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毒蛇减肥派     
小S开创了毒舌减肥派,即通过对自己放狠话来抵御美食的诱惑。她说:"要么瘦,要么死。"她还说:"体重三位数的女人没有未来。"她另有一句警世恒言:"女人不对自己狠心,男人就会对女人狠心。"她一生再生,却身材曼妙,毫无生过的痕迹。她代言过一个孕妇服装品牌,好多人跑到店里指着小S的广告海报:"就要这款。"然而店员说:"这款只拍片不出样。"同是怀孕补营养,我们是海口吃下一锅带  相似文献   

2.
每当提起那件事她都会泪眼婆娑,因为她找到了一个困扰国人几千年的、让男人倍感苦恼而女人又特想问个明白的答案,而这答案使她如同寒冬腊月吃了根老冰棒——从表皮一直凉到内核了。  相似文献   

3.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给她买卧铺!没想到此话传到该同学耳朵里,让她很难受。虽然幸福要靠每个人自己心理调节,但是自己也要学会不去惊扰别人的幸福。路边有一地摊,摆地摊的是一个中年女人。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送饭。他一下车,就谦意地笑道,对不起,来迟了,饿了吧?女人抬起头,看到男人,眼睛里闪过一丝亮色,笑道,不急,还早呢。男人憨憨地笑笑,从自行车车篓里拿出饭盒,坐在女人身边,说道,快吃吧,不要凉了,我陪你一起吃。这时,地摊前走来了一个中年大嫂,她将头伸向女人的盒饭里,发出惊讶地叫声,哎呀,我的大妹子啊,你可真苦啊,你吃的这是什么菜啊,一点油水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刊物     
《收获》2000年第一期的《收获》增加了不少新栏目:有名人参与的《走进鲁迅》;有《人生采访栏目》。此期由香港的彦火介绍金庸的作品,及金庸的散文,而特殊之处在于金庸从未写过类似的散文。叶兆言的专栏《杂花生树》这期写的是《周氏兄弟》的故事。卷首的小说是莫言的《四令的女人》。  相似文献   

5.
让人爱到要死要活的美味,十有八九是垃圾食品。 很少见人用筷子夹一根绿油油的青菜以一种很爱很爱你的心情将它吃下去。虽然不少人说自己喜欢吃青菜,只是那眼神那语气,就跟一个女人说自己准备嫁一个老实本分会过日子的男人一样,你追问她到底爱不爱那个男人,她马上眼神闪烁起来。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1,(1):67-69
女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轻松安稳的工作、相夫教子的全职太太、或者是撑起半边天女强人;当然也有不甘平庸的人选择自己创事业……晨光,这个看起来婉约、优雅的小女人就是那种不愿意坐等平庸、坐享平淡的女人。她婚后一年她就开始学  相似文献   

7.
倪匡 《出版参考》2009,(8):38-39
我是一个生活态度很随便的人,就是广州人讲的“煮来你就吃吧”那种人,什么都无所谓。不喜欢争输赢,人家下棋争个你死我活的,为了一个棋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自己认输就好了嘛,又有什么关系。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不知道奖励我什么东西,买了一支好钢笔给我。我哥哥一看就喜欢,我说你拿去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喜欢:非要不可的。女人也是这样。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说最首要的条件是她要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喜欢她有啥用?  相似文献   

8.
瘦脸洗面奶     
好友小静是一个资深减肥女,偶尔被人叫“美女”时,都不能心安理得地答应,于是下定决心开始减肥。少吃多动是她的基本原则,药物辅助是她的突击方针,三年来,我就看着那个小肥妞一天天地清瘦下来,腰是腰臀是臀,终于有曲线啦。这样将减肥进行到底的女人,毫无悬  相似文献   

9.
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听说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先生仍然健在,应该有九十多岁了吧,这位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前两年我还在一部纪录片里看见他对着两个年轻女孩示范自己理发的方法:点燃一根蜡烛,然后把它凑近头顶,烧一阵子,再不慌不忙地用手拍熄头发上的烈焰。他这家店已经成为巴黎的地标了,读书人去了巴黎可以不逛铁塔,但不能  相似文献   

10.
刘征 《湖北档案》2004,(7):34-35
这是一幅黑白照片,画面上只有范春歌一个人,她左肩背着很大的行囊.右肩挎着摄影包,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头发被风吹得几乎挡住了脸,题图是“行的美是让大路欣赏的”。从她的字里可以体会到浓浓的女人味儿,有着女人特有的善良、爱心、细腻和敏感,也具备着常人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女人遭罪     
女人的累多半是自找的。比如。男人哪怕五短身材,腆着个将军肚行走大街,每天海吃山喝,暴食暴饮,都不会有所顾忌;而女人则苦啦,吃少了,怎对得起这花花世界日渐衍生的诸般诱惑,而吃多些,就不由得揽镜自怜、生怕日渐肥胖的身形没男生理会。  相似文献   

