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问有答     
Q1:我今年已满18岁,是个成人了,可长辈们总说我是个孩子,尚未“成熟”。请问一个人的成熟有什么标志吗?河南顾伟顾伟同学:世人皆有三种年龄:一个是实际年龄,一个是智力年龄,一个是感情年龄。这些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看其感情是否成熟。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感情成熟的标志是:1.他自己没有孩子时代的依赖性,能自立,能自己设想、自己行动。他没有虚伪,没有虚荣;他有恬淡的性情,有自重而不自大的品德;他有勇气应付困难,做事不怕失败,直到成功为止;他对于世事抱着“一切都是相对的”态度而做人,绝没有…  相似文献   

2.
校园生活     
心灵悟语·成熟□吉林索然成熟是一个过程,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结。所以,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地成熟,即使他已经老了;也没有一个人不在走向成熟,哪怕他还是一个婴儿。成熟的外延是风度,成熟的内涵是精明。成熟不同于经验,经验帮你处理相同的问题,而成熟却帮你处理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家庭中幼儿规则教育的几种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会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制定家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误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家长科学地给孩子设立规则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任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国家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孩子失去了信任,会失去与别人沟通、学习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成长;一个家长失去了孩子对他的信任,会引发许多家庭冲突,家庭教育也变成纸上谈兵。其实很多时候不只是孩子会犯错,当他们拿你的话当“耳旁风”的时候,你是否也反思过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巴珠 《成才之路》2010,(34):I0005-I0006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研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理论思维是否成熟,是检验一个教师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是否成熟,不在于他的年龄如何,也不在于他的教龄有多少,而在于他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有没有较为系统的思考,有没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理论思维最  相似文献   

7.
当广大学子和家长面对普遍的就业压力,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焦心的时候,除了埋怨之外,他们是否也想过,这一天迟早会来。他们也许没有想到,在中国这个不太成熟的教育市场里,从中学毕业时始,他们中已经有很多人选错了学习方向和学校,从而直接导致了今日的就业难。  相似文献   

8.
闲情看到目前市场上关于幼儿学英语的书籍、音像制品铺天盖地,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家长们似乎都想培养一个双语宝宝。闲情在看了《我5岁,我的英文比你强》《、宝贝比我强》等书以及某个论坛关于“创建家庭双语环境”的帖子后,觉得家长们在打算培养一个双语宝宝时会碰到很多很多的问题,特别是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家长们在家里说英语吗?是否有必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双语教育?双语教育的家庭环境该如何营造?带着这些问题,闲情和家长们在沙龙里一起讨论,其中一些家长是儿童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英语——说还是不…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13所幼儿园1000位家长测查其幼儿家庭性教育实施现状.结果显示,81%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需要进行性教育;68%的家长已经了解到性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期;62%的家长认为家长应该是幼儿性教育的主要教育者;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会影响幼儿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得出结论: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在幼儿期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幼儿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建议提升家长正确的幼儿家庭性教育观念、开发幼儿家庭全面性教育课程及建设普惠性的移动教育平台,帮助广大家长顺利实施幼儿家庭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于丽萍 《山东教育》2008,(10):52-53
儿童心理异常的表现多种多样,与儿童的年龄、性别、家庭子女的数量及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单亲家庭等有关,更与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有关。笔者日前在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心理健康咨询日上,了解了一些较为典型的病例,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时下,一些家长已经意识到某砦心理疾病的存在,能够去医院就诊,为孩子的早日康复争取了时间,但仍有许多家长的潜意识是否认孩子心理疾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将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个道理很多家长也懂,也都从自己经历中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订家规,以使孩子从小就明白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帮助家长给孩子设立正确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留学生》2006,(10)
中国家庭虽然普遍比较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但几十年来,它们从来都没有把教育开支和教育预算放在重要的地位"超前"地进行考虑。不论是在美生活多年还是在中国的家长,很多人对于有可能进行精确计算的教育经费一无所知。有些人虽然有模糊的概念,但也没有准确的定量化的知识。其实,美国社会是一个很成熟的商业经济社会,教育经费的使用很规范。很多人不了解,甚至误解美国教育费用的"分配"机制,失去了接受教育的良好机会。所以,了解教育经费的有关知识,是应该好好补上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3.
兰华 《教师》2014,(35):120-12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出来,孩子在当今"6+1"的家庭模式中处于中心位置,对孩子的教育成为家庭中举足轻重的任务。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成败的关键在于家长是否能改变自己,做好教育的示范。  相似文献   

14.
家长教育素养是家庭教育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没有家长教育素养的全面提升,一切美好的家庭愿望将会落空。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诸多现实问题大多与家长教育素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家长教育素养理解为家长的一种天然素养,认为一个人只要做了家长自然就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如果说,这样一种认识在一个发展缓慢且封闭的社会还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当前这样一个飞速发展且开放的时代,这种关于家长教育素养的浪漫认识,显然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代家长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对象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个复杂的教育生态面前,家长仅靠经验是很难胜任其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要求的。因此,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家长的教育素养作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转眼间,幼儿园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我家大宝已上了中班。回想大宝在幼儿园小班一年多的生活,我觉得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许多,与人交往方面也成长了不少。入园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们也在为宝贝选择一家什么样的幼儿园发愁,不知道老师能不能照顾到我家宝贝,饭菜质量是否能保证宝贝的身体需要,因为在我们看来,幼儿园是孩子与亲人第一次分离后接触的公共场所,是脱离了家庭之后第一个需要融入的"小社会",班里的小朋友和老师则是宝贝离开我们家长后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很多家庭成为独生子女家庭。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这些都使得独生子女问题越来越突出。多数家长都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吃自己以前吃过的苦。因此在这种不正常的“宠风”的吹拂下,加之教育方法不当,很多孩子成为问题孩子。  相似文献   

17.
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家长在为宝宝选择兴趣班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为此,笔者采访了几位家长,通过交谈了解到:很多家长送宝宝上兴趣班是为了从小培养他的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并非想借此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某个领域的专家。当然,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宝宝的潜质,家长自然会悉心加以培养;如果他表现平平,家长也会坦然面对和接受。这表明家长对兴趣班持有一种理智和成熟的态度。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在是否需要为宝宝选择兴趣班以及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困惑,希望能得到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困惑一家长甲:我有…  相似文献   

18.
刘小先 《教书育人》2006,(10):19-20
很多人认为高校的毕业生无论从年龄还是从心理成熟度来讲他们都已经算是一个成人了,他们已经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然而现代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成熟,尤其是在应对挫折和承受挫折方面的能力显得非常欠缺。所以作为高校的教育者们,应该重视对毕业生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9.
儿童教育关系着儿童本身的发展,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农村家庭中,父母同样很重视儿童的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给儿童成长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家长素质低下,无丝毫教育意识,家长育儿观念错误,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家长给幼儿起不良示范作用,家长没有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参加某小学一个"亲情陪伴"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听家长讲述了一些和孩子相处的情况,让我看到现在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当今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中,家长非常忙碌,没有很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