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大温差环境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结构耐久度产生的影响,通过实验对高温、低温环境下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构件抗大温差环境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预应力CFRP板材样品、混凝土立方体构件、CFRP板单面粘接混凝土构件和CFRP板全包裹混凝土方柱构件这四种实验材料在大温差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预应力CFRP板粘结加固后的混凝土构件,其承载力和耐久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CFRP全包裹的粘结加固方式的混凝土构件在大温差环境下的承载力和耐久度要比单面粘结加固方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8)
通过36个预应力CFRP加固梁的单剪试验,考察温度效应对加固梁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5℃、15℃、25℃、35℃对界面粘结应力的影响为先增大后降低,分界点在25℃。表明界面粘结树脂受温度影响敏感,在5℃-25℃范围内,粘结树脂固化,界面粘结应力增大,温度高于25℃时,粘结树脂内部分子形态破坏,粘结性能降低,进而影响界面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7)
通过36个预应力CFRP加固梁的单剪试验,考察冻融循环次数对加固梁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5%氯离子浓度、冻融次数200次对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在寒冷地区,道路覆盖除冰盐的地域,预应力CFRP-钢筋混凝土梁的初始预应力不宜过大,并加强端部锚固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FRP的材料性能,FRP新的加固形式(嵌入式加固)与传统的FRP加固形式(外贴式加固)进行了对比。通过CFRP板加固(嵌入式)受损RC梁试验,发现其承载力有很大提升。对于陈和滕提出的外贴FRP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公式(C-T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适合于FRP嵌入式加固受损RC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期为FRP嵌入式加固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晓旭  姚谏  周延阳 《科技通报》2006,22(6):792-795
板-胶剥离破坏是混凝土表层嵌贴CFRP板条加固方式常见的破坏形式。如何求得此种剥离破坏的极限粘结承载力至为重要。目前只有通过数值法反复试算,但计算工作量较大。本文根据试验所得的粘滑曲线和假定的粘结失效准则导得了极限粘结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和已有的数值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该法计算简便,可供实际加固设计参考采用。  相似文献   

6.
陈涛  刘秀杰  张圣武 《内江科技》2009,30(5):122-122
本文通过CFRP加固混凝土梁与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梁的破坏类型对比、理论计算、影响因素的研究可知。施加预应力可以充分发挥CFRP加强性能,对受弯构件的开裂荷栽、极限荷栽及抗弯刚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其高强度的特点得以提前发挥。提高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粘钢板加固钢筋在不同侵蚀环境下的承压形变情况进行承压分析实验。设计了一种结合粘结强度理论的实验分析方法。实验结果利用二次抛物线拟合粘钢板加固钢筋截面的应力-形变关系进行仿真拟合,最终实现对粘钢板加固钢筋在不同侵蚀环境下的承压形变的分析。选取合适的粘钢板加固钢筋节点可以使得不同侵蚀环境下的承压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纤维增强塑料(FRP)是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加固的新型复合材料。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加固方法,在偏压异形柱受拉破坏一侧嵌贴碳纤维板,受压破坏一侧植入碳纤维筋。考虑初始预裂程度、CFRP板槽数量、嵌贴长度、钢筋混凝土(RC)柱柱高、长细比等试验因素,研究了CFRP组合式加固RC柱的性能与效果。结果发现,经CFRP组合式加固后,RC柱的极限承载力显著提高,在受压侧植入CFRP筋,能有效的控制裂缝扩展,增加RC柱的延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CFRP组合式加固RC柱试验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得出了RC柱的荷载-位移(P-S)曲线,与试验数据较吻合,验证了此种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并为加固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型复合材料碳纤维(CFRP)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及补强,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项新型高效的技术。它是利用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结材料将碳纤维布(CFRP)粘贴于混凝土表面,达到对结构补强加固及改善受力性能的目的。该项技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在建筑物、桥梁、特种结构物等各类土木工程中均有大量成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片材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RP材料具有高强质轻、抗腐蚀、耐老化等卓越的性能且施工便利,逐渐在桥梁维修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CFRP材料的制造工艺、特点,通过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CFP和CFS在桥梁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CFRP格栅为加固材料,通过变换CFRP格栅网格长度与厚度探究加固后RC梁(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式、承载力与延性的变化,CFRP材料在加固RC梁中的作用机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后RC梁的破坏模式得到明显改善,损伤范围较为均匀,钢筋与混凝土各自发挥其材性优点,RC梁加固面积的增大不一定对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所以合理的选取CFRP格栅网格的尺寸至关重要,CFRP格栅网格厚度的增大优化了RC梁的破坏,承载力及延性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2.
