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的长篇小说中较多地出现了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大多是凭借个人的奋斗最终留在都市的农村学子,长期的都市生活使他们在外表上看上去很像“城里人”。但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矛盾的情愫,即一方面留恋都市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又厌恶都市的拜金主义及由此带来的人情似纸的社会现实,所以他们的生存中有一种焦虑感.伴随着事业的发展,在这类知识分子身上,有着如下的心灵轨迹,即在奋斗的初期,他们对都市生活充满了向往,而在成功之后,他们又对生活过的乡村产生了梦幻般的留恋,这种特征,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寂寞的心灵苦苦地挣扎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之中,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彼岸.  相似文献   

2.
石杰的小说创作直接来自于好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她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人的生活为题材,展示了人生的苦难,美好和丑陋,表现出追问的勇气和重建希望。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题材逐渐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生活中对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人性情感的关注,表现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导致的内心失落、幻想、躁动、彷徨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无疑成为当代许多油画艺术家关注都市创作题材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创作彰显了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性表现是当代都市油画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上,学院派知识分子们受到了广泛关注,作家们对他们在市场大潮冲击下的精神变异进行了审视和批判,这类作品使当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但是,这种描写也存在着夸大渲染之嫌,会混淆大众的视听,其创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陛。  相似文献   

5.
郑廷玉是元代著名的剧作家。在元前期剧作家群中,其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极具个性。他生活在黑暗混乱的时代,关注着满目疮痍的现实,并执著地借助其笔下的戏剧角色,反映五光十色的现实生活,对现实的批判也是极为强烈的。剧作中通过对元代知识分子生活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社会里知识分子抛弃了读书人的清高和自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刘醒龙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有其鲜明的个性与追求,他在题材上对乡土社会的关注,创作理念上对"高贵"与"大善"的追求,以及在创作方法上对现实主义的坚守等都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然而,偏执地陷入乡村伦理的陷阱而对都市片面的否定,固执地追求文学的"高贵"而回避现实社会的苦难与沉重,以及虽向往于作为知识分子的启蒙之道却缺少坚实的批判力量等问题又构成刘醒龙创作中的软肋,考察并指出这一点对于刘醒龙乃至整个当代文学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和巴金是20世纪两位杰出的文学大师,他们曾用大量作品来关注知识分子自身。尽管他们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内容、艺术来源和文化意义上存在着差异,却不约而同地用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段再现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从而启示人们对作家、知识分子做出更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雷平阳是当代华语诗坛中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大量描写故乡和亲人的作品之外,他以其独特的笔触,创作了一些关注都市民生疾苦、反映普通民众在城市之中生活实况的作品,体现了他宽广的创作视野和深切的民生关怀,也是对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坛中比较"另类"的一个作家,他的小说中存在着一群生活在焦虑状态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已经丧失了传统文人的道德和信念,成为世俗化的产物。王朔在描写这些知识分子时,对他们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和调侃,而这种充满贬义的人物塑造的背后,又有着作者对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屠格涅夫和鲁迅是两位自觉"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以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勾勒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鲁迅则以几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也存在着异同。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屋顶与城市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屋顶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第五立面,是表达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该文从屋顶的功能、形式、色彩、亮化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及如何将其景观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获得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城市设计各阶段所需要的数字技术和数码城市GIS的特点,阐述了数码城市GIS应用于城市设计的意义和必要性;对数码城市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层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部分应用实践,最后对数码城市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新型城市社区建设和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扩大城市就业有着特殊的必要性和独特优势。我国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扩大城市就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竞争力排名为对象,通过对众多样本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分析城市竞争力排行榜能否反映城市竞争格局的变化,并对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论述了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含义及相互关系,探讨了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所面临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承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政治学主要研究城市的权力结构和治理结构,两者构成梳理城市政治学范式转换的主要线索。就前者而言,它相继出现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城市权力结构论、城市增长机器论以及城市政体论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演进实际暗含了两种权力观的更迭,即由社会控制模式的权力观转向社会生产模式的权力观。就后者而言,它相继出现传统区域主义、城市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区域主义等理论。这些理论的转换预示着城市治理结构由突出政府统治转向强调协同治理。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两大线索出现融合,从而使得城市政治学的核心范式由关注谁统治城市转向探讨如何治理城市。无疑,这些范式对于推进我国的城市政治研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的更新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期间往往忽略城市化的延续、城市脉的传承。针对现状,以城市更新的原理深层次地剖析城市发展的本原和内在机理,以及在城市更新中理清城市物质形态,城市经济和社会化三的关系,探讨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得失,力求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精神和城市刊物的内涵进行了论述。以《武汉宣传》为例,阐述了城市刊物在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作用。指出城市精神是城市刊物的灵魂,城市刊物是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城市刊物要传承、发扬、升华城市精神。强调城市刊物要在传承、发扬、升华城市精神中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20.
在19世纪的曼哈顿。猪群在街上大摇大摆,牛儿在公园里悠闲吃草。到了现代,城里人几经筛选留下了鸡类作为家禽,不仅纽约市如此,全美国的城市居民都不断地买来母鸡养在花园或是后院里.收获鲜鸡蛋和肥料,人们同社区的联系也因此更加紧密。街坊邻居们常在一起讨论养鸡心得,有时还研究出养鸡的新花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