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建东 《军事记者》2008,(11):66-66
有人说周林“傻”! 放着好好的组织股长不当,干起又苦又累的新闻干事来。去年4月初,周林从装甲某团组织股长调任某集团军的新闻干事,不少知心的战友得知这一消息后,都说他“干傻”了。因为在一些人的眼里,新闻是条“单行道”,发展路子窄。更重要的是“爬格子”是件苦差事,压力大,要求高,特别是作为集团军一级的“新闻官”,干得好这是你应该做的,干得不好领导可能就会找你“问责”。  相似文献   

2.
初秋的一天,正在某团采访的集团军、师、团三名报道员向我们叙说了宣传股长田兆广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难忘怀──蹒跚学步他引路──某集团军报道员刘福奎如是说1991年底,我还是某炮兵团导弹连一名新兵,田股长在师里当新闻干事。出于对新闻写作的爱好,我训练之余时常学着写些消息、小故事。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报纸h没有用出一个字。正当我准备与新闻“绝缘”时,田股长来团里采访,我拿着一大爆没有发表的稿子去找他。没想到他是那样热情,对我的稿子一篇篇地进行了讲评,最后还挑出三篇消息当面修改,没几天,就有两篇被《前卫报…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档案》2014,(3):18-18
正有人说他傻,他淡然一笑;有人说他累,他轻松摇头。俯首耕耘,日复一日;勤勉工作,善做善成。平凡岗位的普通一兵,却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年过半百的兰台老将,仍激情似火,脚步匆匆……——"最美龙江档案人"评委会推荐词韩立海是林甸县档案局一名普通干部,20多年的兰台生涯中,他先后担任指导股股长、管理股股长。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9日下午5时左右,播音员靳迈从街上回到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播音员潘启元对他说:“日本人可能无条件投降,现在正等着消息呢!”靳迈怀着疑惑的心情走进办公室,股长吴祥祜对靳迈说:“日本可能很快无条件投降,他们通过瑞士大使馆传递消启。你和小潘今晚加班等着吧!”靳迈兴奋地说:“好!”但他们等了一夜没有消息。8月10日下午4点,靳迈被外面熙熙攘攘的声  相似文献   

5.
我们部队报道员刘志伟,两个半月时间上稿二十一篇。我问他有什么诀窍,他指着在桌上的《新闻知识》感慨地说:“是她帮了我的大忙。”去年年底,他从连队被调入团报道组担任报道员。到团后,每天都进行六、七个小时采访写作,晚上熬到深夜一、二点钟才睡觉。就这样,他四个多月向报社电台投稿二百多篇,一篇未中。他有点灰心了。正在这时,宣传股股长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重新振作起来,并送给他一套一九八五年度的《新闻知识》杂志,又帮他购买了今年一至三期《新闻知识》。从此,他犹如鱼儿得水,一下子被《新  相似文献   

6.
紫金山下,汾河岸边。北京军区某红军团的营院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行色匆匆的瘦弱身影奔波在机关与基层之间,他就是受官兵所尊敬的少校宣传股长──阎跃平。乐于“爬格子”宣传股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那一定是阎股长在加班爬格子。这样一来,可就苦了我这个报道干事,得陪着他一块儿熬夜。我们经常一干就到深夜。两个人都是“顽固不化”的烟民,到后半夜没烟抽那是常事,相视一笑,各拉一个烟头点燃,深深地吸上一口之后便接着干活。稿子一篇篇地投寄到报社,但是见诸报端的却极少。我有些气馁了。股长拍拍我的肩膀说:“咱们的稿子肯定…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13,(5):18-19
30年前,一个西北农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与兰台结缘;30年,多少文件在他手中归入了档案;30年,多少沉封往事在他笔下变成了珍贵的史料;30年,多少轮回走过山山水水悉心指导业务;30年,也从一名兰台新兵成长为业务尖兵;30年,他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染霜的老伯;30年,矢志不渝兰台路,他就象一头老黄牛辛勤的耕耘在他所挚爱的希望的田野上,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出自己人生光辉的篇章。他就是大荔县档案局业务执法股股长赵振山。  相似文献   

8.
入伍 20年,从没有间断过新闻写作,从基层到机关,年年都有稿件发表,仅 1999年就在新华社发通稿 4篇,先后 2次因新闻报道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   他就是武警信阳市支队政治处主任周大超。   每当兄弟单位夸奖信阳市支队新闻报道工作的成绩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这个凭着一股钻劲与韧劲勤奋写作、在各级报刊频频亮相的老兵。当战士时,他在支队一个最偏远的中队站了三年岗,基层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写稿的灵感与动力,当兵第二年就上稿 28篇。在政治处,他先后担任过保卫、组织、宣传股长,尽管岗位换了几次,但始终把新闻报道工作当作…  相似文献   

9.
张忠顺,唐山军分区政委,1974年从湖北武汉入伍。历任团新闻干事、宣传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师、集团军新闻干事,北京军区新闻处长等职,担任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记者、站长,《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社驻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对新闻工作的热情仍不减当年。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7,(Z2):84-85
<正>陈玉玲同志现年39岁,中共党员,现任档案局管理股股长。多年来,她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热爱本职,无怨无悔,对档案事业执着追求、默默奉献,辛勤耕耘于档案这块热土。从一个档案工作的门外汉,成长为档案事业的行家里手,从一个普通的档案员成长为一名管理股股长,为全县的档案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上级部门及同行广泛的好评和充分的肯定。身赴兰台从头越未敢忘危负年华  相似文献   

