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毓 《记者摇篮》2009,(4):11-11
数字多是经济新闻的主要特点之一,这是因为经济事件本身就与各种数字紧密相连,报道经济事件的新闻自然也需要通过数字反映事实。数字,是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尺码,它是事件推理逻辑的精华和闪光点。有人说数字比文字更直观,能够提高新闻的权威性,这种说法还是相当有道理的。一些经济类专业报和一些报纸的经济新闻专版甚至开辟了数字新闻专栏,专门解析一些重要数字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写广播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中的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因为数字往往是一些新闻事实的佐证,也是传播者观察和报道新闻的一个观点,准确精当的数字在广播新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精确地为人们提供信息,体现广播传媒的特点,而且能够成为广播新闻中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3.
所谓新闻背景,通常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多数情形下,新闻是不可能不写背景的.尤其是经济新闻,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交代必要的背景,就很难显示出它应有的新闻价值.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就会使经济新闻增值生色,给人以厚重感.据笔者研究,经济新闻背景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写新闻.特别是经济新闻和科技新闻,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因为数字往往是新闻事实的佐证,也是传播观察和报道新闻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全党全国工作战略重点转移的一大产物 ,经济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人们新闻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 ,以指导性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经济新闻 ,却显现出了主题裸露、形式老套、语言涩硬等弊端。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 ,成了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从笔者的实践体会看 :把经济新闻写“软” ,从内容到形式 ,都能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 ,是革除上述弊端 ,增强其可读性的重要途径。一把经济新闻写“软” ,不仅不会削弱其必须具有的指导性 ,相反能为实现这个主要功能提供有力的保证。请看下面事例 :1998年…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新闻中,数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数字本身就是新闻,有时候,数字是用来佐证新闻观点的。既然是组成部分,如何运用就大有讲究了,用得好,可以使整篇报道“蓬荜生辉”,用得不好,也可能使整篇报道索然无味,甚至使受众根本没有看下去的耐心。因此,在经济报道中如何合理运用数字,就值得研究与思考了。  相似文献   

7.
苏辉 《新闻知识》2006,(8):76-76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省份,作为党报,经济新闻的生命力更是与时俱进,每个经济动向和一个个系统化变动的数字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指标构成反映全省整个经济发展状况的窗口,也使我们记者有了因数字变动而产生的经济新闻和许多新的话题。经常看党报读者会有一种感觉,报纸上的统数字从客观上使读者感到枯燥和沉重,特别是有关数字和一些抽象的预测,因为缺乏可读性,很容易使普通读者厌倦。为此,要求记者在报道统计新闻时,要不断提高统计新闻的可读性,使统计报道能够吸引读者、拥有读者,缩短与读者的距离成为从…  相似文献   

8.
所谓新闻背景,通常是指新闻事实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多数情形下,新闻是不可能不写背景的。尤其是经济新闻,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交代必要的背景,就很难显示出它应有的新闻价值。而恰到好处地运用背景材料,就会使经济新闻增值生色,给人以厚重感。据笔研究,经济新闻背景的写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搞好经济报道,是党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大局服务的要求。因此。它与时政新闻等并称为“硬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各种经济现象日趋活跃,公众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可是,传统经济报道中“概念+数字”的乏味形式又使读望而却步,读经常反映的是: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鲜活、吸引人。怎样才能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激发读的阅读兴趣呢?笔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经济类报道可适当借鉴社会新闻、娱新闻等“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对其进行“软化”,以赢得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提高经济新闻广播质量,吸引听众的做法。一是要第一时间发布经济权威信息,使听众在期待获得指导性信息时能够想到广播;二是延伸经济新闻的社会内容,突出经济新闻广播的可听性,其中的两个主要选择是将经济事件社会化和社会事件经济化;三是要注意专业和技术信息的通俗化,使广播经济新闻容易听懂。文中特别强调了报道中对数字的使用问题。文章还以“珠江模式”的创新为例,总结了吸引经济新闻广播听众回归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济报道是人类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这类报道一般来说,以非事件性新闻为主,依靠数字说话。它没有民生新闻那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没有突发性新闻事件那样强烈的现场感,也就是说经济报道在表现方式上存在着呆板、  相似文献   

12.
程普  田国强 《声屏世界》2001,(10):55-55
众所周知,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报道新闻价值的大小,就看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而突出;一篇经济新闻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它能否深刻提示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质,能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能否促进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生活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经济新闻也就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重头。经济新闻在各媒体版面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经济新闻的质量影响着人们对媒体的选择。如何进一步改革我们的经济新闻报道,如何跳出以往经济新闻仅仅是数字罗列以及偏重工作性报告的老一套模式,把经济新闻报深报透报活,使经济报道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值得我们去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编离不开数字,数字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随着经济新闻和成就报道比重的加大,数字的重要性更是可见一斑。那么,我们要怎样准确的运用数字才能避免数字带来的枯燥乏味,从而有效地赋予数字以生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当今日新月异的经济生活呢?我认为最基本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贾红雨 《新闻采编》2010,(3):11-11,16
经济新闻相对于社会新闻,虽然都是新闻,但是它没有社会新闻好读。这是经济新闻受众面窄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运用创新的手法,改变经济新闻"数字枯燥"、"行文专业"等弊端,经济新闻就可写得活泛起来,给读者以亲近感,从而增加其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这是经济新闻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经济新闻是以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为报道内容的新闻。说得更确切些,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①既然如此,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应该是经济本身,何以至人呢?人之所以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活动说到…  相似文献   

17.
谈起经济新闻摄影报道,许多摄影记者都说难拍,原因是经济新闻一般适合于用数字、文字等形式表述,而难以用直观的瞬间形象说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闻摄影就是对应和图解经济学中专业的或是抽象的名词。于是,报纸上的经济类图片总是一些印证式、经验性的照片,很少有新鲜的画面。 难道经济新闻就没法用照相机很  相似文献   

18.
连俊 《新闻与写作》2001,(12):18-19
述评,是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从而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既是带有评论色彩的新闻报道,又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分析。由于述评具有观点鲜明、论说深刻、信息量大等特点,正成为继消息、通讯之后,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使用的又一重要新闻体裁。 经济述评作为述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类述评写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大到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价格的涨跌,都可以采取这种体裁进行报道,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长期新闻写作实践中,经济述评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侧重面:一种是…  相似文献   

19.
数据是经济新闻不可缺少的材料,是构成新闻事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新闻如果离开了数据,就没有说服力和可信性。如何处理好经济新闻写作中的数据问题,决不可掉以轻心。数据在经济新闻中有哪些具体的功用呢?首先是通过量的分析,表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状况,反应经济活动的成效,突出新闻主题。经济新闻在反应经济建设成就上,常常利用数据的对比分析,有力地说明改革开放给经济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这一事实。如果没有数据分析,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其次是通过准确、具体的数据揭示经济新闻事实的价值,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和含义。再次是利用数据说明新闻事实中的一些问题。它包括概念的解释、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的说明,灾害程度的报道等等。恰当地运用数字可以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报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我国经济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1、缺乏可读性 在经济新闻报道中,不乏"专业、数字、呆板、枯燥、生硬"的面孔,形成了"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痼疾.突出的问题就是数字过多.经济离不开数字,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同时又是十分枯燥的.一些经济新闻就是数字的罗列,不但淡化了数字的功能,还让读者感到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