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冯利 《职教通讯》2015,(2):26-27,67
分析了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的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构建资助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为高职院校实现助困工作中的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一直都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体现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如何将资助育人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阐述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杨帆 《成才之路》2023,(8):45-48
传统资助工作通常只关注经济资助,而不重视资助育人中扶智、扶志两方面的核心作用。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还需要构建起涵盖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及学生的协同管理机制,精准发挥资助育人的核心作用,提升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简述“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遇到的问题,并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补助力度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不再只是简单的经济资助,而是更强调育人的重要性。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的建设。分析高校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发现,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存在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人员流动性大,激励措施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可从改变资助育人队伍建设路径,完善管理措施,优化考核方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队伍建设,以期最大限度发挥资助队伍的潜能,不断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板块。本文以广东某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为例,分析该校的资助育人方式,关注其在资助育人工作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简要论述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做法,指出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资助对象识别手段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对资助对象的后续教育力度普遍存在不足;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制度不够科学完善。最后,为促进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提升资助对象识别手段的科学性;提升对资助对象的后续教育力度;科学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双线脱贫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入手,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的资助对策。不断推进助困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动企业资源投入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既可筹集更多资助资金、拓展资助渠道、扩大资助面、加大资助力度,又可克服单纯依靠政府和高校进行资助带来的诸多弊端,还可提高被资助学生职业素养、为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模式、"订单式"模式、竞赛激励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助育人的有效模式。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提高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应发挥主导作用,确保企业在校企合作资助育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90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格方面具有某些缺失,需要学校、社会各方面关爱和帮助。高职院校构建资助育人机制不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须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旨在提高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是在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反贫困理论的科学赓续,对改革开放以来资助工作的科学传承和对高职院校内外环境的科学研判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力素质是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基本要义,精准施策是其关键原则,教育公平是其不变的价值旨归.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具体落实存在三种现实困境:领导重视不够,无法有效贯彻育人理念;育人方法不够合理,无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师资力量不齐全,无法真正落实育人工作.高职院校践履发展型资助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创新实现方法,构建长效育人机制,配齐和完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