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的关系,并以广东各高校266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价值观与就业能力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得出建议:大学生应积极培养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同时努力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自编问卷对全国102所高校的2015届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展了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研究表明:75.6%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认可当前的教育服务质量。学习过程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设计、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合作培养单位、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的满意度均显著影响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且相关性较强。工程硕士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满意度低,对实习实践场所的不满突出,“双导师制”存在三分之二缺口,合作培养单位较少参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学习结果阶段,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提升较小,专业符合社会需求度、职业与期望的匹配度以及收入的期望达成度的满意度略低于平均职业发展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满意度相关理论,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理论课程学习和案例课程学习)与职业能力提升的关系以及课程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和深层学习方式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9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理论课程学习和案例课程学习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课程满意度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深层学习方式对案例课程学习与课程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在深层学习方式下,案例课程学习对课程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以工程实践为出发点,从提高研究生社会能力、奖学金力度、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推选实习保险制度、开拓就业渠道五个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位论文训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学位价值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导师指导对学位论文训练与感知学位价值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在导师指导下,学位论文训练对感知学位价值的正向影响更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企业导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工程硕士学术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增强以及综合素质加强都具有重要作用。工程硕士的企业导师一般来源于和高校专业方向一致或相近专业的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公司集团等。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遴选问题,结合作者近几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选择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的三种可行渠道,即校友型企业导师、课题合作型企业导师、意向就业单位型企业导师,以此建立务实、高效、沟通顺畅的工程硕士和企业导师关系,并详细论述了各个遴选渠道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为高质量企业导师遴选及提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学习动机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对36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自尊在积极完美主义与内部学习动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7.53%);(2)自尊在消极完美主义与内部学习动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消极完美主义对外部学习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8,P<0.01)。研究认为,大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通过不同途径对内部学习动机产生作用,只有消极完美主义对外部学习动机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选取江西省某高校225名实习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职业认同、应对方式与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实习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实习学校位置、实习工作量等人口学变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实习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方式因子与职业幸福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在实习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教师职业认同不但直接正向预测职业幸福感,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教师职业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3.3%。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广东各高校266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成就动机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价值观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价值观在成就动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职业生涯迷茫感是研究生群体的常见心理困境,导师指导在帮助研究生应对职业生涯迷茫感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内在激励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以国内80余所高校的744名研究生为样本开展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究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能显著降低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正向影响研究生的职业召唤和正念觉知,职业召唤、正念觉知负向影响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职业召唤、正念觉知均在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与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