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本畅销书面世,多本封面相似的“克隆”图书就会紧跟步伐出版上市,对于读者来说稍不注意就会买错书,抄袭的书不仅封面相似,而且内容粗糙,给读者带来了不少困惑,在业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新民网对此报道:有业内人士称,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我爱书,更爱书的封面.工作之余,我常常把平时收集起来的封面摊在桌面上,邀集同志友好细细欣赏封面上的字和画.当然,只有品尝过全书内容的读者,才能更美地领略封面的滋味.一幅出神入化的封面画,往往使读者倍觉生趣盎然,回味无穷.翻阅一本文艺书籍,读者会被动人的情节,逼真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文学语言所吸引,读毕合卷,闭上眼睛,书中人物翩然浮入脑际,久久不能忘怀.同样,一幅好的封面画,也能给读  相似文献   

3.
书衣:四两拨千斤 书,不仅是记录信息的载体,更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实体而存在。在书的各种结构元素中,封面是备受瞩目的。因为它是读者拿到一本书后最先感知的,是体现作品的媒介。封面设计大师钱君匋先生认为:“我们在读一本书之前,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封面,即所谓第一印象,是极其重要的。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封面设计就起到了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作用。”、“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情绪。好的设计可以引人入胜,爱不忍释”。他将封面比作是歌剧开幕前的序曲,“使人在未阅读  相似文献   

4.
点题求教     
四川省蚕丝学校图书馆李仲实同志给编辑部来函,寻求软封面图书的保护方法,下将来函刊出,请各馆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本刊将择优在“经验万象”栏目刊出。编辑同志: 我馆将一批软封面的时装设计书从书库请至阄览室,供读者开架阄览,大大方便了读者。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法克服的麻烦,没过多久,一张张封面就卷起成筒状,根本无法  相似文献   

5.
书刊命名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出版经济》2004,(10):34-36
俗话说:看报年题,看书看皮.封面是书(刊)的的脸面,能给读者第一印象和直接感受,而书(刊)的名字则是封面的眼睛,一个好的书名就如同一双会说的眼睛,水汪汪的,充满着灵气、智慧和魅力.在当今万花齐放的图书市场上,"读书读名"的趋向已渐为凸显,名好岂止"一半文"?抢眼的书(刊)名已成为畅销书(刊)或常销书(刊)的基本物质之一,在媒介经济大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重用.  相似文献   

6.
港澳台之窗     
台湾《联合报》“读书人”专栏最近发表罗奇《封面换新装为能见度聚焦》一文,文章说,封面往往是读者与书接触的前哨站,最直接的视觉印象焦点,畅销书成功由千百个理由排列组合而成,新书失利第一个检讨的就是封面欠卖相,不具抓住读者目光的吸引力。尽管封面书衣成为拉抬书籍身价强大的助力,但对欠缺版本学观念的本地书市,封面往往只是聊备一格的必需品。然而近  相似文献   

7.
谈色彩在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面是书籍的外包装,封面的色彩又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要将书籍向读者推销出去,封面就是书籍给人的第一印象,封面设计在一本书的整体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不同内容的书籍有着不同的读者群。由于他们的年龄、性别、气质、个性、喜好不同,再加上他们的职业、受文化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民族传统习惯等等不同,他们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存在着差异,凶此,他们对色彩的爱好,对色彩搭配的感觉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对色彩形成不同的反差。但也不否认在某一范围内、某种情况下,不同的读者会有一定的共性。因此,为了吸引各种不同的读者群的注意力,根据书的不同内容,我们在封面的色彩运用和搭配上,必须学会和掌握与上述情况相适应的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一本精美的图书展现在读者面前时,面对漂亮的封面、版式,读者大都会对此书有好感。而在专业人士的眼中,注重的是图书的内容编排、设计装帧、印刷装订等诸多要素。一本好的图书,光靠内容的精彩是远远不够的,它的形式美感也是图书的  相似文献   

9.
4月28日,《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的同志来到繁荣的京郊县城——昌平召开了读者座谈会。在北京的远郊县中,昌平订阅《新闻与写作》数量最多。清茶一杯,刊物几本,每个到会人员认真地对《新闻与写作》展开了评论。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本刊物,首先映入眼帘的,无疑是封面。会议一开始,大家就集中谈论起刊物的封面来。  相似文献   

