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文化研究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原文化、草原文化、藏文化、齐鲁文化、两淮文化、三晋文化、关东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八闽文化、湖湘文化、滇黔文化、岭南文化等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区域文化的研究都试图描述该区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名人杰作,进而归纳其文化精神品格。然而,当手捧一本本沉甸甸的专著时,我却陷入了这样的思考: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区域文化研究的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2.
十堰位于我国秦楚文化旅游带(武西高铁旅游带)、中原巴蜀文化旅游带(郑渝高铁旅游带)和汉水文化旅游带的交汇中心,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特色鲜明。其中具有较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是武当太极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具有一定国际交流优势的文化是调水源头文化、东风汽车文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是诗经文化、桃源文化、沧浪文化、远古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等,具有区域影响力文化是郧阳抚治文化、庸国文化、辽瓦店子遗址文化等。武当太极文化因其国内外影响力最大、开发潜力最大、涵盖性最大,因此可提炼为十堰城市文化核心品牌"太极天下"。  相似文献   

3.
校本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具体特色化,具有导向、规范、筛选、激励、凝聚和塑造等作用。中职校本文化包含物本文化、人本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人本文化内含生本文化、师本文化和领导文化;生本文化又细分为技能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等。中职校本文化只有以生为本、以师为基、以技为主、以能为重,创新文化育人模式,突出职教特色,才能形成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4.
人类发明、创造的文化,是以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传承至今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物质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而非物质文化则是发明、创造物质文化的心理、意识、民俗及技艺。因此,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基础和载体,物质文化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而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物质基础。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在共同的文化时空内才能保持其原真的文化内涵。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采取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科学性的保护措施。在现代社会文化急速变迁的状态下,应着重采取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政府、学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一系列重要概念,主要是文化、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业态。厘清这些概念及其关系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校长文化是校长在经营学校过程中,办学理念与管理实践结合而形成的充分体现校长个性的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校长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时代创新性,体现了主流文化,是校长职业实践的产物。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特色文化、区域文化、发展文化。校长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命脉和灵魂,学校文化是校长文化的具体体现。校长文化需要长期积淀,积淀校长文化的过程,也是形成学校文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文化模式与类型属于草原文化圈的游牧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是在由四大畜文化、苍狼文化、白天鹅文化、宗教习惯文化、色彩文化、数字文化为主干,在自然生成的元典文化基础上生发的特殊文化、世俗文化的集合体。以哈萨克族文化生成期为视角,可以分为十一个时期,以哈萨克族文化特征为视角,可以分为九个时期。哈萨克文化的分期与分类工作对哈萨克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以舜文化、理学文化、碑刻文化、玉蟾岩远古文化、柳子文化、瑶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多类型文化组建了永州历史文化体系,释放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多元文化的融合,其他优秀文化的影响推动了永州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红色文化占据核心地位,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发扬和大学生良好理想信念的树立。  相似文献   

9.
人口文化是“人口生产创造的精神结晶”。狭义的人口文化是由人口生产直接派生的直属直系的人口文化系列,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包括性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老龄文化、人口变迁文化、丧葬文化,这些文化因素,从多方面长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和升华,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互补互辅,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义的人口文化是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姻、嫁接的旁支旁系的分系统和分支,包括各种人口文化的传统、制度、机构、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10.
传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新形态,已经取得独特的文化地位,不仅传递文化,而且还制约文化、规定文化、生成文化、影响文化。传媒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大学校园文化与传媒文化相互制约、影响、整合、促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文化教学有自身的特性和特点。学习外语要学习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实践语言的方式把握和理解不同文化内涵和区别,做到在实践中学习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文化教学实践的方法和平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文化教学实践把不同的文化生活和经验呈现给学生,进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寓语言教学于文化背景中的目的之一是发现并排除干扰语言交际的因素。不同文化层上的语用失误贯穿于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每个阶段,因此,不同阶段的语言教学应与不同文化层次的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文化认知系统,以使学生英语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应结合日常会话及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句子及语篇导入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英语作为世界最通用的语言 ,其交际功能愈显重要。但语言离不开其文化背景 ,而不同民族文化又具有差异性。所以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英语教学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教学 ,使学生通过文化语境掌握文化能力 ,熟悉交际方式 ,保证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14.
刘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04-106
词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研究,花卉植物词属文化词,与民族文化有各种关系。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汉英植物文化就有很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不同的化特征。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化教育,提高学生跨化素养,是增强语用交际能力,改进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为了克服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文化对比是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比较和学习,真正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才能在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增强文化意识,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打下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丹 《海外英语》2012,(14):205-207
Languages convey cultural information while they are used as tools to communicat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frequenc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may impact on people’s normal communication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ppear in many aspects of languages.Animal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such cultural factors a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historical developments,traditional customs,mythology and fables,etc.So they are endowed with abundant cultural connotations.A similar animal word ma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ve meaning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but sometimes different animal words have the same connotations.Whether they are different or not will reflec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Thus,through illustration,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the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at’s more,the thesis aims to help English learn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culture and develop the abilities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y.  相似文献   

18.
Both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enjoy prolonged history and abound with idioms,which are the linguistic and intellectual essence of their people.Bu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geography,history,religion,custom and other aspects of life,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serve as carriers of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As a result,cultural barriers often pose quite a difficulty for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Therefore,as we understand and translate idioms of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the problems of how to retain the original image,style,flavor,characteristics,and how to overcome th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constitute the most pressing issues.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some reasons and strategies of non equivalence of idioms in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不同语言中,因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比喻。因此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比喻的文化差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举例从词汇多方面分析比较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进而总结英汉互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受一定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颜色词存在着某些辅助附加转义,显示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民族里,其附加转义存在着不对应或相去甚远的现象: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和英译汉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