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2.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3.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作为老师,也许曾经为学生的一个小错误而怒气冲冲,为与学生之间的冲突而悲伤不已。然而,面对学生的童年,回想自己的童年,老师们异乎寻常地和学生站在了一起。他们为学生童年的快乐而欣喜,为学生童年的压抑、寂寞而哀伤,甚至为了学生所受的考试之苦而潸然泪下。同情中,老师理解了学生,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还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就这一问题,本刊特地约请“星星河家园”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您分享为孩子创造的丰富多彩童年的经验,并采访了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先生,为您解读当代少年儿童的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4.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在现在的教育、生活中这种自由却成了一种奢望。孩子在幼儿园每天要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各种活动;放学回家,家长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领着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老师和家长有没有想过,这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快乐童年,孩子需要一个自由的、快乐的成长空间。都说青春期的初中生需要自由空间,其实幼儿园的孩子同样也需要成长的空间,而且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及心理特点,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关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乐地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5.
童年是美好的。在诗化的人生与如歌的生命中,第一乐章是充满玫瑰色彩的童年。每一个人都有对童年美好的回忆,童年的天真活泼,童年的纯真无邪,童年的无忧无虑,童年的生机勃勃,让人难以忘怀。飞翔的童心是追求上进风貌的铺垫,自由的想像是创造的萌芽。童年是人生的童话。今天的孩子在享受快乐的童年吗?今天的孩子确实比上几代人在物质上拥有更多,他们确实得到了社会、家庭几代人的关注与厚爱。但是,今天的孩子在感受无限关爱的同时,也承受着太大的压力。一个4岁小孩在幼儿园的绘画中,说自己最希望发生的事情是自己家的钢琴被偷走了,这样他就不…  相似文献   

6.
童年印象     
《中国教师》2004,(6):4-10
童年时代,应当是快乐、幸福、自由的,但<中国教师>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折磨.而在教育社会学者的视角下,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几乎剥夺了孩子的童真.  相似文献   

7.
教育应是愉快的教育。有一位著名的校长看到一个男孩因为爬树,坐在树杈上玩耍,弄脏了衣服和手,被母亲训斥。他对男孩的母亲说:“其实,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惟一可以在树杈和客厅的椅子之间作出选择的时期,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大人不便这样做而剥夺孩子的这种自由权利。孩子就是孩子,让孩子成孩子才能培养孩子。”然而,事与愿违者在我国还很多。北京市教科院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坚持用“真心的微笑”去扩展学生本应是自由开放的心灵,而多以“…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个快乐、多彩的童年,往往能形成日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一个压抑、苦闷的童年,则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忧郁、沉闷,甚至冷酷无情。因此,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十分有意义的。童年有多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度过的,因此,教师如何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呢?我认为,快乐教育是最重要的。快乐教育就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孩子获得了愉悦和发展。孩子快乐的学习,教师快乐的工作,孩子在与教师共同学…  相似文献   

9.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10.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试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家长无奈的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时左右上床入睡,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夜半十二时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无足够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家长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老师、父母对孩子成果的评价常常局限在学生考试成绩的等第上,往往满足于学生期末试卷的成绩。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学生看不到自己平时取得的点滴进步,尤其是自己其它方面的突出表现;另一方面师长对于孩子的评价会缺少全面性、完整性,且往往是滞后的评价,甚至是残缺的评价。针对这种现状,为了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到童年是快乐的,学习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是快乐的,我校从1998  相似文献   

12.
功利教育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也让孩子远离了自然,教育具有功利性,但功利性不是目的,培养孩子健康身心、终身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基于此,在幼儿园阶段应该推行主体教育、摆脱功利教育,实践审美教育,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努力使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美好童年。  相似文献   

13.
每次到学生家去家访,听得最多的是家长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是如何不听话、难管理等.我会反问他们,在学校里为什么听老师的话?您给孩子听话的理由了吗?再说,干吗非要孩子听话呢?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学校应该办成孩子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孩子在童年时期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样他的一生会走得更好.老师应该是孩子一生遇到最亲的人,学校是孩子到过最好的地方,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大环境,一个学校可能有几千学生,作为一个校长,我们要更多地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负,也要作为一个防火墙,让校园真正的安静宁静.真正地遵循教育规律去办教育.我们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充满信心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觉得学校应该办成孩子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孩子在童年时期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样他的一生会走得更好.老师应该是孩子一生遇到最亲的人,学校是孩子到过最好的地方,我们可能改变不了大环境,一个学校可能有几千学生,作为一个校长,我们要更多地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负,也要作为一个防火墙,让校园真正的安静宁静.真正地遵循教育规律去办教育.我们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充满信心的.  相似文献   

16.
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拥有快乐的人也更容易成功。而快乐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在孩提时代。1.给孩子选择的自由。童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但有许多孩子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他们对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式、什么时间可以玩耍、晚餐吃什么等等都由大人决定。他们并不像成人认为的那样很愉快。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情不妨让孩子决定,即使在小小年纪,孩子也会知道选择能使自己开心。2.引导孩子与人和睦相处。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社交活动,但…  相似文献   

17.
“萨哈拉”,这个与非洲大沙漠拥有相同名字的女孩,一直都梦想当一名作家。但在老师的眼里,她是个需要特别帮助的笨学生;在同学心目中,萨哈拉是个怪异孤僻的伙伴。直到学校里来了一个“行为怪异”的波迪老师,萨哈拉的处境才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崭新的生活在萨哈拉面前展开,一场奇妙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这就是来自美国《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里的故事,小读者们可以从萨哈拉的校园生活中追寻到童年的快乐,大朋友们可以从中回味自己的童年进而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给儿童文学开了个好头,而《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则将这种…  相似文献   

18.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19.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世界奇幻而美妙,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个斑斓的游戏世界。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