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在美国禁酒时期创作的最重要的美国文学经典之一,集中描绘了美国禁酒令引发的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从新历史主义或文化研究所强调的文学文本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关联、文学文本中的社会存在以及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等方面,阐释《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禁酒令文化,挖掘小说中禁酒令文化的多重表征,即美国民众纵酒狂欢、非法私酒泛滥、黑帮帮派争斗、政府官员堕落、时髦女性言行举止等,从而更好理解小说与禁酒令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家长:赞成禁酒令 媒体3日报道了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困学生醉酒从8楼坠下6楼摔昏,从而引发该学院领导层对学生颁发“禁酒令”一事,此举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反响。  相似文献   

3.
新闻背景:继内蒙古在全国首次公开提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午“禁酒令”,一些地方纷纷效仿,岂料,芜湖市在“禁酒”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发出了全面禁止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相互吃请”的禁令,自正式执行4个月以来,芜湖市纪委反映“效果非常明显,公款相互吃请现象明显减少”,老百姓也大加赞赏,反映“现在晚上在高档酒店前吃喝的公车少多了。”  相似文献   

4.
"一战"后美国在全国范围内的一道禁酒令给美国社会内部带来巨大影响。对于有着饮酒传统的美国来说,一道行政上的命令并不能完全禁绝其国民饮酒的欲望;与此同时,英国为了缓和战后经济危机并维护其贸易地位,通过其殖民地巴哈马群岛对美国走私大量酒类,巴哈马海关还对运载酒类去往美国的船只发放双重结关许可证,这使得英国逐渐卷入一场与美国的外交纠纷。  相似文献   

5.
美国工业化时期,禁酒运动蓬勃发展,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有组织劳工虽然不是这场运动的核心力量,但他们的反酒馆活动构成了禁酒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劳工反对酒馆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运动文化”理念与酒馆娱乐之间存在三个方面的冲突:酒馆中有一些消极、非智趣性的娱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酒馆娱乐表现了鲜明的族裔特性;酒馆排斥女性,是一个主张性别隔离的娱乐场所。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产经营者都在竭力寻找市场。然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能够很快开发出新产品并迅速占领市场,有的却为生产不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而整日愁眉苦脸,慨叹市场难觅。实际上,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善动脑筋,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据史料记载:一九三一年,美国“红色资本家”哈默博士获悉,罗斯福即将就任美国总统,如若罗氏新政得势,要废除一九一九年通过的禁酒令。哈默透过这则偶然得知的消息,意识到未来的酒桶需求量将空前增加,他便着手建立了一座现代化酒桶厂。当酒桶滚滚而出时,恰好当局废除禁酒令。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在日常…  相似文献   

7.
19世纪美国禁酒小说指出妇女家庭地位的不稳定;斯托夫人在其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里把禁酒比喻贯穿于有关奴隶制的辩论中,试图将奴隶的境遇视同于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女性的遭遇;借助禁酒文学中"酒徒之妻"等刻板印象,把汤姆叔叔这个奴隶形象引入白人中产阶级读者的视线中,彰显了奴隶制的罪恶和汤姆叔叔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8.
19世纪美国禁酒小说指出妇女家庭地位的不稳定;斯托夫人在其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里把禁酒比喻贯穿于有关奴隶制的辩论中,试图将奴隶的境遇视同于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女性的遭遇;借助禁酒文学中"酒徒之妻"等刻板印象,把汤姆叔叔这个奴隶形象引入白人中产阶级读者的视线中,彰显了奴隶制的罪恶和汤姆叔叔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9.
随着殖民者和烈酒文化的入侵,酒害对印第安社会传统及种族健康造成严重侵蚀。对此,有识之士在印第安民间发起了一场禁酒运动。本文试图从其采取的措施出发揭示其禁酒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殖民者和烈酒文化的入侵。酒害时印第安社会传统及种族健康造成严重侵蚀。对此.有识之士在印第安民间发起了一场禁酒运动。本文试图从其采取的措施出发揭示其禁酒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二十世纪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中,人们评论最多的是本世纪初席卷欧美的社会思潮“年轻一代的背叛”,这一思潮最富有浪漫色彩.现在只要有人一提到那10年(从1919至1929年),就会引起中年人怀旧的回忆,同时好奇的年轻人也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中年人会回想起第一次进入非法酒店(1920年至1933年是美国的禁酒时期)非法饮酒的愉快,回想起对清教徒式道德的勇敢的抨击,在停靠乡间小路旁的轿车里时髦的风流快活.  相似文献   