10.
为书刊点睛     
江凌 《编辑学刊》2003,(2):77-79
俗话说:看报看题,看书看皮。封面是书(刊)的脸面,能给读者第一印象和直接感受,而书(刊)的名字则是封面的眼睛,一个好的书名就如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水汪汪的,充满着灵气、智慧和魅力。在当今万花齐放的图书市场上,“读书读名”的趋向已渐为凸显,名好岂止“一半文”?抢眼的书(刊)名已成为畅销书(刊)或常销书(刊)的基本特质之一,在媒介经济大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出版社于1991年10月出版了一本怪书,书名叫《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且不说这书名怪得难解难猜,暂不评论其内容如何如何,单只这书的封面、目录的编排,就足以令人惊叹的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出版的不少图书,封面多有前后勒口,使读者拿到一本新书在翻阅时,首先会产生一种庄重厚实的感觉。这种设计方法所费材料有限,而好处不少。一般是利用前后勒口提供该书的简要内容介绍文字,或是同类书的书目(包括同一丛书中的其他书目)等,也有提供该书著译者的介绍文字。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读者从中得到信息和知识,目的是有利于对图书的  相似文献   

13.
一本书就像一个人,而封面则相当于人的脸,书的大致内容、品位高低,可以从杂志封面设计的风格上基本反映出来。笔者认为,党刊也是如此。杂志封面上有刊名、图片、期号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内各司其职,同时,又为统一的视觉目的服务,这就形成了一本杂志的基本外貌。作为党刊封面,要提高宣传效果,达到服务党员的目的,就必须注重党刊封面的编  相似文献   

14.
《乔布斯传》一书刚上市一天,就出现了盗版,在网上还出现了电子版免费下载。《乔布斯传》中文版出版商表示,目前出版社掌握到的盗版书仅封面与正版书相似,其内容不同,是其他有关乔布斯的作品,而简体中文电子版尚未发布。  相似文献   

15.
读文时代,图书出版注重书的文字内容,对于封面、插图的关注便会少一些。读图时代则与之相反。民国时期恰处于读文时期,所出版的图书以内容取胜,读者买书更在意作者、内容,封面设计则竭尽简约  相似文献   

16.
封面,旧称书皮,常被比喻为"书的脸面"。封面,作为书刊的脸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目前广受重视和关注——众所周知,书刊不仅是文化产品,同时具有商品的属性。事实证明,那些让人心旷神怡的书刊封面,往往能明快地反映其主题,能向读者恰到好处地传递其书刊的性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对平面媒体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就一份报纸来说,封面设计至关重要,需要用独具特色的元素来树立报纸的封面品牌.这些元素一般包括精彩的照片和精炼的文字导读,合理进行搭配,就会产生一种"封面效应",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欲,让其产生主动购买行动并深入阅读.  相似文献   

18.
"运作"是近来一个时髦的说法.从资本运作到媒介运作,被迅速引入期刊界,李频就写了一本<大众期刊运作>.书的封面值得一提,大面积的黑色块配以白色书名,十分醒目.好像厚重的期刊史中的宝藏在闪闪发光.封面右边的红色有一种热烈和开放的态势,是否象征着研究方法的创新,不得而知.封面总的印象是有品位的,赏心悦目,不同于常见的学术著作封面.  相似文献   

19.
李钢 《记者摇篮》2004,(10):43-43
长期以来,党刊封面的内容受党刊的特点约束。在图片的选用上局限较大.如何吸引读者增强党刊的可读性和影响力成为党刊编辑长期研究的一道难题。通过分析读者层次不难看出.各个层次的读者都有不同的需要.只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就会感到天宽地广。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对封面图片贴近读者有较大影响的几点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封面是书籍的外包装,封面的色彩又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要将书籍向读者推销出去,封面就是书籍给人的第一印象,封面设计在一本书的整体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不同内容的书籍有着不同的读者群,由于他们的年龄、性别、气质、个性、喜好不同,再加上他们的职业、受文化教育的程度、社会地位、民族传统习惯等等不同,他们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就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对色彩的爱好,对色彩搭配的感觉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即使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对色彩形成不同的反差。但也不否认在某一范围内、某种情况下,不同的读者会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