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创新是报纸进步的灵魂,也是报纸赢得读者的需要。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党报必须面对新闻创新这个现实问题。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深度报道、评论等是党报"拳头产品",在内容创新上要做到角度新、视野广、思考深,在形式创新上要做到语言活、手法多、版面靓。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一词在我国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各类媒体用深度报道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报纸更是凭借着深刻而独特的深度报道,来吸引受众的目光,引导受众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而美国新闻学者,则把深度报道称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新闻"之后"新闻写作的第三次革命".对于今天的报纸来说,深度报道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深度报道兴起于报纸媒体,相对于其他媒体,报纸更具有传统继承上的优势.在实际生活中,一份报纸要想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更加需要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3.
报纸编辑是报纸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其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质量.以报纸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为视点,报纸编辑心理具有追求个性与风格的特色心理,博取信誉、贴近生活、满足受众的求知、求近、求新心理,提高层次、追求品味的精品心理,积极主动、不甘寂寞的创造心理,从整体意识出发的全局心理以及应该注意克服的定势心理等基本特征.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与我国媒介种类、数量激增,市场竞争加剧息息相关,是新时期新闻改革发展焦点逼近"读者需求"这一新闻传播活动价值本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格式塔心理学在报纸版面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者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报纸版面各要素知觉为一个报纸版面格式塔的.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律可以完善报纸版面式样.复杂完美的报纸版面格式塔可以从"统一"和"变化"两个方面来建构,它能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自己的商品叫好又叫座,并非一件易事。一张报纸,能不能在市场上叫响,与编辑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编辑要在明确的报纸定位中,将所编辑的新闻进行包装,使所编辑的报纸在市场中胜出,受到读者的喜爱和认可,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称职的编辑。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称职的编辑,确是值得每个编辑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的报纸,在电脑编辑、数字传输、胶版印刷等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版面也随之焕然一新.国内一些优秀的都市生活报,版面清新、色彩优雅、阅读舒适、版面设计极富艺术性,是新闻传播与版面视觉设计成功结合的典范.回顾中国报纸发展的过程,从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到日渐强大;从报纸的一枝独秀到如今多媒体的百花齐放,报纸正处在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和其它媒体不断竞争且相互融合的过程.过去报纸是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媒介,也是其他媒体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众多新媒体成长壮大以后,又会对报纸形成挑战并影响报纸.新媒体拥有比报纸更全面的视觉符号系统和更强大的传播功效:广播拥有听觉性符号,电视又加上视觉性符号,网络不但视听符号兼备,而且还有强大的链接功能和无限的信息容量.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报纸为了扩大信息量,不可避免的进入厚报时代,常规日报、都市生活报可达64版、30万字以上甚至更多.如果是逐条阅读,时间相当可观,但很多读者通常采用快速浏览或者部分阅读的方式30-60分钟之内就看完报纸,折算平均每版的阅读时间不到1分钟,这时报纸如果依旧要"强迫"读者通过精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就会导致阅读效果的低下甚至放弃阅读,这样的后果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并致使报纸日益衰落.中国美术学院陈晓蕙教授说":报纸要做到向速读方式的转变,就要更多地采用非写作方式,更多地以视觉方式传递新闻信息.报纸必须具有良好的功能界面,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版面构成,才能促进、维系读者的阅读行为."基于这样一个传播的目的、受众与语境的变化,报纸重视读者对视觉化信息的需求,做优报纸的视觉传达设计可以说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办报实例提出了新闻编辑工作是对报纸的总体策划,是对新闻稿件的提质和升华,也是编辑人员新闻业务和政治素质的综合体现.新闻编辑是报纸出版的前期"设计者",中期"组织者",最后"把关者".报纸出版是一项需要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来完成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整个报纸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已由局部环节发展成为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燕峰 《文教资料》2008,(13):38-39
报纸是新闻传播中的老大哥,覆盖面宽,宣传范围广,读者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报纸的新闻标题在宣传报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谓报道之"睛".因此,新闻标题用词的情感色彩对整篇报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新闻语言用词的规范、含有表情义素的词汇分类、新闻标题用词的情感色彩等三个方面浅析了新闻标题的用词.  相似文献   