植筋的关键问题是植入钢筋与混混土之间粘结锚固性能的好坏.化学植筋工艺简单,锚固快捷,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补强、新老结构连接、补埋钢筋、后埋钢构件等方面.随着粘结荆的研究和开发,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采越广泛,但对其粘结锚固性能的系统的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加固钢结构技术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对预应力加固钢结构技术的研究、试验和应用涉足甚少。因此,如何将高性能预应力加固技术引入到钢结构工程的加固中,以提高钢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将是钢结构工程加固领域中的一次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4.
碳纤维片材在钢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好、抗疲劳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将碳纤维片材用于加固钢结构可以发挥碳纤维片材的优点,且可以避免传统钢结构加固方法的缺陷。文章总结了纤维增片材加固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并介绍了纤维增片材加固钢结构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论混凝土加固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砖混结构的加固方法、钢结构的加固方法与技术、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相应地对已建钢结构改造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在改造过程中当钢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和损伤或改变使用条件,经检查验算结构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应对钢结构进行加固。针对钢结构加固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5)
为了研究界面平整度对CFRP-混凝土梁加固性能的研究,本文通过制配三种强度等级的C30、C40、C50的150150400(mm3)混凝土,且每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各有3种不同表面粗糙度,共计混凝土试件54块试件。通过单剪实验来研究粗糙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对C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面: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不大,尤其在界面较粗糙的时候,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并不能提高界面粘结强度,混凝土粗糙度对界面粘结效果提升明显,尤其在初露粗骨料的界面中,粘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有腹筋RC梁表层嵌贴CFRP板的抗剪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烽  姚谏 《科技通报》2007,23(4):582-586
混凝土结构表层嵌贴碳纤维(CFRP)板或筋,是一种新兴的结构加固方法。本文对2根对比梁和5根表层嵌贴CFRP板条的抗剪加固梁进行了试验研究,考虑了CFRP板间距、CFRP板加固量和箍筋配筋率三个参数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表层嵌贴CFRP板加固法能有效提高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文中还对加固梁的破坏模式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CFRP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现代民机结构。CFRP的整体设计与成型技术使其适合于制造大尺寸及复杂形状的结构,一般采用基于热压罐技术或液体成型技术的整体固化或共固化工艺,称为一次加工。然而,基于装配精度或连接孔对最终构形的需求,以及后期维修对修理几何构型与表面性能的需求,CFRP的二次加工必不可少。所谓二次加工,是指对已成型的CFRP构件(层合结构或蜂窝结构)进行切割与钻孔(制造阶段)、材料去除与表面处理(维修阶段)等工艺。针对CFRP的常用二次加工技术主要有传统机械加工、高压水流加工、超声波加工及激光加工。论文基于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加工成本及对母体结构影响等角度对以上二次加工技术进行了比对评析。鉴于CFRP的非均质各向异性,以及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理化性能的巨大差异,CFRP激光二次加工技术更具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高效与清洁加工的潜力。在"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牵引下,针对我国民航业对二次加工先进技术的迫切需求,激光二次加工技术必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0.
粘结层性能是影响外贴FRP结构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外贴FRP结构粘结剪应力分析的主要理论和所取得成果。重点对粘结剪应力分析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外贴FRP加固结构及剪应力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