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坚持在学期末组织区域实验教材试用情况调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对一年级教材试用情况的调查感受。二年级的调查分别在三、四册期末进行,涉及257个实验班,回收书面问卷调查表514张。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坚持在学期末组织城区教师对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市271个四年级教学班的语文任课老师,回收书面调查问卷542份。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对小学四年级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历岗 《小学语文》2008,(3):52-52
问:“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这两个诗句中的“见”字各应读jiàn还是xiàn?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套,虽然教材选用的文本各有不同,但是一些经典的文本还是会被不同版本的教材选用,而且往往是在不同的学段。如叶圣陶先生的游记散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四年级下册第3课,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入六年级下册第4课。不同文本相继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但却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段、年级。这时我们能用同样的教学设计去给四年级和六年级的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学吗?我们又该如何定位文本的教学价值呢?本文将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2002年,北京市宣武区、延庆县作为国家级实验区,率先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2003年,我市东城区一至三年级、西城区一至四年级同时更换了教材,使用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由于原来使用的教材与人教版实验教材在编排体系、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如何做好两套教材的衔接工作、不影响学生语文的学习、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适,是我市东城区三个年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普遍使用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实验本),有些什么编辑特色?在使用过程中应明确那些问题,怎样教好这套语文教材?这正是本文探讨和力求回答的。  相似文献   

8.
郑桂华 《中文自修》2006,(11):46-49
从本学期开始,上海市高中起始年级全面施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与原来的(试用本)新教材有哪些不同?它对语文教学乃至考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广大师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试用本)的副主编郑桂华老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倪春英 《教师》2013,(1):82-82
教材简介: 《jqx》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汉语拼音的第6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①情境图;②声母i、q、x在四线格中的书写;③i、q、x与i、n组成的音节及相关图。本设计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完成后两部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交流:(体会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师:在班级里你有好朋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李英杰 《小学语文》2007,(10):56-5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在“一纲多本”原则的指导下,我国的教材建设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经过几年的实验,这些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不得不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好”教材?在编制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通过对美国伊利诺伊州(以下简称伊州)五年级阅读教材的分析,管中窥豹,试图寻找出其对我国教材编写的一些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翻阅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略读课文从三年级的每单元一篇逐渐增加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五年级的每单元两篇,而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总量比精读课文还多一篇。略读课文该怎么上?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区别?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共有的疑惑。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已经历了五个年头,此间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也陆续投入了使用。几年过去了,课改实验的效果究竟如何?课标实验教材在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中有何评价?这些都是大家想知道的。然而,最能够回答这一问题的不是权威、专家或是官员,也不是教材的编制者,而是千千万万教材的使用者和课改实验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浙江省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教材的使用中对使用情况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与分析,现将教研员徐秀春对当地使用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的情况和意见刊登如下,供广大教师、教研员及教材编制者参考,以后我们还将陆续刊出其对二至六年级教材的调查意见,也希望有更多关心本次教改实验的同志向我们提供宝贵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及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课标(2011)》修订后的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与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原教材”)有什么区别?主要的变化有哪些?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有哪些?教学中该如何理解与把握?下面笔者针对新世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想法。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节研讨课,由我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研究”课题组的一位教师执教《巨人的花园》(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相似文献   

16.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一篇科学童话。教学本课的目标主要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心情的变化;(2)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各自不同的本领。如何使上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词串识字”教材简介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锡铭 《云南教育》2002,(25):31-32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安排了6次“集中识字”,除了《识字1》是一首古诗外,其余皆为词串识字。词串识字有何特点?教学中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笔者作些简要说明。一、教材编写特点词串识字虽不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给人全新的感受。其主要特点如下:1.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真童趣。“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五课词串识字,选取的全都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内容,用词串形式把相关词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说学生的生活,抒学生的情趣,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已全部使用新教材,那么,实验教师对新教材的认同度如何?实验中存在哪些问题?实验教师有哪些需求?就此我们以《美术》(河北版)教材为例进行了调查。调查取样以实验区为基本单位,覆盖了河北省11个地市,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形式,其中访谈采取集体与个别方式相结合,访谈了河北省实验区教师及教研人员共223人,深入了解新教材在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现芬 《云南教育》2007,(6S):27-2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这可以看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下面,谈谈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08,(6):49-49
问:《纪昌学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中的“纪”为什么要读jǐ(第三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