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图灵测试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测验人工智能的方案,但现在看来,它还是太简单了,我们需要改进它。如今,改进的方案五花八门,完全可以举办一场——计算机能思考吗?1950年,英国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先驱阿兰·图灵提出了一个检测计算机是否能够思考的测试,即图灵测试。这个测试很简单:如果一台计算机通过对话,被裁判误以为它是人类,那么这台计算机就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具有思考能力。图灵测试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测试。许多学者认为,图灵测试  相似文献   

2.
塞尔通过“中文屋”思想实验对图灵的智能定义进行了反驳,认为通过了图灵测试的计算机并不具有智能,人与计算机的根本区别在于意向性,而意向性来自于人类大脑特有的生物结构——神经蛋白。但是,塞尔并没有明确指出导致意向性的根源性力量究竟是什么,大脑是如何具有意向性的,这是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留给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也是图灵测试需要我们认真审视的问题——智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中,人们对计算机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和人类的实际需求融合得更加紧密,如何让计算机具有像人类的大脑一样的意向性成为人工智能专家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科技新时代》2008,(11):9-9
今年10月,2008年度的勒布纳奖人工智能奖比赛在英国雷丁大学举行。智能聊天机器人“艾尔博特”击败另外7个机器人,最终获得铜奖(目前颁发的最高奖)。成为目前为止最智能的聊天机器人。英国数学家艾伦&#183;图灵1950年曾在论文中提出,交谈能检验智能,如果一台计算机能像人一样对话,它就能像人一样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一些科学家担心: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会超越人类的智慧,甚至会反过来控制或毁灭人类。对这一灾难性的预测来自一群世界上公认"最聪明的人",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及美国的"科技狂人"伊隆·马斯克。甚至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超过人类的时间点——"奇点"已经逼近,很可能就在十几年后。这一切真的会发生吗?人类面临的危险:机器人比人类还聪明什么样的机器人才是有危险的人工智能?英国密码专家、计算机先驱阿兰·图灵设计了一  相似文献   

5.
一、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由来和发展使机器具有类似人的智能,是多少世纪以来人们的幻想。随着人类智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幻想正逐步变成现实。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A.M.Turing)证明了可以建造具有智能的机器,并说明了如何建造。十年之后的1946年,出现了电子计算机。1950年图灵发表了计算机和智能的论文,提出了鉴别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估计了计算机打败国际象棋冠军的可能性。由于图灵  相似文献   

6.
人工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在许多方面已远胜于人类智能,但它只能按形式规则进行形式转换,缺失了人类智能所具有的意向性。摆在人工智能研究面前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让智能机器具有意向性。围绕这一课题已诞生了许多新的方案,美国著名心灵哲学家麦金的“意向性建筑术”无疑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麦金认为,要想建构真正类似于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就得弄清人是怎样获得他的意向性的。因此,首先必须研究大自然是怎样设计和缔造了它。当务之急是向大自然学习,研究它缔造人类智能的过程和“建筑术”。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09-I0009
[导读]雷丁大学客座教授凯文·沃里克说,虽然此前有人声称其设计的电脑程序通过了“图灵测试”,但这次测试活动执行标准更为严格,比如对话内容并无限制,测试本身经过了独立验证等等,因此可以宣布“尤金”是首个通过这项测试的电脑程序。新华社伦敦6月8日电(记者刘石磊)“图灵测试”是验证电脑是否具备与人类相似的思考能力的一个著名测试。这项测试活动的英国主办方8日宣布,一款电脑程序日前成功通过测试,成为首个“冒充”人类以假乱真的电脑程序。  相似文献   

