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刺     
荆轲是在心萌退志的时候遇见燕太子丹的。荆轲的职业是杀手。他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被人称为“神勇”,丹久慕他的大名。  相似文献   

2.
这样一个人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人,她小小的个子,却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喜怒不形于色,似乎永远都这么冷静、沉着。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四,我匆匆地收拾了一下就上学  相似文献   

3.
流水 《家庭教育》2011,(5):22-23
在亲朋好友眼中,女儿佳仪是个沉得住气的人。无论多么热闹的场所,她总能静如处子。遇到高兴或烦恼的事情,她也是喜怒不形于色。知女莫若母,别看佳仪整天不声不响的,但这孩子主意特别“正”,遇到事情无须我和丈夫参谋,她自己就能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4.
沉默的人     
苏童 《中文自修》2022,(Z1):45-47
<正>沉默的人以沉默对待生活,但沉默是一把锁,总会有一把钥匙来打开这把锁,这也是生活。生活当然不仅是说话,生活也包括沉默。许多年以前在一个朋友间的聚会上,我听见一位女孩这样评价我的一个寡言少语的朋友,他懂得沉默。女孩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熠熠发亮,你可以从那种眼神中轻易地发现她对沉默的欣赏和褒奖,  相似文献   

5.
这初秋的雨     
闷,这闷闷的天,压迫着掌下的每一个人,把那闷湿的性格强加在每个人的身上和心上。充满力度,却不屑张扬,仿佛仍在酝酿着、积淀着,他不停地变换脸色,似乎要印证“物到极时终必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奔突着火热血液于血管之中的他最终选择了,他赌一场似地勇敢地选择了前者。于是有了这一场初秋的雨。温柔如六月的西子,多情而涕泪的孟姜,却拥有强大的力量融化了这天地间的一切。她似乎柔弱无骨,却有力气帮每个人提起各自原本沉重的心。她似乎源于天的手掌之上,却又像是衍生在那继续向上延伸的不可追溯的圣地。每个雨点,都耗尽了…  相似文献   

6.
在楚汉争雄中有位“与汉汉重,为楚楚安”的关键人物,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这位身怀旷代奇才而又功盖天下的开国元勋,在公元前196年,厄运降临,终以“谋反”大罪被惨杀于长乐宫,留下了令人难解的千古之迷。对韩信的被诛,历来的史家们虽有异议,但多数人认为,韩信企图谋反,罪有应得。包括司马迁、班固等都持这一看法。当代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先生也持此说。在他的专著“秦汉史”中以“韩信谋反论”铺叙了这一段史实。  相似文献   

7.
韩信作为一代名将,在战场上奇计智谋信手拈来,屡战屡胜。他常示人以怯懦的一面,让敌人不把他放在眼里,继而乘胜追击取得战争胜利。但在生活中韩信为人却常表现出傲慢自大的一面,给他人造成一种有为的观念,从而对其时时警惕,以致疑心暗生,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怯”与“傲”这一对矛盾体,同时出现在韩信一人身上,现拟从这一矛盾表现的角度入手,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8.
心情     
心情是个很抽象的东西,伪装得好的话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看不出来。喜怒不形于色是一种修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挂在脸上。我们都是凡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基本上是凡事,即便你自己认为是天大的事情,在别人眼中也大不到哪儿去。比如家人罹患绝症,你觉得天都塌了,到了医院,医生也是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照章检查,照方拿药,如果需要手术,医生只问你有没有人为你和家人“背书”。至此,你也只好听天由命,没地儿说理去。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的中国家庭,“家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里包含了太多的责任、烦恼、困惑——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殚精竭虑、操心不已。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培养、教育孩子的做法,但每个人似乎都不那么自信。究竟怎样才是一位好家长?这几乎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备作为蜀汉集团的领袖人物,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本文论述了刘备谜人的性格魅力,如爱才、识才,为人宽厚,爱民如子等。刘备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文章认为刘备的成功,有其性格之因素。同时阐发了刘备性格魅力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03,(5):13-13
2001年“宏图三胞”以仓储式连锁直销的经营模式进入上海市场,一度掀起沪上其他IT卖场的联手“抗宏”,之后便一直默默陪伴着上海IT市场的发展。在普通消费者看来它的默默无闻似乎是一种沉寂,但在宏图三胞的总裁袁亚非看来,这两年的少言寡语并非沉默,而是专注于……  相似文献   

