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许国金 《甘肃教育》2014,(22):105-105
正数学认知一般是由有形到抽象,学生掌握"形"的内容越丰富,对数学概念原理的认知就会越深刻、越具体。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质变,实现认知的自然升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数形积累,帮助学生处理浅层信息,促使认知发生质变。一、由数到形,建立数学平面认知数和形应该是一种因果连带关系,也是积累升级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图、形、物,都是为数学的"数"服务的,这些图、形、物和数之间应该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九第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数感。3.让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出现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说数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几种培养学生"说数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基本落脚点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的积累.唤醒学生的积累储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更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使数学推理等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激活学生的认知储备、思维方法积累,就能开启数学学习的智慧之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富有情趣,充满激情.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理念下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经验的积累,发展数学思维方法,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让教师在教学中深受困扰。但如何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热情,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呢?笔者做了数学思维解压和压缩的教学流程设计。一、数"数",激活"数感"意识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新知的获得,离不开旧知的激活,在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之下,可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曾经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需要"读"的,因此,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读",而且必须读懂、读透、读深。笔者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数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数学家斯托利亚尔曾经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需要"读"的,因此,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读",而且必须读懂、读透、读深。笔者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数  相似文献   

8.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关键;它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一、运用课堂知识教学,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精于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二者的结合点着手,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艺术化的设计,让学生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异光彩.以下是我在教学"认数"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立体图形的体积"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涵,把握数学本质,从源头上下功夫,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协同下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微 《成才之路》2014,(33):92-93
正在数学课堂上,逐步与语文学科渗透整合,允许诗词、散文、故事等文学形式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学(语文)"在数学中的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可以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心得摘几个"数文结合"案例,谈谈自己的感悟。一、引用语文课文内容,导入新课,明确概念有感情地读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诵读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思维,重视诵读,并要有目的地做好朗诵指导,提高效率,注意文学作品形象的载体运用,讲究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诵读教学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在古代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加灵活多样,诵读只是其中之一。诵读不是简单读,诵读教学也不只是读与听的互动,真正的诵读教学应该确立训练目标体系和开展诵读教学研究,不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表达、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教师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从而助推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朗读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朗读对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的提高以及语感的培养有着显而易见的功效。文章针对当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朗读教学和训练应该纳入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语音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并探讨了朗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只有发出声,才能掌握书面语符号,才能加速书面语的内化,才能“复活”书面语的生气,熟读成诵,能积淀书面语的语感,提高对语文的敏感性,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想象力、概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它与朗读的区别在于指向、适用、要求、结果、对象等方面。诵读是一种出声响亮而稍有节奏感、重在熟读、意在积累内化的读书法。  相似文献   

15.
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因过于强调其工具性,往往忽视了其人文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负面效应。教师应从整体把握、具体分析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唐伟伟 《海外英语》2012,(4):117-119,132
Reading for most people is the main means to gain knowledge and the importance of it has already been widely accepted.Also,i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necessary foreign language skill in most countries’ teaching syllabus of colleges and middle schools,which requires the learners to master it badly.So how to explore teaching theory of foreign language read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for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In this study,some reading theorie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provided can be helpful to develop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nguistic 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ir reading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7.
阅读历来在语言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阅读的认识明显不足,人们对文本、读者和作者等基本阅读要素存在误解。基于批评理论分析阅读教学中的基本问题,指出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并认为通过对话与建构,在学生、文本与教师三者之间建立起积极互动的关系,或能为阅读教学找到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轻视朗读的不良倾向。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必须强化朗读训练。本文在阐述朗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朗读训练指导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语言为教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从语言层面探讨学生数学素养 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学数学语言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从微观的角度来考虑,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的阅读教学,数学语言的语义教学,数学语言的转换教学。  相似文献   

20.
阅读学及外语阅读教学理论发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阅读学和外语阅读教学理论在进入本世纪以来的变革。内容包括文法翻译法,Bottom-up阅读理论,语言教学的社会观和交际观,阅读心理语言学,阅读社会学理论等。对阅读学和外语阅读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浓缩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