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孩子们一个个安静地走进教室坐好后,教养员夏永华同志跟着走到讲台前,值日生呼“起立”,孩子们都站起来,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好!”“小朋友好。请坐。”老师也问孩子们好,并叫大家都把手藏起来,接着开始进行新课。这堂课的教学要求,是在充分复习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数20以内不超十的减法,着重培养幼儿数的概念和心算能力。教养员先在黑板上画上十个方格□□□□□□□□□□,利用它来复习10以内的减法。教养员用红粉笔将右边第一个方格涂红,下面出现横式10-1= 指着方格,问儿童:原来是十个方格,现在减去一个,还剩多少?(9个)照这样的方法,(?)着用红粉笔涂上二个、三个、四个……九个方格,下面出现横式10-2=?10-3=?10-4=?……10-9=?这样挨次复习,有时叫全体儿童答,有时叫一二个儿童到黑板上来演算。复习完后,教养员拿出教具(用铁丝  相似文献   

2.
奇妙的11     
一天,我在做老师布置的数学题。当我做到一题:“11×53=?”的时候,就写竖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是583。我正想做下一题,忽然发现:583这个数不正是在乘数53中间加一个8上去吗?而8又正好是53这个数字的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学生“会学”,即教学生会探索知识,会总结规律,会举一反三。据此,我们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的教法要孕伏着学生的学法,即教法与学法同步进行。如五年级一位教师在复习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960÷30=?老师问学生:“谁能把这个算式的含意说出来?”一个学生回答:“960除以30”,另一个  相似文献   

4.
正常情况下,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大多是一些巩固性练习,学生完成这样的作业既被动又枯燥、乏味。为了避免布置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激发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各方面能力,笔者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作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之前,我给学生留有这样的课外作业:40 20=?80-30=?30 70=?并告诉他们:“这几道题是明天数学课上要学的新知识,看谁不用老师教就能正确计算出得数,明天课堂上把计算方法讲给大家听。”第二天数学课的铃声响了,我急忙走进教室,还没来得及师生互相问…  相似文献   

5.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师:我们平均分东西时。有时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这样的题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这节我们就来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1-2+3-4+5-6……-1998+1999=?这是一道思考题,同学们都已讨论10分钟了,仍无结果,我有点儿不耐烦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好吗?”其实,所谓的“一起研究”就是我讲,大家听。话音刚落,就听一个声音说;“老师,请再给我两分钟吧!”我没有多想,很和蔼地请他坐下:“这个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大家一起来研究吧。”  相似文献   

7.
体积在立体几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规则的几何体,我们可以直接运用有关的公式进行计算.对于不规则的几何体,我们要能“割”善“补”.任何一个复杂的不规则几何体都可以分割成一些简单的规则的几何体.把不熟悉或不易计算的几何体补成熟悉(或便于计算)的几何体,然后再用熟悉的方法去处理.有时还要用到等积转换法求解.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听了长沙市大同小学刘润玉老师一节“同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新授课,发现其教学有一定特色。现将其放学过程与教学特点简介如下: 直接激疑,导入新课教师进入教室,板书一个算式:1 3/5 2 5/5=?问:“这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生:……这是道同分母的带分数加法题)“你们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把这个题解出求?你能找出多少种解题的方法?” (特点:新课的导入,打破了惯常的由复习旧知  相似文献   

9.
目前,小学数学式子计算题的命题方法通常有这样三种形式:其一,把计算题分为两部分,即“用简便方法计算”、“脱式计算”或“递等式计算”;其二,“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其三,只提出“计算下列各题”,而没有另外要求。在考试之前,对于计算题的解法,一些教师常常这样交代学生:“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相似文献   

10.
唐月萍 《今日教育》2009,(12):44-44
“这个题,我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是做不对?”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埋怨学生。可惜很少有老师进一步去追问,去反思“做不对”的深层次原因。有学生却告诉我,根本就没有搞懂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是根据模仿和记忆在做,因此,有时做对,有时却不会做。  相似文献   

