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元素作为最纯粹的中国符号,是优秀中国广告的必要元素。本文从分析中国本土化的广告与国际广告节上中国广告的表现差异,探索中国广告的"民族特色"道路,为本土广告走向国际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话语在我国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快速、广泛的传播着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它的文化资本.这种文化资本以大众文化的形式以其巨大的同化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我国大众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作为感知与谋划新事物的先锋,如何把握"商人"与"大众"、"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点,是其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国际化趋势,法学领域出现了法律发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争。在对两者进行理论分析后,建议将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整合在一起,借鉴外来经验,发挥本土优势,进行本土化改造,推进我国法制变革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鉴于受众的接受心理,本土化的广告更容易激起受众情感的共鸣。在中外广告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本土化是中国广告的一大制胜法宝。合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广告。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广告教育事业伴随着广告产业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发展成长,逐渐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广告教育体系.然而,随着中国广告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的日渐加强,如何应对中国广告国际化给本土广告教育带来的冲击,培养适应中国广告国际化市场背景下的本土广告人才,已成为广告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本土广告人才的能力培养入手,提出了"导学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珩 《文教资料》2010,(10):104-105
本文主要从平面设计中的招贴广告和标志设计两个方向。来探讨我国平面设计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又对整个当代设计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中国元素广告已成为广告国际化潮流中的一道风景。为了提升中国元素品位和中国元素广告质量,完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形象,文章以世界性为背景,分析了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必要性,指出了文化的穿越性、时代性和标志性构成世界性诉求的基础,最后探讨了中国元素广告面向世界诉求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国际化的今天,商品广告比比皆是,它们已成为商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决定投资和消费策略的重要信息来源。广告英语已从单纯的“广而告之”发展成为有别于一般英语的广告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达到广告的最终目的——推销商品。本文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对书面广告英语在词汇、句法、修辞三方面的语言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简单探讨了广告英语翻译的有关技巧。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商品流通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而作为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广告用语,其翻译的准确性和恰当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广告译文往往无法达到原文的宣传效果,甚至还会产生歧义。本文通过探究了英语广告的几个特点,提出了几点广告用语常用的翻译方法,希望对从事广告用语翻译的研究者们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贺岁广告选择在春节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前后投放广告,为契合目标受众的心理以达到商业目的,广告的传播内容必然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借助民俗文化的语言、人物形象、色彩和仪式活动来传递品牌的诉求。民俗文化对贺岁广告的发展有促进意义,不仅仅因为民俗文化和广告文化同属于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丰富了贺岁广告的创意创作,也为国际品牌的本土化提供了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咨询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咨询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心理咨询的发展出现了两大新趋势:全球化和本土化。心理咨询全球化既是应国际社会的要求,是多元化论兴起的产物,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克服现代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局限性,使心理咨询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全人类的心理咨询学;本土化趋势是指在心理咨询的临床或研究,要考虑到求助不同的社会化因素,所采用的概念、理论、方法要能切实反映求询的化背景。心理咨询的本土化与心理咨询的全球化并不是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的,两的契合点是都重视化的因素,有着共同的咨询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商业广告的全球化战略日趋明显,广告英语的翻译问题备受关注。广告翻译必须考虑商品购买对象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语言表达特点等本土化特征,更重要的是熟知广告英语的相关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本文从词汇、句法、修辞三方面诠释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广告英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代以来中国针对“教育学进口”现象的一种反动,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人的一个“情结”。在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问题意识先后经历了“中国化与现代化”、“中国化与科学化”和“中国化与全球化”的变迁历程。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人手,分析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本土化的可能性,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有“移植”、“借鉴”和“对话”三种境界以及“走进教育现象,进入教育的日常生活”和“走进教育学术,进入教育的意义世界”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交织在一起,使得各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迈向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认识这一过程的“双刃”性,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化解各种可能的风险,积极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5.
张海燕 《海外英语》2015,(9):196-198
Abstract:Recent years witness the great concerns and anxieties fro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ers upon the issue of media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identity,or rather homogenization and heterogeneity.There,however,exists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identity,rather than a contradictive one.Media globalization can effectively represent audience’s culture identity in its process of localization.In sense of culture,reasons to media localization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localization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he commercial,social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6.
商业广告所处理的信息主要为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日益趋同。虽然各国文化具有各自的民族性,但是人类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都存在着共性,这种共性就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共识。不同文化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和相通性是翻译中可能并且应该采用归化方法的客观依据。商业广告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行为,广告的“ACCA”的功能要求广告的译文必须接近读者,以读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及特征是经济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在近几十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跨国公司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经济全球化推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又有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集群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产业更倾向于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内的集聚。产业集群化的原因主要有国家作用的弱化,区域作用的强化,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创新与扩散的本地化趋势,以及本地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产业集群的产业范围,延伸了产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区域网络的连接范围,增加了区域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区域政府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新的转变: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向多极化趋势演进。  相似文献   

20.
电影《无极》在“放眼全球”的电影观念下企图营造一种“亦中亦西”的语境,但由于对西方文化缺乏精深的理解,最终在“奥斯卡”的盛殿前铩羽而归。博客搞笑剧《馒头》对《无极》进行戏谑性重构,立足于中国语境,采取了更加本土化的“法治节目”形式,但在精神实质上却与国际潮流更加合拍。因此,无论是仿西方的大片《无极》还是中国化的博客剧《馒头》,其实都是全球化或者本土化的表现,甚至是全球本土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