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敏毅 《上海教育》2012,(11):48-49
危难发生的时刻,头脑中要进行爱还是不爱的思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一定是出自高尚师爱的强烈责任感。曾见过这样一则问卷调查,问教师:"你爱你的学生吗?"90%的教师肯定地回答:"爱。"问学生:"你能感受到老师对你的爱吗?"仅有10%的学生回答:"能。"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引发笔者的思考:为什么90%的学生无法感受到90%的教师发出的爱,严重的感知错位因何造成?  相似文献   

2.
老师确实非常爱学生,但真正的师爱是什么呢?对学生的成长,老师负有教育责任,但学生希望老师负的责任到底是什么呢?作者带着这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果令人耳目一新。学生选择了"指引学生成长"是"最博大的爱",高中生选择了"对学生公正"是教师最大的责任,而初中生认为"保护学生成长"是教师最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李丽 《考试周刊》2015,(42):178-179
<正>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受到学生尊敬尊重。在现实中,有些教师"高端大气上档次";有些教师"低调奢华有内涵",可是,前者往往高高在上,后者才不外露,二者学生都难以接近。实际上,学生和老师应该处于平等地位,师生才能相互合作实现教育的传授过程。只有让学生喜欢上你、接受你,才能让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那么,如何做学生才能喜欢呢?我觉得要点有以下几点。一、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的爱被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是有意识和理性的,是纯洁而全面的,是普遍而持久的,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像他的父母一样爱他的学生,那就比一个读过很多书却不爱他的事业或他的学生的老师更好。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已经28年了,曾带过不少班,教过不少学生。我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感情很深,教学效果也比较好。有同志问我:“张老师,学生们怎么都那样愿意和您亲近呢?”我说:“关键是要爱学生,真心诚意地爱。”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是教育的前提。不爱学生怎么可能教好学生呢?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绝对  相似文献   

7.
李亚玉 《辅导员》2013,(16):70-70
<正>自从我登上三尺讲台那一刻,爱就已起航。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家长信赖的朋友"。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教师的辛苦,但也找到了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捷径:那就是爱自己的学生,如今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而且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那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有三点体会:1.从学校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细心照顾好  相似文献   

8.
自从我登上三尺讲台那一刻,爱就已起航.我的人生格言就是"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家长信赖的朋友". 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做教师的辛苦,但也找到了做学生喜欢的老师的捷径:那就是爱自己的学生,如今爱学生不仅仅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而且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那么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呢?我有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感情,你爱他们,他们却无动于衷;也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整天忙教学,很少关注我们的情感……现在,这种相互不理解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教师这种"感受"更多,认为自己"要学生学习"、"帮学生补课"都是爱他们,学生不仅没有感激之情,甚至还怨恨教师。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教师没有爱学生,也不是学生不懂教师的爱,关  相似文献   

10.
<正>校园是一方温馨的净土,老师是善良的爱的天使,我们的学生则是一朵朵纯真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们有了天使爱的雨露浇灌,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天使爱的阳光普照,才能感到温暖幸福。托尔斯泰说:"教师既热爱事业,又热爱学生,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教师。"是啊,一名老师,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全部倾注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倾注于自己热爱的学生,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可贵的职业感情,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者的爱     
<正>"你爱学生吗?"据一个科研部门对二千多教师的问卷调查,肯定回答者占答卷教师的90%以上。"老师爱你吗?"同一部门的问卷交给答卷教师的上万名学生,肯定回答者则只占答卷者的15%。怪哉,两者的差距可谓大矣!教育者一方自以为全身心地爱学生了,学生一方则对师爱浑然不觉,毫不买账,更不领情,其根本原因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12.
<正>基于现代教学发展趋势的一种观察与探索,本着教育本质的一种理解与发现,立足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种反思与总结,2013年,我们在创建教风"师生结伴成长"的基础上提出"结伴式学习"的教学主张。让结伴发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让结伴真实发生?在我看来,有一个绕不过去的前提,那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我看到过一项调查,问教师是否爱学生,90%的教师声称自己是爱学生的,而问学生是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时,结果只有不到10%的学生做出肯定的回  相似文献   

13.
潘艳 《考试周刊》2014,(1):179-179
<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爱是影响学生认识的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教师对学生应该有"爱",应该怎样爱,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常谈的话题。老师都知道"爱"的分量与价值,然而却忽视了如何真正地把"爱"说给学生听。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进入心的深处。"所谓"心心相印",不仅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更要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内心,感受与分享老师的喜怒哀乐。要让学生走近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有什么样的境界?怎样才算是一名有境界的教师?我不想在这里讲更多的大道理,只想从如何把握五个度这一角度谈些个人理解和体会。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充满温情和爱心是教师的第一素质要求。教育需要以爱作支撑,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心的老师就不可能爱岗位,爱学生。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以一种宽容、理解和接纳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学生,以心换心。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89):168-169
<正>"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的一句古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是教育学生爱自己的老师,要主动和老师亲近,只有亲近、喜爱老师,才能对老师所讲的道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笃信不疑,潜心研习。从我的角度看,则是指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搞好教育的出发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从热爱学生开始。正如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孩子爱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从教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罗曼·罗兰说过:"想要把阳光洒向别人,自己心里必须充满阳光。"细细品味这句话我感悟到:我们每个人只有心中充满爱,别人才有机会沐浴到我们爱的阳光。尤其是教师,你心中没有时刻准备付出的爱,你的孩子们能快乐,能爱你吗?而且这阳光般的爱应该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期末考试刚结束,我就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一位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对学生话语严厉、严重干扰学生,以致影响了部分学生考试的正常发挥。这是几位家长的投诉。  相似文献   

17.
于志梅 《成才之路》2014,(23):21-21
正作为教师,我们在思想上应追求的是爱的教育,用真心去换取家长的信任,孩子们的信赖。工作中讲究方法策略,尊重爱护每一名学生,并做到严中有爱。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因为育人比单纯的讲授知识更重要。而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这充满爱的教育需要我们用心经营,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一、示范——影响学生言行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为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不会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老师只  相似文献   

18.
<正>爱,有很多理解,有人说爱是爱情,有人说爱是亲情,有人说爱是友情。那么作为教师,我领悟到的爱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母爱,疼爱,包容,理解。用爱感化学生,用爱教育学生,用爱关怀学生,用爱陪伴他们成长。看过一个采访,采访者询问一所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上学到现在最喜欢的老师是哪个老师?"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避而不答生怕该采访者去老师那打小报告;有的说最喜欢的是幼儿园的某老师;有的说自己班里最温柔的某老师;有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犯了错误,老师苦口婆心教育,结果却不甚理想,于是得出"现在的孩子真难教"的结论;学生遇到困难,老师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学生不仅不感激反而疏离老师,于是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假如说是教师的教育有问题,教师会非常委屈,难道学生犯了错误我能置之不理吗?难道学生遇到困难我不该关心吗?难道我为学生负责任错了吗?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网上屡有一些师生关系相倾的事件报道。来源不考,原因不明。单从这些事件表面,引起笔者的一些思考,师生关系为什么会恶化到如此地步?学生真心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笔者肤浅地认为,在这中间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是否足够?爱的教育在我们教师生涯中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们是否全心地认识、实践"爱的教育"了?笔者认为,践行"爱的教育"在我们教师生涯中至少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摆正心态——利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