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随着豆瓣新书速递和各类报刊上的书评书讯,以及后期各种新书营销活动的展开,荷兰著名作家阿德里安·范迪斯的小说《遇上一只狗》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这本书讲述了一位上层社会的绅士遇上一只下层社会的狗的故事,由此,这只带毛的天使将他带入一个陌生的世界。相遇是美好的,一切故事由此开始。编辑与书的相遇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正当多伦多开始对SARS松一口气时,当地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的新书《欧瑞克斯与克拉克》正好上市,所讲也正是致命病毒摧毁文明的故事。 该书一开始出现一个名叫“雪人”的人,这是星球上最后一个居民,正在与恶劣的气候进行对抗,许多聪明的基因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上海书展西一馆的99读书人展区中,色泽如火的"大红狗克里弗"特别引入注目.这只风靡世界50年的经典儿童图画书角色,还是首次在中国书展上亮相. 本次书展上,明天出版社携手上海99读书人,为小读者们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大红狗克里弗"主题日活动,给现场的孩子们带来欢乐. 8月15日下午,99读书人展台特别热闹,"Big Party大红狗欢乐聚会"现场,小朋友们一起跳大红狗快乐操、玩游戏、听大红狗的故事,DIY"大红狗克里弗"涂色卡,和现场的大红狗人偶合影,到处洋溢着欢笑声.现场的孩子们都爱极了这只"比两层楼还高、比喷火头还红"的、世界上最大的狗狗.  相似文献   

4.
法沃尔斯基是前苏联现代艺术家和写生画家。这位以作品含义隽永、形象鲜明而获得过1962年列宁奖金的艺术家有一个怪癖:他不但总是在他的书画稿的某一角上不伦不类地画上一只狗,并且每次都因这只狗的取舍与编辑争论不休。当然,结果都是以法沃尔斯基同意把画面上的狗涂掉、编辑心满意足而告终。然而,法沃尔斯基却是事实上的最大受益者——编辑通过据理力争涂掉了狗,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不再会提出什么别的要求,而法沃尔斯基的画终将以自己所拟定的形式出版。 法沃尔斯基的作法咋听起来似乎可笑,但细细品味,却大有文章。他给编辑提出了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法沃尔斯基为什么要用狗作“诱饵”?编辑如何对待这个“诱饵”?先说第一个问题。撇开法沃尔斯基以“诱饵”作烟幕,丢“假卒”保“真车”的作法当否暂且不论,起码要探究一下他的良苦用心。首先,这位大名鼎鼎的艺术家不希望编辑对他的作品涂涂改改甚至大杀大砍。一言以蔽之,他害怕遇上不尊重作者的劳动、自以为是胡编乱改的蹩脚编辑,故而采用了诱饵这一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起“老风口”的惊险故事,对于“老新疆”来说,大概早有耳闻。对于“老塔城”来说,就不仅是耳闻,而是如雷贯耳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也许就是这些惊险故事的主人公。听这些故事,不外乎是每逢隆冬季节,通过塔城三县交通要道“老风口”时,每每遇上狂风裹着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在这人站不住脚,车开不动的风雪中,行人、车辆是如何面对死亡的威胁而历尽艰险。听了这样的故事,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在这人与大自然的一次次拚搏中,人们只留下了千千万万个惊叹和回忆,却几乎没有人将这常有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图书市场骤然刮起新书降价风,而这一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始作俑者是某网店,如今所有网店相继效法,以期增大发行量.网店的折扣优势,直接影响新书在实体店的走势,为了勉强支撑,实体店也开始了无奈的新书打折,让满眼新书打折贱卖,以期烘暖市场.  相似文献   

7.
差错何其多     
有一本新书,名日《皇宫里的故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介绍明清两代宫廷往事,普及历史知识,立意是好的。但是,我翻了一下,这个只有140页的小册子,差错竟达几十处之多。一、不符合史实。该书开篇第一页说:“故宫……它是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于1406年开始修建的。”这就不对了。史实是修建皇宫在前,迁都北京在后,也就是说,1406年开始修建皇宫,  相似文献   

