理人对事业的执著和对理想的追求,更看到了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迅猛发展的原因,那也是振兴科技,民族腾飞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初春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蓝天白云很是清爽,我特地前往北京大兴区采访保温领域的领头羊——北京振利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振利先生。我刚出地铁,拨通司机小薛的电话,他是公司派来接我的,小薛已经早早地等在地铁门口,热情地迎了上来,大约十几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北京振利的大楼前,在鱼池旁看到了一位老人和一位女士在交谈,这位老人就是中国外墙外保温技术基础理论的奠基者,外墙外保温行业旗帜  相似文献   

11.
奇异的收藏     
凯文是个12岁的小男孩,他收藏世界上所有能被收藏的东西.今天,凯文本来是在市场里闲逛来着,但一个耀眼的蓝招牌吸引了他.牌子上写着:"马维先生的神奇收藏--仅向绝对好奇的人开放."他立即像飞蛾看到篝火一样奔向了那家店铺.  相似文献   

12.
许金桥 《世界发明》2007,(10):78-79
热钱的大量涌入、媒体的炒作、一夜爆发的梦想……如此众多的原因造成了今天收藏市场的火暴。字画、古董、文物……几乎收藏的每一个领域都是如此热闹。但一提起赝品,几乎每个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对于藏家而言,赝品是骗子的陷阱、毒药,一旦遭遇可能倾家荡产、一贫如洗。然而自收藏这个行当诞生的那天起,赝品也伴之而生了,而且真品越火暴,赝品就越猖獗。很显然,赝品的存在也自有其理。 收藏家许金桥将为你讲述他对赝品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文竹 《今日科苑》2012,(4):58-59
有位动物学家和一位心理学家一起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只猩猩性情温顺,它刚进到房间里时,满脸堆笑,这时它从墙壁的镜子里看到了许多"同伴"对他报以友善的微笑,于是它很快就和这个新的"群体"打成一片。它在房间里嬉戏,和"同伴"和睦相处,关系  相似文献   

14.
7月9日,美国波音公司最新机型——波音787型"梦想"飞机惊艳亮相,全球瞩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波音能有今天的翘楚地位,离不开一个中国人——王助。作为波音公司历史上的第一位总工程师,他为波音造出了第一架飞机。有人称王助为"波音之父"。  相似文献   

15.
麦田怪圈以它神奇的巨型图案和神秘的形成原因,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有人说,麦田怪圈是外星人的杰作,也有人说是自然现象造成的,更有人说,麦田怪圈是人类制造的……现在"麦田怪圈"出现在了海底,这又是谁的杰作呢?一位日本的潜水摄影师在潜水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在24米深的海底,一个圆形图案赫然  相似文献   

16.
冯伟钢 《今日科苑》2008,(11):36-38
他一生与科研结缘,选择了科研管理,也就选择了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人生驿路。他说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当他回首往事时,说了这么一句朴实无华的人生格言:"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与地奋斗,其乐无穷。"这就是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力,一位能够彰显老科技工作者独有含金品质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张扬着老科技工作者生命活力的一个人;一位能够忘记年龄犹如夸父追日一般生命不息、奔跑不止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高翔 《世界发明》2007,(6):52-53
"魔兽世界纪念章"的推出,与其说是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不如说是给众多收藏者提了一个醒收藏一说由来已久,也有人把收藏欲称之为人的天性,就好似从松鼠的洞里你总能找出形形色色不能吃的东西,但它还是乐  相似文献   

18.
田园 《科教文汇》2014,(35):52-53
“仁”与“爱”分别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哲学里的核心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二者一度被选择为文化契合点。从文化哲学层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既可以看到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在表层含义、理论结构等方面存在部分“相似”,也可以看到二者的本质差异。正视与理解这种差异.将对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化建构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盲人的光明     
一位拉二胡的盲人渴望在有生之年看看世界,于是他拜访一位道士,道士对他说:"拉断1000根琴弦,你就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世界了."  相似文献   

20.
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清华创业园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点"。作为清华创业园的第一家入园企业,慧点科技经过了六年的风风雨雨,已经从一个"十来个人,七八条枪"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