12.
我觉得“河底”类型(思想太丰富)的女人不一定是多数成熟中国男人的理想太太,起码现阶段不是。男人内心的秘密是希望太太在家小鸟依人。据我所知,那位近两年红遍中国的中央台女主持人XXX不到40岁已经结过好几次婚了。她是许多中年男性的梦中情人。因为央视主持人不能拍广告赚钱,只能靠出席社会活动赚钱(还不能在活动中上电视镜头)。大型活动不用说了,就是和王XX吃一次饭,也要付10万元的出席费,还不一定能请得来,可这是现在的行情。据说那些老板们和她同桌吃饭时,饭都顾不上吃,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正所谓“美色可餐”呀!:)你说当她的老公该开心呢,还是不开心?  相似文献   

13.
正我认真地看完了她的故事,一个传奇的女人,敬佩她,同时也被她的爱情感动着,也许很多男人都无法与她相提并论,面对生活的种种挫折,她能坚强、乐观地面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女人本该如此,要学会像草一样坚韧!去年演艺圈最令人吃惊的新闻,莫过于著名影星刘晓庆,以58岁的"高龄"在美国风光出嫁。新郎是将门之后、香港商人王晓玉,据说对方对她一往情深、追求多年。此新闻一出,反应最大的就是女人:凭什么啊,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却能保持貌美如花,活得快乐健康,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最后还能嫁得如意郎君,让我们这些为情感为健康为事业为家庭劳心劳力却总感觉离快乐和幸福越来越远的女人们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14.
金庸先生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金庸作品影视新版剧的播出,使金庸又成媒体的热点话题。几部与金庸有关的著作纷纷出版,包括金庸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北大版)、《金庸小说论稿》(严家炎著,北大版)、《孤独之快:金庸小说论》(陈墨著,上海三联版),使金庸顺理成章地成为本刊的话题。本刊记者走访了陈墨先生,访谈的话题是金庸与经典,但金庸是否是经典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什么是经典?这才是我们的核。X话题。记者:在您看来,金庸作品能不能成为文学经典?陈墨(以下简称陈):在我个人看来…  相似文献   

15.
张彦维 《新闻爱好者》2011,(11):124-125
提到金庸。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其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博古通今,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但事实是,武侠小说仅仅是金庸的一个副业,金庸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报人,评论家。既然要谈论金庸与香港的文人办报.那我们当然要从金庸及其创办的《明报》谈起。  相似文献   

16.
去年第七期《名人传记》刊登的《金庸二三事》,有一段关于金庸作报纸“老总”时面对骂声微笑以待的故事,颇有意味。 金庸在他创办的《明报》上给有实力的作者开专栏,使一些作者成为作家,出了名。《明报》的稿酬虽低,却趋之者众。但也有不满意的,有个作家(亦舒)要求金庸加稿费,金庸不加,这个作家就在专栏里撰文骂他。金庸看了笑笑说: “骂可以骂,稿照样登,稿费照样一点不加。”据称,金庸对闭口不提加稿费的,到年底反而会加一点,这是金庸性格好强的表现。但不管怎样,金庸对骂他的作家的文章照登,专栏照开,这不能不说是他大度能容、胸怀宽广。试想,如果金老板鸡肠小肚(他不需和任何人商量),从此炒了那个作家的鱿鱼——枪毙了他的文章,砍掉了他的专栏,那么,枪  相似文献   

17.
李俊 《新闻天地》2010,(10):13-14
她的笑是无遮无拦的,透着陕西女人的豪爽与丝毫的不精明。认识的人都说她“迷糊”,但迷糊却能成就一番事业和一个女人的幸福,其中定是含有一番智慧的。  相似文献   

18.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就风靡我国港台、东南亚。他的文学作品更是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近年来.内地也掀起“金庸”热。使得韦小宝、杨过、小龙女、令狐冲、黄蓉、郭靖等也成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津津乐道的偶像,可以说金庸的小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反而生命力却越来越旺盛.读者群也越来越庞大。  相似文献   

19.
张彦维 《新闻爱好者》2011,(22):124-125
提到金庸,人们想到的首先是其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博古通今,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但事实是,武侠小说仅仅是金庸的一个副业,金庸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报人,评论家。既然要谈论金庸与香港的文人办报,那我们当然要从金庸及其创办的《明报》谈起。《明报》,1959年5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文化动态     
金庸名著《射雕》女主角黄蓉锁定周迅。据说“黄蓉”一角落在周迅身上也算众望所归。而赵薇落选是知难而退,因为她曾说自己“不想破坏这个经典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