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作文的被动状态,老师不布置是绝对不会写的,老师一布置则皱眉呲牙抽凉气,作痛苦状。待作文本收上来,又不难看出,是应付之作,写完后,学生自己都不愿多看一眼,塞给老师交差完事,这就是“要我写”的表现。作为一种思维劳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作文是不可能写好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尽管各种辅导资料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尽管老师们苦口婆心耐心引导,可一提到“作文”二字,学生们望文生畏,唯恐避之不及。如何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一种快乐?实践证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是情感基础;鼓励他们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是关键;从借鉴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是方法;重视习作评价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学生怕写作,这是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少学生视写作为负担,写作文是老师“要我写”,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写作,写作水平怎么能提高呢?学生只有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这方面,我谈一些个人多年来作文教学中的肤浅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指导后,安排学生习作时,教师坐在教室里陪学生一道写作,我称之为“陪作”。记得有一次,我教第十一册的基础训练5,这个训练的作文是:“选择一样你喜爱的事物写一篇作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以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难写:一是不知道如何展开联想,联想些什么;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简  相似文献   

5.
一份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学生的作文大多数都是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学生怕写作文,尤其怕上作文课。但是没有办法,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不能不完成,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动拼西凑。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写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学生和教师从作文教学的压力和苦痛中解放出来。《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使作文教学翻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准.但是,目前一般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是使教师棘手、学生头疼的一片榛莽.教师虽然费力耗时,用心良苦,却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何以造成这种状况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以为,每次作文时,学生缺乏发于情性的"我要写"的兴味和冲动,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因.现在,学生作文多是慑于"要我写"的师命,不得不抓耳挠腮、搜索枯肠地诌内容,所以写出来的习作,或无病呻吟,空话连篇,或生拉硬扯,照抄照搬,或语言干瘪,味同嚼蜡.这样一来,等到教师收齐作文簿,伏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9.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笃信这一点,所以决定在高三第一学期布置学生做一篇“亲情”作文。 我先把我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的“下水作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这是我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读过之后,我对“亲情”作了一番自我理解意义上的阐释,话不多,但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反响。有学生后来在作文中写道:“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那寥寥的几句,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需报答。然而,我现在明白,这十多年,我愧欠太多…  相似文献   

10.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杨晓燕 《课外阅读》2010,(11):138-13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从“要我写”到“我要写”,我一步一步地努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有话爱说。  相似文献   

12.
“我写我向外转”凤台县教师进修学校赵良友所谓“我写我,向外转”,是指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作文时,应从“我写我”开始,即先写学生自己的生活,然后再问外展开,从内容和形式上向纵深发展。这是以内容为序列的中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申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符合作...  相似文献   

13.
各位看官,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本人套用这句话,也得出一句:歪写出佳作!你先别急,且听我分解。其一:题目要“歪”。老师说,文好题一半,作文内容写得再好,再感人,没有个好的题目,也是一位藏着的灰姑娘。相反,如果内容一般,但题目很酷,有点另类,有点“歪”气,如《曾想改姓“硬”》《我救了小偷两条腿》《买梦》《李逵当班主任》等等,那就由不得你不去读下面的内容。怎么样,题目“歪”,是不是已经吊起了你的胃口?不说别的,就说本人这篇作文,不写个“歪”题目,你的眼球怎么会被吸引过来呢?其二:语言要“歪”。有句古诗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件事,老师出了“我最尊敬的老师”命题作文,经过老师点拨,学生讨论后,学生开始写作。惟有小明心神不定,尚未下笔。老师问他怎么不写,他回答说,我没有最尊敬的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每个老师都不喜欢他们,因为他调皮,成绩又不好,大家都叫他“差生”,他不敢见老师!针对小明的问题,老师机智地作了处理,让小明把作文改为“给老师提建议”,写写老师身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教室里,在作文课上,学生动笔习作,哪些人心里高兴,哪些人无奈地跟着黑板上的命题要求走,哪些人久久地望着天花板苦不堪言,我们任课教师心中都一清二楚。对过去的作文课,从城市到乡村,若说多数学生的心态处于“要我写”的被动烦燥之中,绝不过分。近几年情况大有改变。相当多的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是努力的,新的教学理念正逐步落实到教室中。对改变过去陈旧的作文教法,这是有目共睹的进步,是必须肯定的。不过,前进中也难免出现弯路岔道。我也听过一些作文研究课,但见礼堂的台上电光闪闪,乐声叮咚,学生满台穿插,教师角色变换……就这样一…  相似文献   

16.
一、命题的宽窄要适度作文动机的心理成份,主要是指学生在作文上的自觉性和对作文的直接兴趣,而作文的自觉性乃是学生对作文意义的认识,并由此产生积极态度和行动。作文的直接兴趣则是对作文中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作文有明确的目的。自觉地、主动地写,想写、爱写即“我要写”的基础上,而是老师出题“要我写”这种被动的做法,结果是学生“不爱写”。但是,没有被动的“要我写”,就没有知识变技能的外因,就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命题,既是对选材、主题的约束和限制,又是学生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依据。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没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我曾经让学生写过这样一个题为《我的老师》的作文 ,结果 ,全班 5 5人就有 4 8个同学的作文写得是 :“我的老师中等个 ,很瘦 ,显得苗条。她鹅蛋脸 ,圆圆大大的眼睛 ,高耸的鼻梁 ,樱桃小嘴 ,美丽的五官出现在同一张脸上 ,再加上那飘逸的秀发 ,这使老师显得很漂亮。”可是 ,据我所知 ,我班四个主课老师加上六个副课老师 ,男性公民居多 ,并不存在“很瘦”、“苗条”、“飘逸的秀发”等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从来就没有认真注意过老师吧 ?于是 ,临时将脑中秀美的辞藻堆积在了一起。这就说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当然 ,观…  相似文献   

18.
“写不具体”.可以说是小学生作文存在的最突出而又最普遍的问题。原因何在?一般认为:一是学生观察不仔细,二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但是,我在准备市级习作教学观摩课,三教苏教版五上“习作5”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写不具体”还另有原因。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一个外国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作文。有位学生的作文是这样写的:“由于今天晚上下雨,足球比赛延期进行。”一篇作文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可这位老师非但没有批评他,还在他的本子上写了“很有创意”。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以前听同事说过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把苹果画成方形的,还有一位学生把蔚蓝的大海画成红色的。老师称赞说他们  相似文献   

20.
“没啥东西好写!”不少同学见到作文题目后常常这样抱怨、叹息。“没啥东西好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这些同学不善于写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一次,我读到六年级一位同学写的一篇小作文,大家看看这算不算小事。垃圾尾巴吃过午饭,到校园商店,我买了根雪糕,将包装纸剥下随手一扔,边走边美滋滋地吃了起来。“同学!”突然有人将我喊住,一看,是鲁老师。鲁老师说:“你掉东西了!”我回头看看,地上没有什么东西,再摸摸口袋,找零的钱在。于是我说:“我没掉东西呀。”鲁老师说:“你掉了尾巴。”什么尾巴?好像是老师在跟我开玩笑?老师见我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