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蘅塘退士是《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他的《唐诗三百首》编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虽然这是读者层次较低的一种唐诗选本,所面向的主要对象为塾学子弟,但自问世后甚是流行,其影响远远超过了名家手编的唐诗选本。  相似文献   

2.
前人在整理唐诗时,对异文采取了比较审慎的态度。清编《全唐诗》亦复如是,基本上保留了所见的异文。一些有名的唐诗注家对异文也多取"述而不作"的态度,不定其是非,更不擅自删削。这为我们研究唐诗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近年来,随着唐诗整理工作的深入,对异文的考订颇为学界所重视。在唐诗异文中,既存在讹字,也存在讹句,这无疑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唐诗中的问题。能够将异文的错讹甄辨出来,还唐诗以本来的面目,对唐诗的进一步研究肯定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评中岛敏夫整理本《唐诗类苑》及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0年到1995年,日本东京汲 古书院陆续刊行了中岛敏夫教授整理的 《唐诗类苑》共七巨册。前六册是明万历 刊《唐诗类苑》二百卷的影印本,第七册 是中岛敏夫所编《〈唐诗类苑〉索引》以及 中岛敏夫的论文《〈唐诗类苑〉研究—— 从〈唐诗类苑〉看唐诗主题的展开》。此书 的整理研究花费了中岛教授多年的精 力,出版以后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关 注。  相似文献   

4.
唐诗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历代选读和研究的著作极多。这里选择几种代表性的读物,列为初学和进一步研读的书目,略加介绍,供唐诗爱好者参考。初学书目唐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选,1978年修订重版。这是唐诗读本中最简明通俗的一种。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孙洙)编选,六卷(一作八卷)。这是旧时流传最广的选本,所选大多是名篇,繁简也比较适中,但一些反映时代动乱和民生疾苦的重要作品则未曾入选。有多种注本,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较精要。  相似文献   

5.
初国卿先生所著《唐诗赏论》是一部颇具特色的鉴赏和评论唐诗的著作。全书分为作品鉴赏、专题论文、随笔和书评四个部分。这近四十万字的专著是作者多年研读唐诗的精心之作。与同类诗歌鉴赏的著作相比,《唐诗赏论》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作者对唐诗的分析细致入微。作者对作品的美学意蕴和精彩之处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这较普通“鉴赏词  相似文献   

6.
唐诗创作、唐诗学、唐代学术三者之间是种属关系。唐诗学隶属于唐学研究的范围之内。应该说,经过千百年来唐诗学者的努力,对唐诗本身的研究,相对于其他历史时段诗歌的研究,已显得很深透了。近年来,从唐诗学的建构上研究唐诗的工作己开展得有声有色,精品迭出;从唐代学术体系上,在更深广宏阔的理论空间中进一步探讨唐诗创作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反观唐诗研究的历史,就会发现:唐诗创作与唐代学术的关系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意识到要去触及它,更不用说去将其理清了,这包括那些有着直接因果关系的普遍现象和间接因果…  相似文献   

7.
万頔 《中国出版》2022,(S1):60-62
唐诗世界、元气少年、奇幻冒险……《诗词传奇·唐诗密码》里都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的故事。它为孩子们搭建一座通向唐诗世界的桥梁,让小读者可以沉浸其中,跟随少年柳宗元来到如梦似幻的诗境,一起破解唐诗密码。腹有诗书气自华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这项方案的实施弘扬了中华人文精神,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着时代的感召和历史条件的催发,一批内涵丰厚的唐诗研究专著相继涌出,而余恕诚教授的《唐诗风貌及其文化底蕴》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8月据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唐诗风貌》增订出版,以下简称《风貌》),则是其中一部极具特色的佳构。 全书共分十二章,一、二两章将唐诗置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流变中,总论其风貌特征;三至六章分论初、盛、中、晚各期诗歌风貌和演变,与前两章构成分总关系。七八两章,论述政治对李、杜诗歌的正面推动作用及主观化在韩愈到李商隐之间的发展,既对重要诗人的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9.
庞倩  杨雯 《新闻世界》2014,(8):427-428
本文主要从唐代邮驿活动出发,探究邮驿制度与唐诗的交互作用,并运用传播学理论进一步论证唐诗和邮驿的关系。邮驿制度为唐诗的传播和写作提供了基础,唐诗为邮驿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不论是邮驿中的唐诗,还是唐诗中的邮驿,都为唐代的历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是我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0.
孙涛 《大观周刊》2012,(26):13-14
唐诗,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华文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掀起了译介唐诗的热潮,且译文版本居多。但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英译唐诗历来是一个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唐诗独特的创作手法:意象、音韵、节奏、句式等造成的。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英译唐诗中该采用何种技巧。本文旨在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唐诗自身的特点,探讨不同译者在唐诗英译中采取的策略及各自译本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1.
唐诗,是涵藏着无数奇珍异宝的浩瀚海洋。一千多年来,历代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编出了数以百计的唐诗选本。较著名的,唐代有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宋代有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明代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清代有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唐诗选本里,恐怕还没有哪一部书的名声比《唐  相似文献   

