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生为本”不仅是对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观的挑战,也是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师生关系和谐所必须。以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学生当成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处处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服务,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品格。有一种提法“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学生为荣”,此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教育理念,落脚到具体办学实践上,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和实现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与综合导师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人为本”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直接体现就是“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综合导师制是充分体现“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结合体,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思路,是实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模式,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最好途径;是最适宜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学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人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苏 《大学时代》2006,(11):191-192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创新实践过程,而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是其重要特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并以之作为指导中国各项事业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这个培养人的特殊行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高度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合作交流。因此,必须构建“以人为本,以学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和谐空间。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本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革新》2005,(4):31-31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新时代中,如何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我们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前提,以学生为动力,以培养和造就实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陶耀娟 《广西教育》2009,(19):4-5,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贺州市教育局领导认识到:就教育行业而言,“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学生,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贺州市教育局都紧紧抓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个核心,切实以学生为本,从多方面关注各种类型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从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同志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的发展已由“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应试教育“以分为本”向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转变的关键。要实现这个转变,教育者必须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关于教育的方针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除了进行“刚性”的管理,更要“以人为本”,实行“柔性”管理,才能培养素质全面、发展协调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四个统一”,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相统一,学生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对“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全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正在制订之中,初步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以“普及、发展、提高”(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深入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巩固、发展、调整、提高”的原则,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高校育人的根本教育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高校育人“以人为本”,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育人“以人为本”必须抓好科学教育和人教育的结合,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时下,人们的—个常用词语是“以人为本”,那么这“以人为本”与我们教育工作常说的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什么关系?我们怎样从“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至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能不加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颜林忠 《现代教学》2014,(10):52-5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样教,还要“蹲下来看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摘掉“有色眼镜”,有一双“慧眼”,善于用放大镜去欣赏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基于儿童视角,用显微镜来细瞧学生;一视同仁,用平面镜来看待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电教》2006,(2):4-6
“十五”期间.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教育事业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学生实行人本教育是教育落实党的这一战略思想的体现,也是教育活动在现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笔者循着“以人为本”这一现代社会理念发展的脉络,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提出“人本教育”还是应该主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本,其核心是以学生为本,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地发展,做到准确定位,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特色;科学设置和优化专业,突出发展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为导向的“双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