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参考》2011,(34):24
当我们站在童年面前的时候,我们是谁呢?我们是自己童年的回忆者。我们在各自的城市和村庄,在各自的爱心树下捡过叶子吃过果子,把自己装扮成假想的森林之王,我们都会欢跃地说,我们的童年真有趣啊!  相似文献   

2.
我们无法留住随风而逝的青春,更无法复制和更改自己的童年,我们在追忆、缅怀、想象那些微妙童年时光的时候,有时还想在脑海中神思游走一下,幻想着其他人不一样的童年。童年,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那些凝聚了所有温馨、青涩、靓丽、胆大妄为和桀骜不驯的日子,那些曾经令我们哭泣过、微笑过、后悔过、迷惘过的曼妙时光,来不及悉心沉淀和低头拾掇,就已然在白色的野百合开了又败,墙头的藤蔓枯了又绿的匆匆时光中远去了。我们无法留住随风而逝的青春,更无法复制和更改自己的童年,我们在追  相似文献   

3.
“只有不曾忘却童年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凯斯特纳告诫我们要珍视童年,那么当我们从忙碌喧嚣的生活中回望童年时,又能打捞出多少记忆的碎片呢?高凯无疑是在童年之海中打捞记忆的高手。他带领我们领略一片片儿时的欢乐海区,伴随着洁白美丽的浪花聆听童年时代的开怀大笑和稚拙的心声。于是我们在童年的海洋中畅游,那是迈向知识殿堂的最初的蹒跚脚步。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童年》[法]艾姿碧塔著,林徽玲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不用等到变老,我们也会时不时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如果与童年的那个自己相逢,她会不会失望呢?她会不会说:"怎么走了那么久,你还在原地踏步呢?"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失去的早已失去?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有一次童年,我却已经度过两次。我的第一次童年,是在呆看着教室窗外的云、翻找着院子角落的虫和对抗着大人世界的许多规矩里度过的;陪伴我的是一个小孩的孤独和想象。我的第二次童年,是在我自己的小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作者回忆童年之作。作为出生于青海的土族,作者的童年时代既富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又与大多数农村孩子的童年共鸣,她热爱文学与艺术,内心纯真,朝着自己理想的艺术世界奔跑。全书共分三个篇章,书写了作者在不同时空的心情,分别为童年风景、在黄河与泰晤士河之间、世界依然阳光。  相似文献   

7.
《出版参考》2005,(8):53
八十年代的童年是与各种漫漶的风景拼贴在一起的:天井、巷弄、阁楼、老虎天窗、山坡、金黄的麦田、悠闲游弋的猪……我们像掌握了自然奥秘的孩子,在这样广阔的天地里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相似文献   

8.
胡适自述     
《全国新书目》2014,(10):21-22
内容简介《胡适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记录其早年经历和心路历程的自传,也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在本书中,胡适回顾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全面总结了自己早年的心路成长历程。《胡适自述》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过去进行的“心灵对话”,读《胡适自述》我们可以从中感受胡适先生特有的睿智、幽默与文化气质,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胡适,特别是胡适青少年时代的心路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
今天,《如歌的教育历程》再次提醒我们,成长是孩子自己的历程,教育者没有权利设计他们的童年,只能用我们的爱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环境,等待他们长大,等待他们破茧,等待他们学会生活,要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孩子,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5,(3):53-53
八十年代的童年是与各种漫漶的风景拼贴在一起的:天井、巷弄、阁楼、老虎天窗、山坡、金黄的麦田、悠闲游弋的猪……我们像掌握了自然奥秘的孩子,在这样广阔的天地里开始了自己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范顺事 《视听界》2006,(5):22-23
开办少儿频道,是花雨伞下一个美丽的梦。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艺术天空,不仅仅是他们在童年的花雨伞下美丽的梦想;拥有中国自己的少儿频道,为孩子们营造快乐的童年生活,也是电视人多少年来的青春之梦。中国是拥有少年儿童最多的国度,然而,相比少儿人口的数量,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精神食粮实在是太少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英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相继开办了儿童频道:尼克罗迪恩电视网、迪斯尼电视网、福克斯儿童频道、时代华纳儿童频道等等。目前境外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了近70个青少年儿童专业频道。童年的梦总是多姿多彩,然而,…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5,(8):50
从中年回到十多岁的童年是一场跋涉,路上得经历很多记忆缺失的断层,旅途艰难.但我们要告诉自己,学会坚持,且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任何一种心灵的过往我们都无法规避,在愉快而平静的路上,就让大家一起,去找寻那失落已久的天真.  相似文献   

13.
周倩倩 《中国出版》2022,(S1):180-184
我们对世界的最初的认识都是来自童年,对于童年文化及童年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例,鲁迅、茅盾、叶圣陶、冰心、巴金、老舍、丰子恺、张天翼等著名作家,都曾在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或关于童年命运、童年美学的思考方面,立下过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这些大作家关于童年记忆的优美文本,至今仍然被读者反复阅读,散发着恒久的魅力与光芒。有志于接续这一文化传统,我们推出一套文本优美、制作精良的儿童文学丛书“大作家·小时侯”。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回想起童年时光,在纯真灿烂的记忆之外,还记得有什么烦恼或者忧愁吗?面对无数的现实问题,很多人渴望回到童年的无忧无虑之中。这是成人的感受,是我们走远了,已然记不得那些存在过的烦恼。  相似文献   

15.
也许,童年是我们最喜爱的那一个玩具,当想到把玩已然无处寻找;或者,童年是尝过的最甜的糖,只能回味却无法保留;其实,童年是灰色天空中飞翔的五彩风筝,怀念是手中长长的线;岁月让风筝越飞越远,让棉线越拉越长;千里之外的我们,不住地眺望、寻找,永远不想放松紧握的手。  相似文献   

16.
在都市里看着孙子孙女那如花般的笑脸,就想起了我50多年前的模样。50多年后故地重游,让我在思绪万千中,又找回乡村里的童年。那是个桃杏树环绕的村庄,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盐碱滩里遍地种的都是金灿灿的葵花,不时从笑红了脸的高粱地里传出好听的民歌。我就是在那个纯天然的地方,和小伙伴们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每天都是一身泥一脸土地满世界耍。家家过的都是穷日子,没钱买玩具就自己想办法做。我最拿手的就是每年春天制作的柳笛,大的小的、粗  相似文献   

17.
书里看人     
这时候我就想:读诗其实也是读自己。内心的色彩会被历史余光焕发出来。有人被灵动的东西所吸引。有人则是沉到时光的深处。在历史的线条里,我们各自的姿态是大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谈点教训     
这是一位老广播工作者对自己大半生的回顾,读来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我们把它推荐给读者,相信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娟 《大观周刊》2013,(1):126-126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以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心向往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活跃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20.
《白雾》是作者本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和关照,对记忆中故乡的缅怀和祭奠.在小说中,作者始终以一种温柔的情怀关照每一个儿童生命个体,关照他们的精神成长.阅读《白雾》能让现在的孩子们感受父辈不同的童年经历,感受中国故事中永远不老的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