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就揭示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相似文献   

2.
李桂惠 《中学文科》2009,(17):125-126
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就揭示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  相似文献   

3.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突破传统教学观和教材观的全新理念,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来说,课程实施更多地应该是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新教材是重要的、核心的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不少生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教材文本资源的开发,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预设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它只是一种范本,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认为讲得好.因为任何教材都不能涵盖任何地区的任何问题.如果是用教材教的话,则把掌握教材当作目的了.因此,我觉得联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强调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但就学校教育而言,教材依然是其它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如何看待和使用教材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吃准课标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能够做大胆地取舍、调整和补充,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8.
施国旺 《教育文汇》2013,(13):29-30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经成为老师使用教材的共识。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积极开发、补充和创新,才能使教材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彰显出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并没有被教师真正领会和把握:一方面是多数教师依然故我,不折不扣地“教教材”;一方面是少数教师脱离教材,任意地拓展和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