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毒性高、可生化性差等特性,对土壤及地下水存在较大潜在影响。本文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及危害,归纳总结了我国主要应用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并对现阶段垃圾渗痣液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赵伟东 《今日科苑》2009,(11):135-135
本文通过对垃圾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要求,引出了三段式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并详细从技术应用和经济效益上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对于减少中小型垃圾回收站对地下水,空气的二次污染,本文以中小型垃圾回收站为研究对象,综合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的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扬尘和废气。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氨氮高有机物废水,一直是水处理行业难点。渗滤液处理技术的脱氮效果关系到其可行性和经济性。本文重点阐述了活性污泥法处理渗滤液脱氮的內源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新方法。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挖掘活性污泥的脱氮潜力,降低渗滤液的处理成本。如何充分挖掘活性污泥法的脱氮潜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渗滤液的总氮去除率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受到垃圾自身、雨雪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被称作为垃圾渗滤液。而垃圾渗滤液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垃圾处理问题,如若没有选择有效处理技术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则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破坏,并有可能引发连锁性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性及其主要来源开展深入分析,并在其基础上探讨各项垃圾渗滤液有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垃圾处理厂在实际开展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时,必须要分清导致垃圾产生渗滤液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出渗滤液当中的主要成分,然后科学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就是膜分离技术,根据所使用的过滤膜材料的不同,相应的处理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员工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以保证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并结合垃圾渗滤液的危害性问题,简述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垃圾处理主要是卫生填埋,填埋的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氯氮、磷、重金属等,其CODcr可以达到上万mg/L,PH值一般在6.5-7.8之间,渗滤液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严重,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对其进行处理。1,国外与国内现状1.1,国外现状在国外发达国家,垃圾渗滤液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排放。英国通过宪法规定,垃圾填埋场必须有相应的渗滤液处理设施,才准予运行。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上,国外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垃圾渗滤液回灌法和垃圾渗滤液经过预处理后,排入当地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等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志华 《内江科技》2011,(1):113-113,107
通过分析我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结合我国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用MBR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发现按常规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重金属离子会在反硝化反应器中富集,从而影响处理的效果,需要在MBR运行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尽量减低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经过调整后的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我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现状,结合我国垃圾渗滤液的特点,采用MBR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发现按常规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重金属离子会在反硝化反应器中富集,从而影响处理的效果,需要在MBR运行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尽量减低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经过调整后的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垃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中,卫生土地填埋是多数垃圾处理部门应用的方式,尽管这种处理机制能保证长期性以及安全性,但是,垃圾填埋场会产生较多的垃圾渗滤液,其中包含垃圾分解水和地下渗水,属于高浓度污水。本文对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路径展开了讨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活性污泥膨胀理论并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分析渗滤液生物处理发生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垃圾处理、处置的常用方法是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由于填埋方法技术成熟、处理费用低、管理方便,因此目前国内被广泛采用。但随之而引出了渗滤液处理问题。这些含有高浓度污染物质的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处理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如果不妥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处理,则会污染地表水或地下水。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就目前浦北县垃圾渗滤液的控制与处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阐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原因、特性及危害,提出了几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并分析提出在对渗滤液进行减量化的同时,综合几种方法的优点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整治,有效解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垃圾填埋过程中,由于填埋场的运行和封场等原因将会导致大量垃圾渗滤液的产生。这些垃圾渗滤液是目前公认的性质复杂、难于处理的高浓度废水。采用自由基簇射与等离子体液面放电相结合的方式能提高处理效率,能进一步提高液相放电的化工传质、传递效应,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15.
垃圾渗滤液包含高浓度的COD、NH3-N以及多种有毒有害生化难降解有机物,单独的生化处理出水很难达标排放。本文介绍了包括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等高级氧化技术的机理和运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光电优化组合方法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3)
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氨氮负荷与高COD,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一道难题,本文阐述了渗滤液的现状与水质特点,对渗滤液基于生物处理法的组合工艺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如何实际应用中提高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仍然是渗滤液处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多年的监测,说明垃圾渗滤液外排会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证明渗滤液处理厂对保持地下水环境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建设渗滤液处理厂是处理渗滤液和保持良好地下水环境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的要求,垃圾渗滤液大多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有效处理。随之产生的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污染浓度高的膜截留浓缩液极难处理,是制约膜技术应用的主要技术难题。国内外对膜浓缩液处理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常用的回灌、氧化、蒸发和焚烧等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处理效果有限。文章通过对现行方法比较分析,指出高级氧化技术及其组合工艺效果明显、经济效益高,在将来有望得到广泛应用。建议从垃圾产生源头开始,实现垃圾及渗滤液的减量化,结合高级氧化组合工艺,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膜浓缩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西某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采用"UASB+MBR+NF+RO"组合工艺,设计处理水量为100m3/d,出水水质指标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文章重点介绍了该项目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系统调试运行操作及工艺优化措施。实践证明,做为当前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流工艺,该组合工艺能够稳定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0)
我国常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法、物化法及土地处理法。本文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