11.
邓有鸿 《物理教师》2011,32(5):27-28,31
物理奥赛题中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即讨论的模型中只有两个物体,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运动,此类题常在质心参考系中分析,可有时这样分析时实在繁琐,运算量也大.如果用“折合质量法”来解决此类题,这类题就变得十分简洁.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执教的“认识分数”一课,其与众不同的设计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片断一:师:请同学们用1、2这两个数组成尽可能多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算式。(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出8个算式,其中包括“1-2=?”和“1÷2=?”)师:今天,我们不研究“1-2=?”,先来研究“1÷2=?”。在算式“1÷2=?”中,1和2分别是什么数?生:被除数和除数。师:(出示:8÷4=?)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生:把8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生:还可以表示求8里面有几个4。师:能说说“4÷2=?”的意思吗?生:把4平均分成2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生:还可以…  相似文献   

13.
答疑二题     
1.文字题如“一个数乘2与3的和,积是35,这个数是多少?”当列出算式计算完毕后是否还要写答语?(威信县周道谦)答:文字题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式题,也叫文字式题。仍属于式题的范围。式题的解答从来都不写答语、文字题的解答亦不必写答语,数学课本上的例题为我们提供了格式规范,查一查课本对文字题的解答也是从来不写答语。况且如果硬要写答语,那么也只是把题目再抄写一次,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曹文)2.文字题如“2与3的和除5与7的积,商是多少?”一定要列综合算式解答吗?列分步算式错不  相似文献   

14.
在规则里游戏!童年的游戏中,这样的常识会让我们和违规的伙伴争执不休,而当我们开始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有时却忘记了这样的常识,忘记了对这个世界的最高规则“法”的尊重,在一念之间把自己变成了“违规者”,而这样的尊重,就如空气和阳光之于生命一样,是我们享受自由的前提!所以,我们以阳光的名义建立这一角存放青春灰色档案的地方,和大家一起解读诸如责任、自由、权利、理性、义务等等一个个看似遥远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命题,希望那些羽化过程中的青春之翅不再折断为我们生命里永远的疼痛。本栏目特邀青年律师黄鸿作为法律援助专家,特此致谢!  相似文献   

15.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由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组成的两面体。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常常只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果,而忽视其思维过程的研究,例如,解题时,只要求学生做对了就行,很少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技巧。这种做法是欠妥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德国数学家高斯上小学时,他的数学教师给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1 2 3…… 100=?”高斯和大多数同学计算的结果一样,都是5050。单从计算结果来看,高斯和他的这些同学在解决该问题上应该说是属于同一水平。但仔细研究一下两者的思维过程(解题过程),便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同学们解题时用的是依次逐个相加的方法,而高斯用的是(1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进行四则运算时,有的同学有时写错了数字,有时会漏掉运算符号,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计算错误了!这不,小马虎在计算16×(△+28)时,漏写了小括号,错算成了16×△+28。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思路点睛:有的同学一看题中有△,就大呼起来:“这个△不知道是多少,怎么算啊?”  相似文献   

17.
校长带着我们四位教师到外地听课取经.汽车行驶在路上,五个人聊天,内容难免和工作有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宏观教育、初中教育、小学教育……内容五花八门. 在谈到小学数学教学时,校长指出,有些问题学生学不会,是因为老师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根本没给学生讲清楚.校长举个例子,问:“5÷0.1=?这个式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越除得数越大?” 我们——一位数学老师、一位语文老师、一位英语老师、一位美术老师,全都愣住了,陷入了沉默,真是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数学老师首先打破了沉默:“我想5÷0.1=?表示的意思是‘一个数的十分之一是五,求这个数是多少’吧?” “你这样讲这个式子,小学生还是会听不懂.”校长回答道.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这一部分知识时,同年级的数学教师对两道文字题的解法产生了争议。这两道题是这样的:1.一个数的23比59多31,求这个数。有的教师认为此题中的“13”是一个具体的“数”,如果用方程解答时应当这样列式解答:设这个数是x,列方程为23x-95=31,然后解这个方程得出  相似文献   

19.
高考单项填空题有时题于很长,是因为命题者在题于中插入了一些次要信息,要用干扰作答者的正常思维,分散其注意力。我们可把这样的信息叫做“冗余信息”。常见的“冗余信息”是插入语,后置定语和前置状语等,撇开这样的“冗余信息”,句子的来龙去脉便会一目了然。如:  相似文献   

20.
“1 2 3=?”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数学习题,说起这个问题,还得从1990年谈起,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很多教师谈到:现在的不少尖子学生喜欢钻牛角尖,所以我突发奇想,在高中数学竞赛选拔赛的试卷中(填空题第三小题)放上了这个简单的数学习题,测试结果大出人们的意料,23人参试(毕业后大多考上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