9.
衡阳地方报纸所处的媒体环境及自身的缺陷使其新闻报道的必读性、可读性较差,通过新闻大众化提升报纸的可读性,依仗地方特色构筑报纸的必读性,在心理上与受众做到心有灵犀,是走出困境的一条路径。同时,衡阳地方报纸的地缘优势、独立的生态位以及报纸本身的发展意识,给新闻大众化与地方特色融合提供了可能。要实现这种融合,内容上贴近本地受众,关注本土讯息;新闻编排注重"易读"性,报纸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塑造本地传媒品牌,提高读者忠诚度。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概括和提炼.在报纸这个巨大的信息源中,读者对新闻的选择,首先是通过对一个个标题的浏览来实现的.标题不但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内容,而且能够代表编辑部评价新闻内容.制作一条好的新闻标题要注意遵循新闻标题编辑的原则和方法,也要注意掌握新闻标题编辑与制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引言《复旦研究生》作为一份学生报纸,担当与梦想是应有之义,23个年头中,我们不断反问自己:曾被寄予厚望的责任肩膀是否还在。媒体的"天花板"虽然存在,但我们总要踮起脚尖去触碰,去思考我们的出路在何方。找寻校园校园存在的意义首先,在新的时代下为何办报?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还比较关注报纸的大学生中,超过六成的同学主要关注娱乐和新闻版块,而对于报纸上  相似文献   

12.
报业竞争的激烈化,促使报纸在打造特色上下力气.从追求独家新闻报道到新闻的深度报道,各家报纸首先将着力点放在新闻上,报纸对于新闻素材的深度挖掘,一定程度地弥补了纸媒时效性相对滞后的不足;新闻评论是报纸追求个性化发展的又一记重拳,在重大事件的新闻大战中,新闻言论是否独到精彩,成为报纸比拼实力的又一考量点;各种类型的专刊取代文艺副刊在市场走俏,成为报纸招徕读者的又一看点,相较于文艺副刊,这些专刊更加娱乐化,更具市井气息,更像是文化快餐.  相似文献   

13.
崔小丽 《文教资料》2011,(32):78-79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有效地吸引读者的视线,但是,也有相关多的标题不尽如人意,令读者望而生厌。因此,探讨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应对的策略,无疑对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和提高报纸的的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尽管美国报业市场化的进程从未停止过,报业组织也尽力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但发行量的颓势一直是困扰报业的一大顽症.美国报业"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产权私有"的报业组织经"市场化竞争"来实现的.这一固有的矛盾不但是美国报业业绩下滑的深层根源,而且正在导致美国报纸所秉承"哨卡"和"社会公器"的社会职能的退化.报纸上评论文章的减少和读者信息接近权"萎缩"已使美国报纸所依赖的新闻理论--社会责任论陷入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扩大报纸的新闻信息量,是满足现代读者需求,增强报纸必读性和可读性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改进报道方法、讲求宣传艺术、提高新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扩大报纸的新闻信息量,必须遵循新闻学和信息论的原理;按照新闻信息传播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16.
李东 《华章》2011,(22)
本文从细心组织报纸的内容、精心设计报纸的版面、换位思考读者的感受和虚心接受读者的意见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提升报纸的审美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报纸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已经成为评判新闻好坏的重要标尺.新闻标题也是语言的艺术.在修辞活动中,除了要讲究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之外,还要特别讲究在同一修辞格中求贴切、求新意.新闻标题还应具有冲击力,给读者以阳刚美和阴柔美的视觉快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美感.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完美地体现报纸新闻标题的魅力,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时代,报纸为了求得发展呈现"厚报化"趋势。但是,海量的新闻信息让读者患上了厚报焦虑症,读者呼唤价值阅读。"薄报"满足了读者节约时间和提高思想的要求,并且在"四精"市场竞争策略之下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报纸副刊起源于清末,走过了100多年的漫长历程,迎来了即将跨越世纪的新时期.报纸副刊在我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全新的历史时期,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呢?本文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述我国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报纸副刊尽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新闻理论上却长期是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其原因主客观方面都有,很有必要先作两点说明.一、客观原因是报纸副刊定义含混.《辞海》解释报纸副刊:“一般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则称:“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而新华社1985年出版的《新闻工作手册》对报纸副刊的定义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读者来信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每天或  相似文献   

20.
看见     
看任何一种事物,我们只有用头脑去思考,用灵魂去体悟,才能看见它的本质. 最近我看报纸时,发现"城管卧管"这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网友的热议.新闻第一次出现时,是网友揭露有城管自己摆小摊.城管维护城市形象,是管治小摊的.并且近年来的城管"暴力执法"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加上人们对政府中少数害群之马的不法分子的痛恨.人们不信政府,还没完全看见真相就开始批判.第一天,网友骂.第二天,当局澄清,说是卧底,网友不信.直到第三天,报纸详细报道了"城管卧底"的辛酸生活和一些动人的事迹.城管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形象,他们了解小摊小贩,这是人们相互体谅的开始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