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优势突出。闽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应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修旧如旧”和“产业化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2.
旅游真实性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实性(Authenticity)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引入旅游动机、旅游经历(Touristexperience)研究中。真实性可以理解为游客对某些旅游目的地渴望的一种旅游体验,主要包括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与旅游主体的本真性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后现代旅游场景中的模拟真实以及旅游产品中的创造真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旅游的真实性,认为真实性是旅游规划者、开发者、管理者必须遵从的一条基本原则,可以通过应用暂时的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间的距离、差异来实现其旅游产品的价值和独特性,创造旅游体验的本真性。  相似文献   

3.
旅游真实性主要包括旅游客体的真实性与旅游主体的本真性两个方面。根据旅游主体与客体的真实性,将百家宴分为"与民俗一致的百家宴"、"建构‘真实’的百家宴"、"游客本真体验的百家宴"三种,对应这三种不同的真实性类型提出"以保护为主的百家宴开发模式"、"以开发便利化为主的百家宴旅游开发模式"、"以游客本真体验为主的百家宴开发模式",并对三种开发方式进行了比较,为各地百家宴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智慧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符合旅游者感知需求的信息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旅行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力。然而,理念、主体、调研、标准则成了大多旅游目的地构建信息感知体系的主要障碍。必须从提升理念、协调主体、真实调研、拟定标准着手,全面解决项目泛化、目标浮躁的问题,使旅游者能真正感受到“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5.
薛猛  高丰 《教育科学》2022,(4):59-66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跨媒介阅读具有复杂性、真实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复杂性,即赋予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真实性,即超越课堂的真实生活场景;融合性,即不同媒介之间形成交互的共生关系。跨媒介阅读在实现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关系困境:一是跨媒介信息的复杂性与审美体验的发展性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二是跨媒介阅读的真实性给审美体验的精神超越带来挑战;三是跨媒介信息的融合性与个体审美体验的自主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此,需要建构学习者共同体以应对跨媒介“复杂性”信息给审美体验带来的挑战;营造跨媒介阅读“真实”情境,激活学习者的审美体验动机和期待;凝聚多种教育合力,消除跨媒介阅读中“融合性”信息对学习者自主审美体验的迟滞。  相似文献   

6.
“尊重学生的体验”,这是新课标中的新理念。那么,何谓“体验”,如何“尊重”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体验的涵义体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主体把自身当成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体验包括心理体验和实践体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常以心理体验为主。心理体验,指主体在观念上把自己当做客体,使自己暂时根据客体所处的环境、立场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这种体验中去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二、尊重学生体验的几个误区及对策1.曲解“尊重”———偏离主题不指正从教师的“一言堂”到“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旅游客观真实性和旅游动机等相关理论,在对国内七大类著名代表性景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旅游者的旅游客观真实性结构情况以及旅游客观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七类不同类型景区的旅游者对客观旅游真实性的认可方面,文化类景区和自然类景区高于海滩度假景区,说明在自然景区和大多文化景区,多数旅游者对旅游客体的关注较高,对旅游客体的客观真实性很在意,而度假型景区的旅游者更多关注旅游者自身的身体放松和主观体验。另外,客观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表现为客观真实性旅游者更注重知识功能动机,对自尊动机、最小化惩罚动机、奖励最大化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则反应平淡。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在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探讨中,人们往往受旧唯物主义的机械论影响,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简单化为,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认为,人与环境(也即主体与客体)是一种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辩证的统一或一致。它既是一种主体人对环境客体的改造过程,同时也是客体反过来影响主体,是主体的“自我改造”过程。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造”在实践过程中互为条件,同步进行,不断拓展加深。这就是马克思在《提纲》中,从能动的革命反映论出发,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环境决定论’,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造”是统一实践过程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或自我改造之间的一致,只有把这两种改变都看着革命的实践,才可以认识和合理地理解。”这是马克思在《提纲》原文的第三条中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所作的正确结论。(这里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外旅游文献予以综述,回顾了真实性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真实性的源起、真实性体验产生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揭示真实性问题研究中被忽略的层面,以此扩宽国内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视野,并反思真实性研究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1.
史料和历史遗存显示,襄阳习池园林景观“大陂”、“小点池”的布局位置分别位于现在的闫家冲内和闫家冲外以东的汉江边.习池历史建筑奉行“顺应自然,倡导俭约”的文化精神.应引进“整体性保护和复原”、“修旧如旧,以求其真”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保护开发好裹阳习池、谷隐寺与凤林关,形成风林关景观廊道和荆襄古道旅游线上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教学”在《民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教学”符合《民俗学》课程的特点,在固化学生民俗知识、扩展民俗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是一种有效教学模式;而积极地利用影视、节日、田野调查等途径开展民俗体验,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学主体在安排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应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有效引导教学客体融入民俗体验中,从而发挥教学客体的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古村落作为我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备受现代游客的青睐。在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的真实性及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也影响着游客的精神体验。本文在探讨古村落文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的基础上,结合廿八都旅游开发所遇到的瓶颈,进而反思在现代旅游中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真实性、商业化及游客精神体验之间微妙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我对“旅游文化”的理解所谓“旅游文化”,它指的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客体指的是一切可供主体游览的对象(包括为沟通主体和客体而设的各类旅游设施)。在旅游主体没有和旅游客体发生关系之前,旅游客体(例如纯粹的自然景观)一般不能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保护乡土建筑"真实性"原则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性是世界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如何理解保护乡土建筑真实性原则的内涵,是实现古村镇真实性保护的前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首先,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看,保护乡土建筑的真实性,即保护古村镇文化基因的完整与个性形态;其次,通过修旧如故所呈现的古村镇的真实,不是原生态的真实,而是群体记忆中历史的真实;第三,保护乡土建筑的真实性,包括如何处理传统建筑形态的完整保护与居民现代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退休后,我喜欢淘旧书,尤其那些破旧书,从中往往可以发现珍本和善本,买到破旧书之后,我便乐于“修书”,使之“旧貌换新颜”。每当翻阅被自己“修旧如新”的书籍,心头便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从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提升民族文化旅游品位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整体性、针对性、国际性、地方性的原则;在教学手段上,通过案例与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多层次地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课程教学评价上,真实性评价是适宜的、可行的.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提升民族地区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方面的专业素养,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零陵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柳子景区建设是永州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头戏。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对文物古迹、历史性自然山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同时,根据现代旅游发展需要,适当开辟与之相关的新景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云旅游”体验满意度相关理论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云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平台体验、沉浸体验、情感体验、求知体验及社交体验等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满意度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提出加强平台的安全管理是提升“云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前提、提高平台的操作便捷性是提升“云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基础、加强愉悦情感体验是提升“云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引擎”、强化虚拟呈现效果和沉浸式设计是提升“云旅游”体验满意度的关键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舞台真实性理论”,分析以山水实景演出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前台”实景演出必须最大程度地与“后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结合起来,彰显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者提供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以满足游客对真实的异地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