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语言接触看英语借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英汉语言接触对汉语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莫过于外来词的借用与吸收。借词的使用丰富了汉语语言,使汉语表述更加方便,简洁;同时,也对当今汉语词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英语借词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来词"是本民族固有词汇以外的、受异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词。在近现代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中,汉语和英语的接触无疑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对汉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其集中反映在汉语当中出现的大量英源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英源外来词对汉语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而在这些影响中最为凸显和直观的是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8,(1):72-74
佛缘词是指以佛教为外在条件,利用汉语中原有的语素组合构造的新词,用以表达来自佛教的新事物。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下,佛缘词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四方面影响:扩大了汉语词汇量;促进了汉语口语化的发展;丰富了汉语的造词法;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试论汉语中的外来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的产生是语言接触的普遍现象。汉语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借词浪潮,外来词的引入大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外来词的引入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因此必须对外来词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当两个民族互相接触交往时,往往会在语言间留下痕迹,即在各自的语言中溶入某些外来成分。汉语词汇丰富纷繁,原因之一与外来词的引进有密切关系。如1984年出版的《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埮、高名凯等编)所收录的汉语外来词就有一万余条。反之,汉语的词汇也会在语言间互相影响下被别的语言吸收,例如英语中就存在一批数目可观的来自汉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是人们因生产生活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进行的结果之一——外来词,也就随之产生了。外来词对汉语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汉语中的外来词主要有英语外来词、宗教外来词、网络词汇以及其他语言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7.
英源外来词是英汉语言长期接触、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社会功能的词汇。本文从英汉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分析英源外来词在汉语的语音系统、词汇构成以及语用场合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影响英源外来词在汉语中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接触过程中,一种语言很自然地会向其他语言借用一些它本身所没有的、但又不得不使用的词汇。这些借用来的词汇在新的环境中必须接受新文化的改造,以期能够满足交际的需要。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源词汇的不断使用、汉化,是汉语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次对外来词的吸收。这些蕴含着丰富佛教教义的词语在进入汉语后,经过不断地适应、改造,对此后汉语外来词结构上的汉化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外来词对汉语产生的影响。文章认为 ,外来词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繁荣汉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增强汉语的表达能力 ,扩充汉语的词汇系统 ,促进中外语言文化多方位、多渠道交流 ;但在另一方面 ,外来词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 ,它破坏了汉字形、音、义的统一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的构词形式、语音系统以及汉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来词是任何一门语言其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外来词的主要语源,其影响在现代俄语、汉语中显而易见。本文拟对英语词汇进入俄语、汉语的引入方法及进入上述两种语言系统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简要回顾了汉语外来词的基本情况,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外来词数量巨大、特色独具的深层原因及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古今字与通假字是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但由于中学语文教材把二者混为一谈,不加区分,所以长期影响人们的视听,特别是对大学古代汉语课的教学造成相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浅析新词语的来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份,其自身的不断更新与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语言自身不断演变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针对近二十年来大量出现的新词语,探讨了其产生的因素并阐述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赵克勤先生在《古代汉语词汇学》一书中,对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段太尉逸事状》三篇文章里的140个复音词进行了分析和整理,认为其中的53个词基本上可以断定为唐代产生的新词。实际上,赵先生所说的53个新词中大约有31个在唐代以前已经产生。  相似文献   

15.
成组属性词的对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对属性词的研究多限于词类归属、句法特性、构词方式、语义范畴等问题,且较少对某一封闭域进行定量分析。本文穷尽性地检索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的属性词,详述96组成组属性词在组内词目数、义项和语义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程度的对应性,并分别阐释了影响对应性的因素:影响组内词目数对应的主要是语义上的同/近义关系与普遍认知中的趋好心理;影响义项对应的主要是单音词的多义性、参与构词的不同语素义以及词义引申的不均衡程度;影响语义对应的主要是组内词目数的不对应、反义类比构词中的语义不对应以及构词语素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形容词+双音节名词”构成的“1+2偏正形式”在汉语中很常见。文章运用“词汇的完整性”原则。通过区分“句法词”和“词汇词”得出结论:汉语的词具有“多维性”,“1+2偏正形式’’的是以短语的生成方式所造的词,既有词汇特征。又有短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复音化是汉藏系语言词汇发展的共同趋势。汉藏系语言词汇复音化的动因,是复音词研究的一个重点,它涉及到许多相关问题。通过对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复音词的比较,以及对汉藏系语言复音词的产生与复音化的关系的探讨,可见复音词的产生并不等于复音化的形成,复音化的形成是复音词发展到一定数量、具有一定规模、成为一种态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联绵词造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本位出发,重新对联绵词进行探源,就会发现联绵词也有其造词理据,特别是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汉字未造之先,当有大量的复音词,包括联绵词.造字之后,可能有些联绵词会隐藏在一个字形里,和单音节词一起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到了派生造词阶段,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也会派生造出若干个联绵词;或者由原生造词阶段的单音节词通过重复的形式派生出叠音词,再由叠音词派生出联绵词.合成造词阶段虽说主要是合成词造词的方法,但也有不少联绵词的源词是由合成词在历史的演进中蜕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三本通行《现代汉语》教材关于叹词、象声词的论述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叹词、象声词是实词。叹词只表示人类感情的声音,只能做独立语或单独成句;象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各种声音(不含人类感情的声音)的词,既能充当独立语和单独成句,还可充当一般的句法成分。"啊、嗯"等词为兼类词。  相似文献   

20.
按词的意义和结构来分,侗语上坎话的词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大多数都是单音节词,也有多音节的。合成词有加附音音节构成的派生词和实词语素复合而成的复合词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