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训练想象力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思维的一种极好的办法,它能帮助人们从固定化的想法中解放出来。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促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教学时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说)。也就是说,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创造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课标指出:"运用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想象的能力,特别是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以下是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试着分析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对头脑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正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对儿童来说,想象力对他们知识的获得和智力发展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类的发明离不开想象,儿童进行习作,常常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习作时运用想象,可以充实文章内容,使描绘更生动,又可以增强感情色彩,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方法,发挥学生潜能,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想象作文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角度去思考,就要促进学生多写想象作文。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激励学生,让学生乐于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上《黄山奇石》一文时,学生对仙桃石的来历说了很多:有的说是孙悟空到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偷吃蟠桃时掉下来变成的;有的说是神仙路过此地点化而成的……尽管有的想象不十分合乎情理,但孩子们有他们奇…  相似文献   

6.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力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较好地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就等于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了翅膀,使之飞向更广阔的天宇.  相似文献   

7.
一、"想"--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性作文来有效地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往今来,一切科学发现、发明、创新和各种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无不借助干丰富的想象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这对于形成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根据中学生的想象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性到有意性、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的发展特点,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想象力是智慧的结晶 ,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其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新设计、新课程新教学中 ,一定要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 ,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首先 ,我们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鲁…  相似文献   

10.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一种升华。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促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各种教学时机,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1.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 ,使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尤其是在一直处于“费、慢、差”的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就素质教育的前景 ,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需求以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体会 ,笔者认为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想象力 ,打开创新之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 ,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由此看来 ,创造需要想象 ,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在作文教学中想…  相似文献   

12.
想象是对大脑中储存的来自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的经验所构成的各种表象的加工改造 ,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 ,想象就是创新 ,想象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一个人的想象能力的高低决定于大脑中储备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表象的合理建构、表象的清晰度 )。所以 ,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其大脑中表象的数量不断增加 ,表象的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当从不断充实学生的表象数量 ,不断改善学生的表象质量这个物质基础入手。仅仅依靠学生的生活实践来丰富表象 ,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  相似文献   

13.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丰富的人,能够根据语言形成相应的形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说知识是静止的、封闭的,那么想象就是运动的、开放的。想象能够使知识活化,创造知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引导他们进行想象训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对此,列宁曾评价说:"幻想是很重要的品质."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们是最富于想象的,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以初步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更具有特别的任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 ,它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也是成才的基本条件 ,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一、启迪学生丰富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已知事物和观念的基础上 ,努力去探索新事物和新观念 ,这种探索借助大脑对已知信息的加工、整理与推理创造出新形象能力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 :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  相似文献   

17.
正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学校语文课程中的优秀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源,非常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中形成和发展想象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拓展延伸学生的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俞小松 《学语文》2003,(6):36-36
一、教学目的想象 ,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 ,所以康德说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能力。”可以说 ,丰富的想象力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尺度 ,也是学生写作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本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高中生了解想象的特点以及它在写作中的运用 ,并力图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开启思路 ,培养学生在写作时动用想象进行构思的意识 ,最终提高写作能力。二、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索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担此重任。而创新离不开想象.只有想象深入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造思维。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想象力欠缺的学生往往对文字的情境理解不具体、不深入,不易形成清晰、深刻的个性体验,而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效果明显。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20.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文艺作品只有借助想象,才能理解意境;作文时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所写的内容具体、生动。想象力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阅读教学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