8.
广施 《出版参考》2009,(18):27-27
9月4日,《徐滔进行时》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央视主持人朱军第一次主持新书发布会活动,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他所钦佩的同行与好友,于丹也到场助阵并揭秘徐滔背后的故事。《法治进行时》从1999年12月27日呱呱坠地,  相似文献   

9.
到昆明挂职,只带了途中读的三几本书。十天半个月安定下来,开始陆续添置需要用的图书,大致新书旧书各占一半。买新书主要是在新知图书城、昆明书城、昆明图书批发市场、新华图书城以及滇池书城,而旧书则是在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几年,图书市场骤然刮起新书降价风,而这一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始作俑者是某网店,如今所有网店相继效法,以期增大发行量。网店的折扣优势,直接影响新书在实体店的走势,为了勉强支撑,实体店也开始了无奈的新书打折,让满眼新书打折贱卖,以期烘暖市场。如此不理性的打折,着实让业内人士担忧,若追根溯源,恐怕首先被问责的当  相似文献   

11.
我相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把自己比作"狗"是需要足够勇气的,而鲁迅研究专家房向东却把自己比作是"鲁迅坟前一只狗",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不少"狗文章",并结集出版了<怀念狗>(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版)一书,这不能不令人侧目.  相似文献   

12.
“我的右手握看一只狗小小的看不见的灵魂,它又残忍,又邪恶,又卑鄙。我的左手握着另一只狗小小的看不见的灵魂,但它又忠诚,又友好,又善良。每天早晨我醒来的时候,这两个小灵魂都会打架。”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留给我们一场国殇,这一年的时间,诸多围绕震区发生的故事,不约而同地汇聚为一条重新定义生命坐标的轨迹。近日春风文艺出版社邀请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带着2000本新书——一部写给孩子们反映人间大爱的“云裳》,到四川签名赠送。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养狗成为时尚,名狗更是炙手可热。与此配套的是狗市场的繁荣、狗医院的兴起、狗美容院的建立。一只狗走失了,主人会心急如焚,四处张贴广告寻找,并许以高价报酬。狗和人结成了亲密的朋友。为什么养狗?有人回答说:狗比人忠诚,狗不会背叛主人。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伟人由这儿诞生,一只大鸾由此腾飞……围绕着童年生活的六载岁月,展现了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儿童电视连续剧《童年周恩来》,由江苏电视台播放之后,深深打动了广大观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心。我认为,这是因为本剧立足当代观众特别是少儿观众的新视点,来看待伟人周  相似文献   

16.
论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故事化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这是近年来在电视新闻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制作方法,它不仅仅表现在消息采制,还在新闻评论、法制节目、经济节目、生活节目、大型系列节目等领域中大显身手。我们知道故事所具有的要素是要有必要的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个性鲜明、在某方面具有代表性或突出特点的人物,由此新闻故事化也必定要具备这两个鲜明的要素,它主要是吸收了新闻和故事两者之间所具备的要素的交叉和互补的特点,形成了新闻故事化的特点。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观众是从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百姓故事》栏目开始认识它的。在新闻…  相似文献   

17.
野莽 《网络传播》2010,(9):95-95
《计算机世界》大约是一份官办周刊,因为时值7月就出到了28期。这期封面是一只肥嘟嘟的企鹅身中三刀,两滩殷红鲜血下面的标题比刊名还大:《“狗目的”腾讯》。企鹅是谁?刀是谁?腾讯是谁?为何是“狗日的”?设计者成功地诱我打开杂志,看到这么一个挨骂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牵手天堂镇     
镇子不大,弹丸之地.打个比方,骑着自行车绕镇慢悠悠一周恰好10分钟,在镇子的东南角遇上一个熟人,礼节性地打个招呼,过了几分钟,两人又在西北角相遇,还是点点头,两人各忙各的,也不觉得难为情.  相似文献   

19.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相似文献   

20.
爱心人士孙姐是我见过的最可亲的北京妇女。她一口道地爽利的北京话,就算在电话那端也能感受到一股大姐范儿。可这范儿有着亲切热心的底子,并不显得盛气凌人。我们都爱听她讲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她原先养了一只叫花花的狗,长脸细腿窄身子,跟孙姐一家人的气质如出一辙。这只狗如果不算是世界上最受宠的,起码也是之一了:沙发和床随便上,主人一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它就要跳到腿上坐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