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在歌曲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美,在雅曲欣赏中使学生认识美,在唱游活动中使学生体验美,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表现美,在多媒体教学中使学生创造美。让他们从小会欣赏音乐、懂得音乐、理解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阅读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和能力。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各种美的因素渗透到其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阅读中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朗读中体验美,激发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很多,但运用最多的是朗读,学生大声的朗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汪家燕 《生活教育》2012,(14):53-55
绘本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审美主体、绘本是审美对象。绘本蕴涵丰富的审美因素,包括语言美、图画美、意蕴美。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借助绘本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美的科学。教师不仅要把数学的"美"和"魅力"展示给学生,更要带领学生发现、挖掘数学的"美"。敘述了如何让学生体会语言美、感受结构美、欣赏图形美、体验简捷美和赋予形象美,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数学美。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有生活就有善、恶、美、丑,是啊,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美,美就在你的身边,你就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受到美的启迪和教育。英语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是英语的特点,从这个层面上看,英语中也存在着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鉴赏美,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发现、捕捉英语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其实,初中英语教材中渗透美的地方有很多,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指以课文中文本作品的美为内容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态度,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古代诗歌的审美教育是艺术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学语文古代诗歌中包含着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情感美等多种多样审美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  相似文献   

7.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  相似文献   

8.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专业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发现美、感悟美、进而创造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美”的心态在生活世界中感知、欣赏、创作“美”,这是值得教师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美术学习主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每个角落中都能发现美,创造美,在美的生活中去享受美、欣赏美,阳光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促进美术和生活的融合沟通。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相似文献   

11.
美育浸润生物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项目学习、体验探究、课程思政、模型构建等教学策略,可帮助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寻找生物学的自然美、结构美、育人美、科学美,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侯义增 《新疆教育》2012,(18):44-44
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但美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常常被忽视。在我给学生讲到数学美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同样,许多老师也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的内容,而忽视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认为美与数学没有联系。其实,数学课程中隐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数学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学生感知、欣赏和理解数学美,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美可分为形式美和内在美。数学中的定理、公式…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美育人、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求知热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如何从教材中挖掘美的素材以及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一般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获得情感的历练。这种历练过程,包括对美的感悟与品味。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开启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提升审美素质。创设情境感知美。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创造美。音乐和图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和图画创设情境能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良好渠道。一、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美,以美扬善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强烈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心灵也就得到美化。二、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美,以美净心在音乐的教学中,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感受,音乐的旋律在起伏变幻、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和静、高和低、快和慢、紧和松的对比组…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审美教育,则是通过语文课本中所选作品的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言文字、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分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作品中去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论唐宋诗词的审美教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学中.主动观照发掘唐宋诗词的形式美、情感美、意象美、哲理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进步审美理想和健康审美情趣的需要.是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与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说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感受美、鉴赏美的话,那么习作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并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欣赏美、表现美、追求美是人的需要,怎么引导学生对美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怎么使学生对美的需要得到满足呢?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种蕴含着健与美的教育过程。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感召力是巨大的,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态美、语言美、示范美、组织美、场地器材的布置美等方面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