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1924年的广州平民教育运动是当时全国平民教育高潮的一部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由于拥有多种优势,发动了最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并因富有成效而促进了全国运动的开展.广州平教运动,是广州青年会与平教会合作的典范.青年会通过全国协会给予的经验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人力物力与组织资源,为此次运动提供一系列的指导与管理,成为广州平教运动成功的实际推动者.  相似文献   

2.
广州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09年。它本着基督教精神,一直从事“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进步活动。1938年广州沦陷,1939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迁往韶关,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迁回广州。在韶七年,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积极开展战时服务和救济工作,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青年会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不久传入中国。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是宗教活动与社会改造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城市青年会为基本活动单元,提倡德、智、体、群,引入了大量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了一大批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青年。宁波基督教青年会作为城市青年会的一个代表,可以说是集宗教、娱乐、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泛宗教组织,它积极关注各种社会问题,比较温和地强调社会的心理建设和精神构建,应当给予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年会最初由英国商人乔治·威廉于1844年创于伦敦,是个带有社会改良色彩的组织,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最初以宗教活动为内容的青年职工团体,逐步发展成以“德、智、体、群”为宗旨的社会改良机构。传人到中国后逐步创立了学校青年会、女青年会等团体,1912年于上海成立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在统一组织和机构的协调下,青年会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晏阳初作为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思想家,其平民教育之梦与“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不谋而合.平教思想推崇创新意识,关注教育公平,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将“中国梦”与晏阳初的平教思想相结合,有利于教育研究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从而更具时代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平民教育自"五四"以来,各地学生都很热心办理.青年会在长沙、烟台、嘉兴三处的试验,更能引起社会对于此事之注意.十二年六月,朱其慧、晏阳初、朱经农先生等在上海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筹备会,就是平民教育从局部试验变为全国运动的起点.八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清华学校开第二届年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就在此时成立.参与此会的代表共有十九省区.从此可见全国人士对于平民教育的赞同.九月开始推行,到现在只有七个月,各地已经组织平民教育促进分会有十五省区;同时受《平民千字课》教育者,已有三十余万人.我现在要把这个运动的几个重要方面,大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晏阳初和朱焕章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的两大教育家,晏阳初率先在河北进行定县实验,朱焕章则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实践。纵观两者,我们会发现两者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存在诸多共通点,突出体现在都怀有基督宗教的博爱情怀和对教育现实的深刻思考,坚持教育的普及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平教运动的师资培养,平民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本土性特征等等。比较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教育家办学以及当代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恽代英与基督教青年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周恩来誉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的恽代英,在中华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接触到基督教青年会并长期和这种教会青年组织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主要以<恽代英日记>为依据,努力揭示恽代英和青年会之间的关系,希望通过对二者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青年会在恽代英的人生观形成、社团组建活动以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等方面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晏阳初及其平教会在中国大陆的平民教育运动,在中国20多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对政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平教运动提倡、推行的识字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使政府下决心去完成扫盲工作;定县县政改革引起了全国的重视,所产生的许多实际改革方案为中央及各省所采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推行的新县制改革更是在多方面受到了晏阳初定县改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成长于一个基督教信徒家庭,在大学期间即受到基督教青年会的影响,并加入金陵大学的学校青年会.自是而后,直到逝世前夕,他一直与这种教会社会活动机构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而且他平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教育思想的建构以及人生事业的成就,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基督教青年会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全方位地观照或剖析陶行知与基督教青年会之间的关系,人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这种教会青年组织对近代中国新型知识阶层的形成与成长产生过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知识分子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就是平民教育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之一。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概论》中结合当时全国平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奋斗目标,深入分析了平民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教育》2008,(1):5-7
晏阳初:(1890-1900年)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四川巴中人。主要从事平民教育和社会改造工作。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916年人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与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18年赴法国,任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192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1923年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并任总干事。1926年至1936年在河北定县进行“平民教育实验”。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了一项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运动,前后历时十年。儒家的民本主义教育思想一直是晏先生从事平教工作的强大精神支柱,但先生在他的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将其精华与糟粕全盘接收,而是通过理性思考对儒家教育思想有扬有弃。本文以"弃"为立足点,就先生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三方面加以阐述,并对当前的农村教育做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事业,演讲在其社会服务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演讲活动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是演讲内容既具有学术性又有通俗性,既带有宗教特色,又有世俗化趋势;二是演讲涉及教育、政治、法律、宗教、体育、卫生等诸多内容,是培育青年德智体群全面发展、辅助天津青年会开展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重要载体;三是从演讲者身份、演讲题目和观众分析,演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青年会原本为宗教性的青年社会团体,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之际,积极投身于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之中,以抗战歌咏形式宣传抗日,发动民众,成为抗战爱国动员中一支十分活跃的社会力量。青年会还在其组织内外大量培训音乐活动骨干,并经常自办或与其他团体合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积极开展音乐活动,宣传音乐文化,成为音乐艺术的热情传播者和推广者。上海沦陷后,青年会重点关注艺术发展与文化生活,继续推进音乐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本体建设和"社会服务"活动中,有大量群众性的音乐活动。其起始时间之早、活动内容之多、遍及地域之广、产生影响之大,在西方音乐文化传播历史上地位独特。虽然青年会所从事的音乐文化传播不是青年会活动的主要工作目的,但其在中国南方各地的传播所产生的音乐普及效应,与当时当地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了呼应与补充,不仅是十分有益的社会音乐扫盲活动,其各种音乐活动形式也丰富了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内容,带动了音乐文化活动在南方各地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近代湖南以反教著称 ,从 19世纪后期至 2 0世纪初 ,传教势力难以在湘立足 ,1912年长沙青年会顺利成立 ,并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救亡团体 ,文章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变迁、青年会自身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代湖南以反教著称,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传教势力难以在湘立足,1912年长沙青年会顺利成立,并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抗日救亡团体,文章从国际背景,国内政治,社会变迁,青年会自身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近代中国社会一个非常活跃的非政府组织。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它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学生义工服务即一种重要方式。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学生义工服务是宗教性与社团性的结合,其主体为青年学生,通过会员直接参与和招募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服务,服务范围广、领域宽、贯通中外,具备很大的社会动员力和实际效力。义工服务最终起到了缓和中西文化冲突、推进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