12.
怎样对待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一般都是不愿意 看到“沉默”现象的,特别是采用讨论式教法的课堂,沉默似乎更是令人担心。其实,沉默并不表明教学进程的“卡壳”,也不表明讨论活动的失败,更不能说沉默就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要全面理解沉默,允许沉默,要耐心地等待学生从沉默中“爆发”。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6,(8):34-34
在当下的中国家庭,“家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里包含了太多的责任、烦恼、困惑——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为孩子的身心成长殚精竭虑、操心不已。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培养、教育孩子的做法,但每个人似乎都不那么自信。究竟怎样才是一位好家长?这几乎是一个有无数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表现在先哲经典和谚语之中,如:“男儿有泪不轻弹”“家丑不可外扬”“病从口人,祸从口出”等,以及圣人所训:“敏于行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等。这些经典语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人特有的性格:藏而不露,含蓄内敛;沉着稳重,喜怒不形于色。  相似文献   

15.
他总是坐在教室的后排,寡言少语,这是黄华源同学给我的最初印象。后来,上了高二,在活泼女生“顶了大半边天”的文科班里,他显得更高大,也更加沉默了。然而,这样一个高大而沉默的男生,却有着一双善于观察的双眼,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和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  相似文献   

16.
和父爱牵手     
印象中的你,总是喜怒不形于色。平静得像上好的花岗岩的侧脸和那伏在书桌前不停写着、画着的背影,便是你给我留下的印象。也许,太过冷静的你,需要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儿来弥补。可我偏偏继承了你固执倔犟的性格。于是,两个倔犟的人在同一片屋檐下,沉默。爱被孤零零地扔在中间,无人问津……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资格,资格只有通过争取才能得来。父母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成功地赢得了这一资格,而父母资格的合格性与其说是由父母的身份、地位等决定的,毋宁说由父母自身的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所决定。因此,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就要对自己的资格进行审视。什么是父母的资格?父母的资格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合理性或正义性问题,这里所涉及的不是“你”是不是,而是说“你”配不配充当父母这一角色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根本,就在于对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8.
房龙《宽容》一书的中文版自 80年代出版后,“宽容”一词在中国开始大流行。但“宽容”这东西很有点像“爱情”,谈的人越多意味着越少; 而且往往意味着人们并不清楚它究竟为何物。当然这也很“正常”, 尤其在我们这更“正常”。其实,“宽容”的含义固然是指一种心态,但这种心态的存否, 指向的却是权利的拥有或缺失。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的《论自由》被认为是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一文本中,密尔在社会与个人这一框架中来思考个人的权利问题,提出了“个体性”这一核心命题,日后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要素。在密尔那里,“个体性”既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又具有诸如“趣味”等多重的内涵,其宗旨是每个人在自我选择中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个体性”不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而是有着充沛内容和具体的指向,它不再是被外部所赋予,而是成长于自身的内在自然特性之中。一旦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个体的“趣味”与独特的生活方式都得到了保障,那么也就会极大地推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胆小内敛的女生,在班上寡言少语,可即使这样,同学们也不肯放过我,只要有机会,他们就爱作弄我。于他们而言,可能只是一次玩笑,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伤害。我想摆脱这样的窘境,但不知要如何做?面对这样的事情,只有更沉默地面对。我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形?我讨厌被人嘲笑,讨厌被人当成傻瓜。我害怕去学校,只想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坐在撒满阳光的墙根晒太阳,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