12.
一 “迷惘的一代”生活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二十年代,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一批美国青年作家纷纷自我流放到法国巴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批文化青年出走的动机是什么?原因众多且复杂,如法郎贬值、新消费道德的形成、1917年十月革命在美国引发的日益紧张的“赤潮恐慌”、1920年通过的令艺术家难以容忍的“禁酒令”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战争幻灭及文化朝圣。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研究文本<巴比特>出发,从巴比特人性的蜕变,宴请老同学时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以及他所隶属的整个中产阶级对禁酒令的执行和认识三个方面入手,指出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整个中产阶级虚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与生活作风堕落的社会现实.同时,对小说所反映出的当时的主流价值准则做出了分析与探讨.总结出了随流循俗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主流价值准则,从而抨击了美国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角下看北美印第安社会禁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立佳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5):77-79,82
北美殖民早期印第安人与白人贸易中,酒类贸易占有很大比重。酒类贸易的发展在印第安人社会内部引起巨大的酒害。面对严重的酒害,印第安人民间和官方采取一系列禁酒的措施,并取得一些成绩。白人对此态度模糊,一切皆以自身利益为准。通过对印第安人禁酒措施和结果的探究,从印第安人自己的文化角度考察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文化与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撞击及近代殖民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15.
伏特加伴随俄罗斯人经历了沙皇统治、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以及苏联解体,它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并始终处于历史的中心。伏特加文化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迄今仍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对伏特加的起源、酿制,它在语言文学和社会生活中的反映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两种特殊现象———酗酒与禁酒等问题的综述,意在全方位解读俄罗斯的伏特加文化。  相似文献   

16.
汉朝时期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随着人们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汉朝社会中的饮酒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皆有饮酒的行为。受到封建社会等级的限制,不同等级的人们饮酒的器具也各不相同。在汉朝社会礼制中,不同的礼节和习俗均有饮酒的风气。除此之外,汉朝也将酒用到了日常生活保健品之列,用酒御寒取暖,以酒祛病等。汉朝饮酒风气虽然盛行,但是两汉之际的统治者都曾实施过禁酒的政策。禁酒的原因有:受自然界各种灾害的影响;受到前代"饮酒亡国"论的影响;为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尽管如此,但汉朝的饮酒风气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7.
酒和砖头     
瑞典是一个禁酒的国家。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酗酒现象是很严重的,它是苏联最大的社会弊端、危害很大。近年来这种现象有增加的趋势。据苏联报刊的有关文章披露,社会上近90%的违法现象均与酗酒有关。为此,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85年分别公布了制止酗酒的决议,各有关部门制订了一整套禁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酗酒现象一直是很严重的,可以说是苏联最大的社会弊端之一,危害很大。据他们报刊的有关文章披露,社会上近90%的违法现象均与酗酒有关。为此。苏共中央、苏联政府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85年分别公布了制止酗酒的决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制订了一系列禁酒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欧茨的作品题材丰富,涉及了美国社会的诸多方面,提出了美国当代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2001年欧茨推出的力作<中年浪漫之旅>就是对美国当代社会做的一个全景式的描绘.从与该小说的主题中年危机密切相关的诸多社会问题,如"婚姻问题"、"亲子问题"等角度入手,对该小说进行社会学的解读,以探讨中年人产生各种情感危机和困惑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