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3日"红网"报道,湖南省地质中学老师将"男生扶女生腰"动作加进校园舞。而这一做法却因引发争议被取消,恢复教育部"原版"的敬礼动作。"男生扶女生腰"居然是老师心目中的一大"创新",如此观点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创新的效果却令人"伤心"——男女生们不好意思起来,有的女生甚至羞红了脸。面对学生们  相似文献   

2.
拒绝"零板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然而,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现今的许多课堂教学,却出现了"零板书"的现象.一节课下来,教师竟未板书一个字,无论字词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均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黑板成了摆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作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就是一本"微型教科书",决不能因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忽视板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9月1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2013年9月1日《成都商报》)曾几何时."金榜题名"被誉为人生四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不等于就有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却不能没有出色的板书。精美、考究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文章作者的"文路",语文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为一体。板书设计得好,运用得巧,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上要多下功夫,授课时让板书设计这朵艺术之花绽放于课  相似文献   

5.
<正>"1+1=2",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数学表达式,却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课堂上,成为最不普通的亮点。1+1=2走进历史课堂,以不寻常的方式,赋予历史板书以崭新的内涵,激活了历史板书的创新意识,使黑板真正成为课改的重要阵地,使板书成为课堂的亮点。曾在教研活动中观摩《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教学,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板书了1+1=2,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自我盘点、解读历史",置换板书。  相似文献   

6.
张日才 《中国教师》2010,(Z1):277-277
<正>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以前都是做过学生的。不多年前,我们的老师在黑板上用一支小小的粉笔演绎的精彩至今记忆犹新。但电脑在校园中的涌现猛然改变了这一切。如今的课堂,有的黑板被投影幕遮去"半壁江山",有的一节课下来却没留下只言片语,有的可有可无地留下些象征板书的"板书",有的歪歪扭扭地留有几行文字。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的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一面"镜子",是再现作品场面的"屏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放大镜"。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晴",它统率着全文,与课文内容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个好的课题板书,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如果说一堂课的板书是一条龙,那么课题则是龙的眼睛。"画龙贵在点睛",课题的板书时机,应该与教学思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正就如王松泉先生所言,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本文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板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探索如何把传统板书与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板书)有机结合,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宋亮 《教育》2011,(26):22-23
9月1日,开学后返校拿到课表的合肥工业大学学生们发现,新的课程看牌与以前不同了——从今年9月起,合肥工业大学将实行三学期。学校运营管理部向学生们解释说,三学期是在维持原有两学期教学周数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在暑假前后增加一个"小学期",实施"两长一短"的学期制。  相似文献   

10.
板书是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眼睛"。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忽视了对板书的研究,让板书流于形式,失去实效。笔者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板书"的思考,旨在擦亮课堂教学的"眼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1.
1997年9月12日的《家庭时报》"家庭·校园文学专版",刊出一幅题为《文学双胞胎》的小照.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意。照片上的姊妹俩,便是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青青果"文学社正副社长,高二口)班宣传、组织委员包婆平和包婆安。提起这对双  相似文献   

12.
梁咏琪来了     
一天,我们的美编QQ糖姐姐正在编辑小读者们寄来的照片,准备放在"酷小孩地脚",忽然发现有张漂亮MM的照片似曾相识,总感觉在哪里见到过。  相似文献   

13.
伊一芳 《师道》2016,(4):16
"和我一样在补娃的寒假作业的,还有谁?"某天,郑州一位妈妈在朋友圈征集"同盟军",引发不少好友共鸣,纷纷吐槽"补作业补得心焦"。大河报记者调查发现,前段时间,许多刚刚上班的家长们除了忙工作外,还在"加班加点"地替娃补寒假作业。其中,尤以孩子的手工作业居多。比如,手绘一  相似文献   

14.
正板书历来被人们称为"微型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与教师的口头讲述相辅相成,是师生课堂生命的美丽痕迹。成功的板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而且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为课堂教学增色添辉。板书在语文教学中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呢?王松泉先生曾这样评价: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是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时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是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是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一堂课的"眼睛",是学以致用的"津梁"。  相似文献   

15.
《小火炬》2013,(Z1):65
持续一整年的"我和《小火炬》的故事"终于要落下帷幕了,谢谢大家的热情参与!无论是手绘漫画、封面,还是打油诗、散文……火丝们让我们收获了欢乐与感动。40周年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无论你们有没有成为超级"小火星"或幸运"小火星",你们的作品我们都会好好珍藏,也让我们一起期待火丝们和《小火炬》的50周年、60周年、70周年、100周年……  相似文献   

16.
李镇西 《班主任》2013,(7):65-66
2006年9月,我来武侯实验中学做校长参加第一次升旗仪式时,看到孩子们队列整齐,表情庄严,可老师们却没有队列,东站一个西站一个,有的还在学生队列后面聊天。我没有当场批评,而是拍了几张照片——有精神抖擞的孩子,有随意散漫的老师。第二天是星期二,下午有例行的教工大会。我将前一天拍的照片打到投影仪上。第一张照片就令老师们震撼了,穿着校服的孩子们,齐如刀割,昂首挺胸,望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相似文献   

17.
一、巧用"评比台""评比台"是队员们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因此,它的设计要富有童趣。如设计成一棵"团结树",树上的每一个果实就是每个同学,同学们在果实的图片上贴上自己的照片,写上自己的评价目标。每周评比一次,有进步的同学再在自己的照片附近贴上一朵红花。这样的设计不仅活泼新颖,而且寓意深刻,"团结树"好比是整个  相似文献   

18.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认识王老师现在的样子(板书"现在"),想知道王老师原来的样子吗?(板书"原来")猜猜看,16年前,王老师是个什么样子呢?(屏幕出示照片)那是王老师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板书,别名"微型教案",课堂教学中一种古老而简单的重要辅助手段,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资源补充,一门充分体现教者智慧却又不容忽视的艺术。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常会因忙活于课堂各环节的安排、授课内容的繁多而忽略了画龙点睛之笔的板书设计,学生则厌烦于黑板上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板书记录而无动于衷。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汗流浃背却又频频皱眉、摇头,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而又满脸茫然、头脑空空。适时改变这一现状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招聘中学语文教师时发现教师板书中出现错别字、倒笔顺等已不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自然是"多媒体"惹的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板书有着多媒体无法取代的、自己独特的优势,传统板书的"书教"功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书教"是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助推剂",是阅读教学的"一把钥匙",是写作实践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