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谚语是人民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一个国家语言中的精华部分。它言简意賅,形象鲜明,音韵和谐,富于修辞色采。因此准确而生动地翻译一国的谚语,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下面,就英谚汉译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体会。首先,要准确理解英谚的含义。翻译中如能找到在意义与形象上和英谚完全对等的中谚,当然再好不过,不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英语学习者所面临的对英语谚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从英语谚语的句法特点入手,通过对某些英谚特殊结构的分析,阐述了美谚汉译的处理技巧,以期使目的语更加传神传韵,为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又反映其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和掌握尽量多的英语谚语无疑对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大有裨益。该文着重探讨了英谚汉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笔者收集到的26个与mouse或rat有关的英语谚语为基础,从其典故来源和翻译技巧两方面探讨其特点,并从英汉鼠文化多方面的相似性分析入手,提出此类英谚的汉译以异化翻译法为好。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英,汉语中谚语的研究,探讨了谚语英译汉,汉译英的几种方法,指出谚语的翻译要充分考虑以谚语的语言特点和化背景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而精炼有意义的语句,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英语谚语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谚语能使语言增色不少,掌握英语谚语能给我们学习英语语言带来无穷的乐趣,本文对英语谚语的分类和翻译及其研究英谚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谚语被称作是语言中的食盐,是语言中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语项,英谚与汉谚各自体现着自己鲜明的文化色彩,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意义重合的谚语是极少数的,用汉语简单地对译英谚往往导致意义的亏损和歪曲。  相似文献   

8.
谈英谚汉译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直译和意译两种不同观点,从汉英民族的文化差异和英语谚语的特征两方面入手,对英谚汉译的技巧及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英谚汉译可采用同值、近值互借法、意译更改重编法、直译勾起联想法、对称似联添字法以及直译、意译套用法加以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9.
谚语被称作是语言中的食盐,是语言中化内涵非常丰富的语项,英谚与汉谚各自体现着自己鲜明的化色彩,由于化的巨大差异,意义重合的谚语是极少数的,用汉语简单地对译英谚往往导致意义的亏损和歪曲。  相似文献   

10.
谚语是语言经高度提炼后形成的短语或短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学习如何翻译谚语,对于学习两种语言以及了解语言的文化特色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谚语中的动物词汇入手,以汉译英为例,从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讨论汉语中的谚语经英译后,谚语的词汇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俄罗斯语言文化学理论的建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化学是通过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近几十年来语言学家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之所以将语言与文化相联系,是因为语言具有促进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能力。民族语言学、民族文化学和民族心理学的发展都是以语言和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为条件的,也可以说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国情学理论发展和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谈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也是企业管理哲学的应用和具体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必不可少的要素;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领导重视,创新机制,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裔文学。由于其特殊文化地位以及复杂的文化渊源,既是国内学术界文学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文学阅读和接受中的盲点之一。本文结合当代后殖民及文化研究理论,试图从探讨国内外学者阅读视角问题出发,重新考虑美国华裔文学的定位及其意义: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一种杂体文化的文学形式,是华裔作家坚持自我身份认同、表征自我杂体文化以及抵抗中关两种文化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定型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而外语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因此,两者关系密切。社会文化定型在语言国情学、文化学和国情学的实际运用,对外语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生—师和师—生两套体系实现,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教材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教师的主导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以徽州文学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为例,论述地方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凸显地方特色.以地域文学构成<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及其价值,形成关注和热爱地域文化的意识,使学生对待民族文化的情感更加稳固,从而保证<大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家庭治疗作为心理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治疗模式,由于它的理论与技术产生于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所以要将之运用在中国的文化中,必然要面临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具体运用中,首先应当以中国家庭及家庭中的成员之间的互动所呈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西方的家庭治疗技术与方法应根据中国的文化、中国家庭的特点做出适当调整。另外,还应注意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文化适应性、多元文化主义对家庭治疗的影响和整合式家庭治疗的文化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对黑衣壮进行审美人类学研究时,研究者应该从其关于神的文化考察分析出发,也就是从其神话机制的考察分析出发,全面深入地把握其文化的内在制导因素及其结构整体,如此才能更好地揭示其中的审美和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本而特殊的规律。在具体的审美人类学田野调查与理论研究中,神话机制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神话机制比较方法的具体运用,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学正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转型、从创造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型、从学科向跨学科转型、从知性到德性转型。大学转型主要是通过不断变革其理念与制度以实现转型合法化,大学章程是大学理念与制度的载体,建设大学章程以凝铸电子文化时代理念、强调"应用性"价值、重构跨学科逻辑制度框架、融德性于制度设计,从而有助于大学实现科学转型。  相似文献   

19.
“和合”文化精神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华民族独创的、源于数千年前的“和合”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即使在当代从其特性来看,也有助于解决高校中的现有矛盾,在高等学校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校管理可以通过宣传、培训、渗透等方式,大力弘扬“和合”化精神,将其精髓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加以运用和光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巨大影响。英汉文化知识融入、渗透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