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周刊》2013,(4):1-1
“文学必须根植于火热的社会现实.紧扣时代的脉搏,”近日,由文艺报举办的“中国梦与文学理想”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报告文学家何建明如是说。他认为,一些作家未对现实着手.是因其对现实的感悟和认知能力有所局限,不能把握住现实生活的本质。中国当代作家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文学理想?数十位作家、评论家共同探讨了“当代作家的文学理想与中国梦”。他们认为.作家的文学理想其实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文学的繁荣。作为个体,作家应该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来把握个人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2.
罗小容 《大观周刊》2011,(15):186-186
“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培养提高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慧 《大观周刊》2013,(2):27-27
1917年文学家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经丧失了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社会,就必须革新语体。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即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百年沧桑之后,网络文学作为当代社会一种主流的媒体形式业已悄然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军者.盛大文学不仅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原创文学平台.其旗下的网络文学网站分门别类地覆盖了文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这些雅俗共赏的资源能够满足影视、动漫等不同形式转换的需要.使盛大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文学版权运作中心.以此为基础.盛大文学积极实施“全版权运营”.推动实体出版、无线阅读、影视、动漫、游戏等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鲁迅、郭沫若都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人们称他们是文学泰斗,文学巨匠。他们研究和写作的领域,广涉文学、艺术、历史、哲学、考古和翻译。他们博览群籍,辛勤笔耕.著述丰硕。他们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近代生活的百科全书,丰富了许许多多图书馆的珍藏,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宝库中一笔璀灿夺目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名字在亿万图书馆读者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台港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的文学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新时期以来,台港文学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人们看到了当代文学的另一新天地。与此同时.对于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也蓬蓬勃勃地展开了.逐渐形成了研究的牡观。在这个领域中,王宗法先生是拓荒者之一,多年来他辛勤地耕耘,硕果频频。新近问世的《台港文学观察》,是他奉献给台港文学研究的又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小说史论》阎浩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6目前文化与思想史的研究角度与方法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文学直接经验的“流失”,也在文学史的书写中体现了出来。阎浩岗的新著《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则力图把文学当做作家个体生命体验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王唯力 《大观周刊》2012,(25):24-24
本文首先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其次分析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于他本人和中国文学都是一件大喜事。也许将来.莫言构筑的那个叫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将和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一样成为无数读者的精神故乡.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献检索网站推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电子文学图书的检索网站在互联网上存有大量的文学信息资源,为用户寻找和访问提供了索引服务。文学作品索引http://cs.fsu.edu/projects/group4/litpage.html提供许多信息链接,指向那些通过互联网提供文学作品的服务。http://logos.svenska.gu.se/academy.html为用户提供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和颁奖情况的内容。http://darkwing.uoregon.edu/~felsing/cstuff/lit.html不但对中国文学的情况进…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准确地说是2000年.“美男作家”葛红兵为中国文学和文学批评写了两篇悼词:《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和《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写一份悼词》。“昔者巴枯宁有言.‘历史唯一的用处是警戒人不要再那么样’.我则反其曰‘历史唯一的用处是告诉人又要这么样了!’”(《周作人散文钞.废名序》)因此,我很想给中国的档案学研究写一篇悼词。当然有人不乐意了.中国的档案学研究正是高潮一波连一波.你现在就写悼词.不是自找霉头,公然与大家为敌么?不写也罢。还是留着以后给别人写吧。  相似文献   

12.
王国礼 《东南传播》2014,(6):146-149
1949年以后中国文学英语对外译作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在世界文学空间中,处在边缘区域的中国文学很容易被中心区域的读者忽略;其次,中国文学空间的自治程度影响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空间的地位;最后,中国文学作品在外译时没有处理好"本土性"和"普适性"的关系。因此,中国文学要"走出去",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同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译入国读者了解并逐渐熟悉中国文学;另一方面要吸引国外优秀的翻译人才加入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行列。惟其如此,中国文学才能在世界文学空间赢得更多的文学资本。  相似文献   

13.
禾刀 《声屏世界》2013,(2):72-72
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作品,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同名小说.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曾经为中国电影奉献过优秀的文学剧本……这段时间的几个重大文化事件。似乎都在阐明文学对于影视的重要性。文学真就是影视作品的灵魂吗?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有兴趣的读者.年长的.可能会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民歌运动”,那是个全民皆诗人的年代;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天安门。发生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诗歌运动,它为新的政治时代的到来打开了一个缺口。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播的速度猛增,空间无极限。文学功能的发挥其实很受其传播媒介的影响.没有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金婷 《新闻传播》2009,(9):74-7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形势.引起了“千树万树博客开”的博客文学热。从传播学看,新兴的博客文学和传统文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交互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来概括出博客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样式的鲜明特征.对于认识博客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龙其林教授的著作《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立足于西方生态文学的跨文化传播,从比较视野切入中国生态文学,在历时性地梳理西方生态文学作品及理论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后,着重勾勒了中国作家如何依据自身的文学经验与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书写的途径。本文在“跨文化传播”的视域下,探讨著作对本土生态文学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7.
张亚平 《大观周刊》2012,(33):224-22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年的历史,它是我们文化的基础,可以代表着个人的文学修养。并且语文在高考阶段属于必考内容,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就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方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教学质量是有待提高的。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曾成为中国文学中使用最频繁、地位最显赫、最红的政治道具。而关于红楼的研究.更是在百年来无论遭受打击还是受到追捧.始终经久不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姜华 《中国图书评论》2011,(11):120-122
中国文学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古已有之。但若论交互影响之大、之深,恐怕非20世纪莫属。因此,陈思和教授特意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的理论建构,在这一理论构想中,他特别强调中国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地位上的对等性,而摒弃了中国文学如何在世界文学思潮影响下发展的“世界/中国”的二元对立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出版数量以及图书馆馆藏数量逐年增多,中国文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传播力不强仍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大痛点.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我们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再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