12.
李玲洁 《今传媒》2020,29(3):52-54
本文从语言资源的视角入手,探讨浙东唐诗之路的唐诗这一语言资源的旅游开发应用。通过对《浙东唐诗之路唐诗总集》中收录的唐诗进行整理和归纳,挖掘诗路唐诗中体现的文化内涵与物产资源,并分析了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策略,对进一步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助推浙江大湾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明代的《唐诗纪》是重要的典籍之一,在"全唐诗"编纂史上,其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成书于万历前期,包括初唐诗纪六十卷、盛唐诗纪一百一十卷,收录作家572人,诗歌8362首(句)①,诗以人分,人以世次,同一人名下,诗歌分体排列.《唐诗纪》始事时间较早,在唐诗搜集、校勘、辨伪等方面,为清修《全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着发凡起例的意义.然而,由于规模较大,传本难见等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学界关注不够.特别是对其编者吴琯的认识,自《四库总目提要》出,其后陈陈相因,以讹传讹,少有辨者.《四库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二称:"《唐诗纪》一百七十卷,明吴琯编.琯,漳浦人,隆庆辛未进士.尝校刊冯惟讷《古诗纪》,因准其例辑此书."②这里关于《唐诗纪》编者吴琯生平的考释,讹误迭出.本文即就吴琯之字号里贯、学历仕进及刻书活动稍作考辨.读书偶得,聊以自备,不妥之处,以祈方家赐正.  相似文献   

14.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是很多人愿意或者说很多人觉得应该去亲近的经典,可真要今人能够熟读成诵唐诗即便百首,估计也已是人生难事。经典原著的内容本身已无法改变,但诠释经典之书往往可以更活泼有趣味一些。《蒋勋说唐诗》就是这样一本向读者娓娓述说唐诗之美的书,足以吸引普通读者走近经典唐诗,走近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走近那个辉煌灿烂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宋诗异于唐诗的艺术特征,近年来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然而,在宋诗研究领域似乎仍然存在着这样两种倾向:一是在宋诗与唐诗之间作共时性的静态比较,阐释其风格特征,评价其优劣得失,而较少从历时性的动态比较的角度,揭示宋诗变唐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二是把宋诗的风格特征视为一个相对笼  相似文献   

16.
短序两首     
《唐诗百家全集》序《唐诗百家全集》是以李白、杜甫为首的唐朝一百位杰出诗人全集的汇编,一人一集,共一百集。一百人只占《全唐诗》作者的百分之三.诗却占了《全唐诗》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囊括了唐诗绝大部分佳作名篇,也可以说是整个唐诗的主体。读唐诗者,拥有此编,无须他求矣。全集均据别集善本,无别集者据《全唐诗》,补遗辑佚,力求其全。分册略按诗人生活时代、创作流派、师友关系划分,但并不序齿,也不拘泥传统分期。如盛唐诗人,除李杜单独成册外,即以王孟和高岑为首,分为二册,并把以边塞诗负盛名的中唐诗人李益编入高岑一册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爱读唐涛,一生渎了很多有关唐诗的典籍,其中有一部就是《唐诗三百首》,那是他从小读到老的一部唐人诗集。它也是被传统社会定格为最好的一家唐诗选本。  相似文献   

18.
《唐诗三百首》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影响面最广、最为人们熟知的文学读物。如同一个自幼朝夕相处的老朋友,我们对它似乎已了如指掌。其实不然。近年我为完成《唐诗三百首汇评》,认真研究了这本书,才认识到我们对这本书尚有许多误解。(唐诗三百首)究竟是怎样一部书?人们习惯一直把它只看成是一本唐诗启蒙读物,自它问世以后,也一直被当作蒙童的读本。这便是误解之一。蔬塘退士孙殊于该书(题辞)云:世俗)L童就学,即授计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放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辩,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染出其间,殊…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唐诗研究历来是颇受关注的热点,有关成果和新说层出不穷。要在前人走熟了的路子上翻出新意,在硕果累累的肥土中另有所获,其难度是众所周知的。姜剑云却在这里找到了选题。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唐诗人和作品的数量均超过盛唐,而且呈现出与盛唐迥异的美感形态,堪称唐代诗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中唐的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就学术史的情况来看,它又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姜剑云在研究中聚视焦于中唐,表现出敏锐的眼光。唐诗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风格各异的诗人,及至中唐,一些风格接近或趣味…  相似文献   

20.
《搜玉小集》一卷,是现存的唐人选唐诗的选本之一。傅璇琮《唐人选唐诗新编》、《四库全书》以及很多古今学者认为其在排列上颇为混杂。但是本文认为《搜玉小集》有着潜在的排列顺序和暧昧的组织结构,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为"藕块"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