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前景化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前景化理论对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从构成机制、作用机制及文学艺术发展等角度进行了解读,认为二者在对于艺术创作的阐释上是一致的。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名篇《杀人者》从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从而证明前景化理论和“冰山理论”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解读海明威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郑伟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17-120
海明威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冰山理论”独具一格,该理论在其著名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探讨该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海明威运用“冰山理论”创作这部小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自从海明威于 1 932年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以后 ,文学界就把他的这一创作准则称为“冰山原则”。本文简析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 3个主要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祝平 《现代语文》2007,(3):61-62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创作经验的总结,它在海明威作品的文体风格和作品构造等方面均有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奉行“多多益善”的原则,总以为跑量便可制胜,而我认为,取精用弘,适当地“减减”,留下必要的“白”更能增辉。在文艺作品中,“减”的智慧随处可见。《红楼梦》中黛玉所看的“减字谱”,将多种元素合成一体记录指法音高,简洁易懂,却为弹奏者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只描写冰山的“八分之一”,情节精练,却丝毫不影响读者感知作品的丰富意蕴;  相似文献   

6.
印层层 《考试周刊》2013,(87):11-12
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闻名于世.本文通过分析其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探讨了海明威的“冰山”创作理论、象征手法的运用、零度结尾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本着力分析海明威“冰山理论”的水下“八分之七”隐藏了什么,怎样完成的,从而达到对这一理论的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作品风格以"冰山风格"著称,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就是"冰山理论"写作手法的代表之一,深受评论界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以《老人与海》为例,深入探索和剖析冰山理论的出现,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应用与体现,最后介绍冰山理论写作手法的研究意义,为解读和理解海明威的小说作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原则”。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海明威认为作者只需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填充。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其主题思想主要宣扬了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塑造了一个即使失败依然保持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小说在语言‘上具有简洁的风格,《老人与海》发展了其简洁的“冰山”理论创作说。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理式"论基础之上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思想则是建立在他的"四因"说(特别是其中的"形式"因)基础之上的。本文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柏拉图"理式"论的来源及其在诗学思想方面的矛盾性,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在其希腊艺术理论中的具体运用,辨识了理式论与四因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与其生平有关,同时,也与其个人的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纯诗"理论的影响,而这样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理论的丰富性和本土化色彩。  相似文献   

13.
梅特林克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他首创的“静剧”理论及其影响下的戏剧创作 ,把象征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标志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进入了成熟阶段。从创作实践升华为理论 ,是他戏剧理论的一个特色。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 ,挖掘“静剧”的深刻内涵及其艺术特质 ,从而考察其“静剧”理论和戏剧创作的契合及戏剧创作对“静剧”理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实在论主张认识对象是实在的,科学理论反映客观世界,但是华尔兹反对这种观点,认为理论是解释规律的工具而非再现客观世界,他关于理论的定义、建立及其评价的思想都体现了反实在论的倾向。这种倾向对他的理论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他建立了简单精致的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则削弱了他的理论的解释力并给批判者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先驱者,他不仅以新诗创作的实绩推动白话文学的前进,同时对建设新诗理论也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诗歌要表达诗人的真实的情思,诗歌的"贵族化"理论和中西融合的诗歌发展之路,都是早期他对新诗理论的重要贡献。这些理论使他成为中国新诗理论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理解黑格尔悲剧理论必须结合他的哲学思想。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主义矛盾学说是其悲剧论的哲学基础。其悲剧理论的两个重要观点 ,“伦理实体冲突论”可以从他的”实体即主体”的哲学思想得到解释 ;“永恒正义和解说”显示了他用乐观主义的生存哲学来解脱悲剧性境遇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九天”说是扬雄以玄为本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扬雄哲学思想乃至文学思想的形成在整体上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而“文必艰深”论则是扬雄重要的文学思想之一,自宋人苏轼对之作了严厉的批评之后,历代批评家大都对它持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很少有人从扬雄思想的整体特征出发对之作认真的分析,更没有人把“九天”说与“文必艰深”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笔者认为扬雄“文必艰深”论本是建立在“九天”说的基础上,并与尚文的时代审美追求相一致,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并非一无是处,以往学者们对它的全面否定是不尽科学的。  相似文献   

18.
近现代哲学有四大特点;机械论,还原论,主客二分论,膨胀的理性主义。玻姆的哲学具有浓厚的后现代精神,属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玻姆用他的整体论(有机论)批判并取代近代哲学的机械论,用他的“意义理论”和“体-意”批判并取代近现代哲学的还原论,提出“隐卷序”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主客对立,建立合理的理性主义以超越膨胀的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19.
汪曾祺作为一个有自觉意识的文体家,以“小说是回忆”的诗意构成、“气氛即人物”的诗学意境的理论自觉,实践着小说文体的诗意建构。本文讨论:“回忆”机制对汪曾祺小说文体诗意建构的影响;同时指出:氛围浸透了人物,氛围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氛围投射人物的人生际遇。  相似文献   

20.
“雅正”是张炎词学贡献的主要特征。在理论主张上,张炎以“雅正”为中心,从核心理论、具体创作方法理论和对流行理论问题的批判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创作实践上,张炎以“求雅”为目标,从创作技巧和创作心态两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也正因此,形成了他词学理论、创作实践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