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代数成绩挺好的,但是几何成绩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对图形的感觉不好.其实,要想找到图感,只要多多地认识图形即可.而动手折纸是找图感的好方法.笔者发现有很多图形可以通过折纸得到,故在几何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折纸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地感受图形.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笔者要求学生用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折纸活动和问题是培养学生"四基""四能",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一方面,应该多让学生做折纸等数学实验,发现如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性质等数学知识,使得教学具有启发性、直观性、归纳性。另一方面,应该突出"折纸的本质就是构造轴对称图形,而成轴对称关系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等"识"的作用,引导学生解答甚至命制"折纸—轴对称"类探究问题,确实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折出60°的角     
陶琼 《湖北教育》2024,(3):87-89
<正>折纸做60°、30°、15°等特殊角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轴对称”等基本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图形翻折的一次数学活动。在此之前,教材已呈现折角平分线,折纸研究轴对称图形特点、全等图形性质等活动。折纸有助于学生体会研究图形性质实际上就是揭示图形中各几何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观察、实验、猜想、证明是几何研究的基本活动,感悟“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这一几何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不同的方法折出60°的角并说明理由,有了60°的角,再通过对折得到30°、15°的角。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倡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折纸具有操作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常被应用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在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数学题中也常有“折纸问题”出现.然而分析发现,这些“折纸问题”几乎都没有将问题产生的折纸过程阐述清楚,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几何的意义和几何研究的对象。    2通过一些有趣而又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3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例说明几何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手段   投影、多媒体、折纸、木条、木板、衣架等。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 l)什么是几何 ?  师:有人说“几何是图形的王国”,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几何是一门以图形为其研究对象的学科,这与代数的研…  相似文献   

6.
数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数学的发现、探索活动无法真正开展起来.“几何画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图形,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因此,“几何画板”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几何“实验”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本文通过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几何画板”,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折纸操作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操作活动.在涉及一些图形性质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的方式主动去探究和发现,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从感性体验再到理性掌握,深化对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把握,是初中生有效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几何定理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完美的统一体。图形语言反映定理最直观、最简捷 ,学生接受起来最迅速 ;解答几何问题 ,也大都需要借助图形语言 ,可以说 ,图形语言是学生解题思维的起点。但是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注意图形语言与其他两种语言的有机结合 ,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定理的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 ,结果学生在解答几何问题时 ,面对几何图形 ,看不出图中的几何定理 ,更作不出有用的辅助线 ,解题思维陷入困境。因此 ,注重几何定理中的图形语言教学 ,应是几何教学的一大突破。一、几何定理图形语言的初识阶段几何定理图形…  相似文献   

9.
在折纸游戏中,对折、翻折是基本操作,通过这些操作后所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位置上的三角形是全等的.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几何证明中,你会发现一些较难的几何证明源于非常简单的折纸.下面举几个例子帮助同学们开拓思路.1.已知:如图1,∠B=2∠A,AB=2BC.求证:△ABC是直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图形展开问题是高中教学中的难点,一方面解决该类问题需要将三维立体图形化归为二维平面图形,而学生难以想象;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折纸或板书等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清晰地揭示展开过程.如果运用课件,动态演示展开过程,将容易向学生展示解题思路.下面以解决“蚂蚁爬行最短路径”问题为案例,说明如何运用几何画板制作立体几何图形展开问题的课件及原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图感"作为一种直观的感知与一种直觉灵动的智慧顿悟,在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数学直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直接智慧之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培育"图感"的条件,丰富学生的视觉意象,在"图导"与"图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觉与敏锐程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智慧。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相对于基本运算来说难度较大,不仅需要学生了解各个图形与几何的特点,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图形和几何的特点,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转化思想的应用是对学生思想上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所以转化思想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对于其他部分的教学也是有利的。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探讨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具体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领域内教学内容的安排,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同时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图形教学的特色,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图形、体会特点、创造图案等,以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笔者对小学"图形与几何"中一些教学实践,略谈以下管见。  相似文献   

14.
<正>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课,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架起了桥梁,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知识  相似文献   

15.
几何是一门研究图形性质的学科.图形教学是平面几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识图又是几何图形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识图,简单地说就是指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识图,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谈几点教法:I.指导学生看图,要告诉学生看图的方法和步骤,让他们多练习看图,指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如下图,问:图①中有几条线段?图②中有几个角?  相似文献   

16.
尺规作图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图形与几何”领域小学部分的新增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以“作三角形”内容为例,通过先后两轮教学设计及改进实施,发现:“作三角形”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以动手操作奠基,动态演示助力,拓展练习延伸,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意识。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题呈现 (2018年齐齐哈尔中考题)综合与实践折纸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同学们小时候都玩过折纸,可能折过小动物、小花、飞机、小船等,折纸活动也伴随着我们初中数学的学习.在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图形的性质和运动、确定图形位置等,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初步建立几何直观,折纸往往从矩形纸片开始,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来玩一玩折纸,看看折叠矩形的对角线之后能得到哪些数学结论.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8.
郭华 《广西教育》2022,(10):88-90
本文从分析微课概念和小学高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学习内容入手,提出将微课运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培养学生数感和空间观念的教学主张,着重论述在高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运用微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图形与几何问题的探究兴趣、运用微课演示知识生成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推理能力、运用微课突破空间想象的困难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运用微课勾连前后知识拓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几何直观"是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对"几何直观"这样解释:"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视。细细研读",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问题,还可以运用到"数与代数"等其他知识领域的教学。这里的"图形"不仅仅局限于几何图形,线段图、运算符号、字母、文字等直观符号相结合的图示语言也都可以看成是"几何直观"理念的体现。"几何直观"不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而且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建立模型思想等诸多方  相似文献   

20.
使用动态几何软件,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画出所谓的动态几何图形:在拖动图中某些点或某些线时,图形在变动中能保持当初作图时被赋予的几何属性不变.中点仍是中点,垂线仍是垂线,等等.通过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可体现以前在纸上无法观测到的几何原理,使人能更直观地深刻理解图形中的几何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几何原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