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史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文学史写作能够反映出文学研究的总体轮廓.拟以语言诗为例,对比《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和《剑桥美国文学史》的不同写作方式,旨在说明美国学界文学史写作审美意识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武侠小说与文学史的结合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历经多种叙述模式的演变,充分反映了文学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武侠小说的文学史叙述模式大致有“史料考证”、“平民文学”、“旧派小说”、“雅俗互动”辱叙述模式,这些叙述模式的历史演变表现了“文学革命”的“态度的非同一性”和“文学史t写”的历史继承性。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的观点的非同一性表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文学史重写”的不断变迁体现了文学史理论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文学史写作实践中存在着“超稳定结构”。这种文学史理论与文学史书写实践之间的偏离,形成了文学史学的矛盾规律。  相似文献   

3.
继20世纪70年代学界对传统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不断提出反驳和讨论之后,面向21世纪,伴随国家社会经济大发展、大转型的形势,学界又风生水起,革新思潮再此涌动。相应地,我国文学研究界希望重写中国文学史,重读历代文学经典和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呼声也开始高涨,一些有建设性和开创性的学术构想纷纷出台,于是应运而推出了一批与时代要求相感应的全新学术专著或高校教材。其中,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杨义所著《重绘中国文学史地图》,宁宗一所著《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和陇上学者郭外岑著作的《重读中国文学史》(下文简称《重读》),可谓独辟蹊径,另树新帜,堪称其中的力作和代表。这不啻为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的重大收获和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学史的新建构是当下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本文尝试从跨文化对话的立场,进一步推进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文章认为,世界文学史的新建构对于世界文学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下外国文学史编写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世界文学史的建构必须与时俱进。多元文化语境中世界文学史的新建构,应从新辨证论这一视点出发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已经近百年。通过分析文学史著作,研究文学史书写和文学史观之间的关系,探讨文学史书写中的历史分期、作家作品选择、文学史的全面性和语文性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6.
无名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位传奇性作家,是"潜在写作"的最为典型的代表。无名氏研究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是从零开始,随着对无名氏研究的不断推进,无名氏及其作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无名氏也徐徐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无名氏研究包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和九十年代的研究及二十一世纪的无名氏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东西方文化互相撞击影响的产物,它记载着我们民族大觉醒、社会大变动的足迹,对中国文学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学史界对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段辉煌历程的研究,也始终伴随着文学史的发展而发展.迄今专家的著述已浩如烟海,不少人已臻自家之言.我们这里仅就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并具特色的七部文学史作一粗线条比较,以期对初涉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同志有所裨益.我们选出王瑶先生的《新文学史稿》、刘绶松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唐弢、严家炎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林志浩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四位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香港司马长风先生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简略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格局、问题意识及方法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理论研究出现了转型性质的变化,产生了一批新术语和新观念,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形态的文学史研究间的良性互动,构成了新世纪以来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新格局。问题意识的转变和研究方法的更新是形成这种格局的基本前提。当下全球化的进程为多元民族文学在交流与融会中逐渐凸显文学理论所具有的一般共性与地方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也为差异互见的中西理论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前提,全球化语境是影响当前及今后文学理论发展和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理论研究中,要注重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意识,凸显中国文学自身的精神特质,培养自觉的理论创新意识,建构具有民族特质的文学史哲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分,一直是文学史纷争不断的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以呼应学术界的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着一个叙事的纬度,其中包括再现和表达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修撰行为中,二者同时运作并交互影响。由于对客观性的追求,过去对文学史写作的研究忽视了富于文学性和修辞性的表达层面。通过对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一个案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文学性与修辞性在文学史修撰中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它们存在的方式。也正是由于表达层面的存在,使得对文学史写作的意识形态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