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评语     
作文评语彭樟清作文拿“回扣”鲁迅先生批周夫人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评语是;“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原来,该文大量引用罗素的话而很少有自己的见解,不足取。———这一批语启示人们:引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批评是严肃的事情,但以幽默出之,却有奇效。鲁迅先生曾给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写下这样的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原来,许广平在论文中大段摘抄罗素的话而又少有自己的见解。看了这样幽默而又中肯的评语,许广平笑了,她不仅马上悟出自己文章症结之所在,而且对先生更增敬意。这件事  相似文献   

3.
【案例1】一位老是忘这忘那的学生,今天又忘了带课本,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或许会说:“怎么老是忘带课本啊,下次再忘了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或许你还让他回家去取或罚站。再看这位老师:“你没有书,我猜你是想尝试一下,看看不带书光听讲能不能把上课的内容记得更牢。好,下课请把实验结果告诉我。”话点到即止,让学生知道错了即可。老师的话很幽默,同时,幽默中包含的宽容和期待会让学生改正坏习惯,同时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起来。  相似文献   

4.
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追求绿色消费已成时尚。作为一方净土的校园,不妨来点“绿色”调料,教师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施以“绿色批评”,不仅能达到批评的目的,不伤害学生,而且能使学生获得一种感情的滋润,营造一种轻松的教育氛围。怎样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呢?老舍先生说的好:“用幽默的方式指出他人的过错,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因此,我们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妨寓批评于幽默。鲁迅先生看了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认为文章中许广平的观点太少,引用罗素的部分太长。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3分,末尾的…  相似文献   

5.
心灵环保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许广平的论文《给罗素的话》:“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鲁迅如此评价,许广平自然心领神会:的确,《给罗素的话》一文中,引用罗素的原话太多,而自己  相似文献   

6.
心灵环保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许广平的论文《给罗素的话》:“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鲁迅如此评价,许广平自然心领神会:的确,《给罗素的话》一文中,引用罗素的原话太多,而自己的观点却甚少。  相似文献   

7.
案例 罗女士的儿子嘉嘉快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学东西老是忘。老师教他加减法,7+8=?他通过数手指头才算出来,老师让他把结果直接记住,可过不了多久他又忘了;妈妈教他认钟表,几点几分老是不会,无论给他说多少遍;近几天教他人民币知识,“1元+2角=几元几角”他都不会,告诉他答案后,再问“1元2角:几元+几角”又不会了。其实嘉嘉并不笨,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坛上的伟人,关于他的故事不胜枚举,其中尤以这样一件小事给我的印象最深。一次,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作了《罗素的话》一文,请他指教。鲁迅看过后,风趣地评了分:“拟给95分,其中给你5分,抄写功夫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给罗素。”鲁迅在评分的短文中,诙谐地指出了许广平将借鉴变成了生搬硬抄,因为缺少己见,缺少创新,文章几乎成了名副其实的“罗素的话”。这虽是发生在家庭中两人间关于一篇习作的小事,却使人深有所悟:引用借鉴是需要的,但是绝不能变成生搬硬抄,应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开辟自己的路,以图创新。无数的事…  相似文献   

9.
詹华如 《今日教育》2006,(7S):84-84
鲁迅先生讲课,学生们很喜欢听,课堂气氛很活跃。有一次,鲁迅先生给一班同学讲《红楼梦》。在讲到林黛玉时,他突然向一名学生提问道:“你喜欢林黛玉吗?”岂料,这个学生俏皮地反问先生:“你喜欢林妹妹么?”  相似文献   

10.
齐人病忘     
齐人病忘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患忘症的人.行走起来,可以忘了停止;躺到床上,居然能忘了起来,就这么日以继夜地躺着。对此,他的老婆非常忧虑。一天,也对丈夫说:“听说艾子很有才学,很有智慧,并且能治好各种疑难病症,你为何不去拜访艾子,求他给治一治你的忘病呢...  相似文献   

11.
朱国忠 《青年教师》2005,(12):35-37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2.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在听课时.老是流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落后了。它警示我们: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可见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还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个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6.
陶弘标 《历史教学问题》2009,(4):107-108,45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的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读鲁迅的杂文,你不得不为其短小精悍而又能以寸铁杀人的威力所震撼、所折服。即如这篇《“友邦惊诧”论》,短短的几百字,就透辟地概括了当时学生请愿所折射出来的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对国民党政府及当时的世界列强作了深刻、无情而又无可抵挡的抨击。在论析鲁迅杂文这种特有的批判力时,人们常爱引用鲁迅给许广平信中的一段话──鲁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批评女性所作论辩文的缺点时说: “历举对手之语,从头至尾,逐一驳去,虽然犀利,而不沉重。”并在其中间接地说明了自己的论战方法是:“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与致命的重…  相似文献   

18.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佚名 《老年教育》2006,(10):20-20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不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用评语给予鼓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我的一些做法。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希望被人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如我班孙兵同学不但学习不太好,而且脾气犟,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形成了逆反心理。暗暗观察,我注意到他和同学一起活动时,一些主意多数是他出的,而且讲义气,我当即利用即时评语写出了他的长处及不足之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有进步,并愿意接近老师。记得第三次给他的评语是这样的:“孙兵,老师通过和你的几次交谈,发现你善解人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