8.
当今计算机科学发展趋势,可以把它分为三维考虑。一维是是向”高”的方向。性能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的主频越来越高。另一个方向就是向“广”度方向发展,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就是无处不在,以至于像“没有计算机一样”。近年来更明显的趋势是网络化与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即在广度上的发展开拓。第三个方向是向”深”度方向发展,即向信息的智能化发展。具体说来计算机的发展将趋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和智能化,量子、光子、分子和纳米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新型计算机将推动新一轮计算技术革命,并带动光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秋科苑》2010,(15):19-19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的生命形式,使它们在电子世界里自我复制繁殖,并逐步进化到产生基本智能。这对未来在计算机里“孵化”人工智能的大脑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1月12日,美国五角大楼军事计算机中心的数万台微机终端上,突然同时出现了一种形似蠕虫的符号,这种“小虫”使这个由25000台计算机组成的庞大网络中的6000台微机瘫痪24小时,一天中造成了1亿美元的损失。不过美国人还是感到庆幸,因为这一天没有发生战争。 1989年10月13日星期五,荷兰全国的10万台计算机突然全部失灵。同一天,英国、法国、美国、瑞士的难以计数的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记为AI)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既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又称为智能模拟,是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人类的感知、思维、推理等思维活动。它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有了电脑,人们就梦想着有一天能让电脑的“智商”达到人脑水平。1642年,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加减法计算机,它利用齿轮的咬合转动体现数字之差的规律。1833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准备设计更高级的机械计算机,提出了“全自动化计算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I0008-I0008
[导读]据外媒12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研发了一个“友好的”机器人,它能够通过展现出多种不同的表情与人类交流。据外媒12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研发了一个“友好的”机器人,它能够通过展现出多种不同的表情与人类交流。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的研究任务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由于只有近40年的短暂历史,多数人对它并不十分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任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人类智能的规律,即智能模拟;一是以计算机为手段建造人造智能系统。这两项任务虽然有一定的联系,如建造人造智能系统时常需借鉴人类智能的机制,但二者又存在不同,前者侧重于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作为研究和探索计算机模仿人类思考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主要涵盖研究计算机实现智能化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超出基础的应用等方面。医学影像学作为通过使用人脑来进行图像识别和鉴定的学科。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技术方面的引入必然推动着医学影像学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杨冬 《百科知识》2023,(14):4-7
<正>计算机能够思考吗?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艾伦·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一思想实验。首先,请一个人与计算机进行对话,对话方式为打字,这个人只能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对方的回答。接下来,请另一个人(第三者)观看他们的对话内容,但是他并不知晓对话者是人还是计算机。此时,如果第三者无法分辨对话者中谁是人,那么这台计算机就通过了“图灵测试”。在图灵测试中,关键问题不是“计算机在对话中所提供的内容是否正确”,而是“通过对话能否区分发言者是人还是计算机”。图灵认为,“计算机是否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思考”。所以,他宁愿用“图灵测试”来判断计算机是否有能力模拟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科学家们为了使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更接近人类的智能,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神经元计算机。神经元计算机是试图模拟大脑部分功能的产物,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工神经元、一定数量的输入、一个或多个输出构成的人工神经网络。每个神经元实际上是数据处理单元或微处理器。通常,神经元计算机包括若干层人工神经元(它的层数的多少取决于神经元计算机不同的用途及其功能的要求),每个人工  相似文献   

18.
人们之所以对人工智能技术给予特别关注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机器的发展似乎已经到了超越人类智能水平的程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伴随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正在以每18个月增长一倍的速度提高,虽然目前计算机的复杂程度还比不上蚯蚓的大脑,但是到本世纪中叶,计算机的智能将超出人类的理解能力。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如果非常复杂的化学分子能够在人体中活动并使人类产生智慧的话,那么同样复杂的电子线路也可以使计算机以智能化的方式采取行动。曾于1965年提出了预测半导体能力将以几何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7-I0001
争论的最大焦点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提出的“图灵测试”和著名学者塞尔提出的“中文屋”论证。前者倾向于认为机器可以有智能,后者试图否认机器可以有智能。  相似文献   

20.
“AIBO”中文名称叫“爱宝”,是由日本索尼公司生产出来的崭新的娱乐型机器狗。 自古以来猫、狗等就是人类的好友,它们拥有自己的本能及感情。爱宝在和主人生活之中,通过跟主人的沟通,通过学习养育成为只属于主人的爱宝。因为它拥有AI(人工智能),EYE(眼睛),并且它是人类的最佳拍档,就将它命名为“AIBO”,中文也取它的发音叫它“爱宝”。 爱宝是用自我意识来“感觉”、“学习”和“饲养”的机器狗,爱宝跟以往的机器狗(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