11.
“文革”中入伍后,他在部队做炊事员。一次,一位在广播室做广播员的同学没有稿子.就对他说:你的作文分数最高,帮我写个新闻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写出了稿子。这篇稿子播出来之后.团里的政治宣传股长就伺,这篇稿子的作者是谁呀?人家告诉他,是三连一个炊事员。宣传股长很惊讶,就跑到炊事班跟他说:你不要当炊事员了,今天晚上就打背包到团里,给我写文章去。就这样,他这一辈子跟新闻结下了缘。现在.他在解放军报社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12.
吕志强,今年40出头,现任《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编委。可在三年前,他还是浙江省新昌县农业银行的一位业余新闻写作爱好者。他原在部队任团部专职报道员。1975年3月,他退伍回到新昌以后,仍然坚持业余写稿。1982年他从信用社借调到县农行,任计划股副股长,又负责全县农村金融系统宣传报道工作。1985年开始,每年仅在《浙江日报》上就发稿30多篇,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出席过省优秀通讯员表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一些长者不无感叹地说:如今的人变了,变得不愿吃苦,不讲奉献,不关心社会和他人,甚至变得有些唯利是图。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变得如此,远的如李素丽、徐虎、邱娥国等这些心中装着人民,甘愿吃亏奉献的模范人物不说,在我们樟树市广播电视局就有一位被人们呼为“工作狂”的人。他的名字叫黎木生,是局事业管理股副股长。在樟树市,只要提到他没有不为他的业务技术、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而赞叹的。一专多能,“艺”不压身黎木生是广播电视战线上的一位老兵,20多年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心爱的事业上。先是…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陆军预备役师步三团炮兵股长、一三二团人武部副部长高永明,被大家称为能文的‘武将’。一九九一年度,是他从事业余新闻报道十二年来去年收获最多的一年。去年他写的新闻稿件被刊播采用的有一百零五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用稿五篇,省级的五十篇,地区级的五十篇。他的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15.
蓝雪 《军事记者》2001,(10):42-42
北京军区某油料仓库政委马旭升,在部队30余年,从新闻干事、宣教股长、组织干事、宣传科长,到仓库政委,采写过不少人物新闻。如今.他自己也成“新闻人物”了。1969年12月,他带着理想从军人家庭参军时还不满15周岁。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他写班长王杰民的一篇小通讯《我生病之后》在团广播站里播放.并且登在了《邯郸日报》上,一时间,在连队引起强烈反响,王杰民因此受到了团里的表扬。随着马旭升的稿子越来越多,他被团政治处调到了报道组,随之又派去《战友报》学习。  相似文献   

16.
2000年来临的头一天,收到武警北京总队宣传处耿大建处长的军事新闻作品集《橄榄清》,甚是高兴O熟悉耿大建这个名字还是在1990年“亚运会”的时候。那时,我在价b京晚报》实习,经常在军内外各大报刊读到他的文章。一天,他来晚报办事,凑巧碰上了,才知道他是武警北京总队五支队年轻的宣传股长。不久,他因工作成绩突出出任总队宣传处副处长,一干就是7年。古人云:“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长。”作为拥有几万名官兵的北京总队的宣传处长,耿大建以敏锐、干练、勤奋、上进,而为知情者所认同。这不仅因为他为人爽直,而且有着永不服输…  相似文献   

17.
入夜,瞭望碧空,看繁星点点,虽远隔亿万里,也知虽如萤火,但却照耀着一片天空.而每个人在浩瀚的宇宙中更加渺小,虽小如尘埃,也可美丽绽放. 张家界市永定区档案局档案保管股股长田元题为“即使低如尘埃也可美丽花开”的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把档案馆当成家,把档案视作生命,23年来像钉子一样扎根在档案库房,年复一年干着在别人眼里很“无聊”的工作.他外表看起来有点“憨”,但却是个有智慧、有思想的人;他是库房的GPS系统,对馆藏16万多卷册的档案内容了如指掌;他在工作上从来不讲分内分外,主动承担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他淡泊名利,注重身心修养,在十余平米的天地里书写自己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18.
《四川档案》2013,(2):44-45
李清梅,女,中共党员.1965年11月在旺苍县一个名叫正源的小乡镇出生。1982年参加工作,曾在乡镇基层一线工作多年,务实、干练的她任过妇女主任、当过副乡长。1998年3月调入县档案局工作以后,刻苦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工,并长期担任中层干部,先后任业务股长和法规股长。  相似文献   

19.
宗绪昌  赵幸 《青年记者》2003,(10):52-52,55
言谈话语离不开干事创业,岁月沧桑磨不掉锐气志气。年近50岁的王星江,是山东省通信公司青岛市城阳分公司经理、党总支书记。1978年他从山东邮电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平度市邮电局工作,先后担任过载波机务员、技术管理员、企管办主任、电信股股长、通信开发公司经理、局华通公司总经理、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在业务上,可以说是围桌子转一圈儿,人称“业务通”。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记者》2001,(1):13-13
1968年早春,刚满18岁的邱继臣,满怀对火热军营生活的渴望迈进部队这所大学校。30多年的军旅生涯,弹指一挥间。他从战士起步,历任副班长、班长、排长、团政治处干事、连队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副主任、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理论研究室干事、主任等职,始终将“学习学习再学习,实干实干再实干,努力努力再努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步一个脚印迈得很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