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施策略来提高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踏脚石,取得了名师带出名徒的效果,实现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青年教师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新生力量,承载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校兴、青年强则校强.以"导师引领·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名特优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引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重点探究"导师引领·师徒结对"模式开展与构建策略,并提出合理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是一种目标性、实践性、实效性很强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实施策略来提高师徒结对活动的实效,使之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踏脚石,取得了名师带出名徒的效果,实现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学校管理实践当中的一些做法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师徒结对要双向性与针对性结合师徒结对应坚持自愿、双向选择的基本原则。徒弟看到师傅的能力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各学校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骨干教师引领这个角度出发,从结对互助、示范引领、个性化备课、做实培训、以赛促教等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一对一”师徒结对,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不少学校的青年教师队伍迅速扩大,而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成了稀缺资源,传统的师徒结对培养方式已经不能解决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而骨干教师越来越少的“剪刀差”。许多学校采取了“一对多”的导师制培养方式,即一个骨干教师指导多个徒弟教师,这是解决当前骨干教师少而青年教师队伍庞大问题的创新做法。那么,如何让导师制真正发挥出实效?江苏省海门中学采取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许多要解决的新问题,其中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就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师徒结对”是培养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师徒结对”也要不断创新形式,优化实施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做到重实效、重效率、重发展、重创新,挖掘丰富其更深的内涵,发挥其更大的效能。“师徒结对”推动了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断提升了骨干教师的综合实力,盘活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了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师徒结对"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培养新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新教师尽快成长的捷径。照理说,师徒结对应该是教学相长、互助共进、比翼齐飞,师傅"更上一层楼",徒弟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师徒结对"是学校部门领导一手包办,没有经过师徒双向选择。这种"拉郎配"的行政方式,效果很不尽如人意。师傅没有去发现和挖掘徒弟的长处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农村学校,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启动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行动.这一行动打破了传统的"师徒结对",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结对帮扶组".年轻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自身优势、自主选择一名或多名骨干教师作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辅导教师或指导教师;骨干教师则主动接受青年教师作为自己的培养对象,认真严格地辅导或指导年轻教师,从而在校园里形成了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的传帮带氛围.我校主要通过以下具体途径和步骤来实现"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金坛市城乡小学英语教师“师徒结时”的四次研讨活动,从中总结出城乡师徒结对的教研方式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引领,离不开执教公开课的锻炼,离不开课后反思。  相似文献   

10.
“师徒结对”,顾名思义就是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师傅”对“徒弟”实施传、帮、带,引领和指导他们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师徒结对”这种教师培训模式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师徒结对”的传、帮、带热情,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06,(9):18-18
师徒结对活动是幼儿园传承园所文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实践中,许多青年教师也正是这种传帮带的结对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本期“专题”栏目推出了一组文章即来自师徒结对实践活动,有师徒们的心得体会,有管理者的经经举措,与读老朋友共享。  相似文献   

12.
正做好育人工作的关键是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青蓝工程”就是我校打造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1.师徒结对,明确培养目标。名师出高徒。选好师傅,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我校每年都聘请本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采用“一带一”的方式和青年教师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在教学、课  相似文献   

13.
学校的未来和发展,关键看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如何,将决定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为了打造学习型学校,培养专家型教师,江西省南昌市徐坊学校制定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计划,推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上犹二中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导师制引领教师不断跨越“不安、不适、不跟进”的自我封闭的障碍之河,以尊重、欣赏、合作、展示,为他们系上了一个漂亮的教师“结”,串起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智慧和美丽。师长导师,以人格的魅力引领人青年教师富有朝气与活力,年长教师积淀经验和睿智。以智慧引领热情,这是上犹二中教师专业成长浓墨重彩的一笔。学校精心挑选了36位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备课组长、行政领导为精英,组成师长型导师群体。他们敬业的工作精神、丰厚的知识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凝聚成的人格魅力有效地引领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成…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中学自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她实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于2015年3月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协会。目前,学校共有青年教师(工作年限5年以下)30人,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教师的生活丰富多彩,成长也各具特色。一、"师徒结对",发挥学校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16.
<正>华东师大李季湄老师在谈到当前教育均衡化发展形势下城乡帮扶的长效性时,曾经说过:"没有实现双赢的帮扶都不会长久,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效。"那么,幼儿园的对口帮扶活动应该如何改进,让城乡幼儿园在研究过程中,双方平等、尊重,实现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实现帮扶活动的深入长效呢?我们的做法是:一、师徒结对传帮带,引领示范共成长我园有着一批素质良好的骨干教师队伍,我们将网片内的骨干教师和我园的骨干教师结对,成立了教研大组。通过这些骨干教师"传、帮、带",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师徒结对"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实践表明,在一些学校,从学校管理者到青年教师再到老教师,对"师徒结对"培养青年教师的效果并没有给予较高的评价。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根本的原因在于,"师徒结对"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一方面所学乃缄默性知识,这种知识通常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其效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模仿学习,它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应有的敬畏之心、绝对的服从态度。有效"师徒结对"的实践展开,需要进行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师傅"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教师结对活动。本质上是合作活动 许多中小学普遍开展了新老教师结对活动。结对活动的显著优势是发挥老教师的引领性,即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师德、业务等方面的引领。结对活动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可以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完成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乃至“骨干教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一、同伴互助的形式 (一)师徒结对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结对为师徒,在结对活动中,老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青年教师在试教、反思中得到提高;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又成为老教师前行的推动力.师徒结对,有助于新老教师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教师师徒结对是指高职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是促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的师资建设范式,它具有自身的特征.高职师徒结对内容丰富,应坚持自愿性、主动性、有效性、自为性、互助性、恳切性原则.要使师徒结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于:树立各取所需、各采其长的师徒观;在实践中共同做好"一二三四"的"大文章";创设尊师爱徒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