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5暑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风景线黑龙江省语委办教研室唐宏建今年暑假期间,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的教研和师资培训活动紧锣密鼓,成为教学改革园地里的一种风景。首先是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研究会和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工...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7月国家教委《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经验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下发以后,全国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更加深入发展。现在,除西藏、台湾外,各地都开展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已有200万人之多。前不久,在湖北省黄石市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区域性实验经验交流会,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已进入区域性推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佛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侧,下辖两区四县,属广州方言区。从1984年起,我们在各区、县逐步设点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改实验。实验参照黑龙江省开创的路子:不以识字为重点,着眼于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整体发展;以汉语拼音为工具,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提前读写;边读边识字,寓识字于读写之中;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同时,从方言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在方言区的适应性。具体做法是:从方言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强调学好普通话广州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很大。初入学的孩子,说  相似文献   

4.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这项已持续12年之久,惠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规模宏大的科学实验,是辩证的理论思维的结晶。1992年3月,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全国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经验推广工作座谈会,总结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十年所取得的经验,充分肯定了它的科学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了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寓识字于学习和应用语言文字之中。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有师指导与无师自通。大家知道,识字是读写的基础,只有识字多,且牢固,才能达到提前读写的目的。教学中除重视发展儿童语言、开发智力外,还应把识字教学摆到重要位置。下面我将自己工作中的点滴体会简述如下:1.指导学生领会识字规律,打好自通基础。从汉语拼音教学开始,我就逐步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1)认识典型字的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特征,指导学生熟练地分析字形;(2)从识字识词识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据词…  相似文献   

6.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是借助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在儿童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将“识字-阅读-作文”直线序列的单-教学结构变为交叉并进的多维教学结构,以开发智力,发展语育,激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年来,“注·提”实验正是借助教材的优势,发挥汉语拼音的多种功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时间的提前和阅读量的变化中得到质的飞跃。 一、确立优势,夯实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注·提”实验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确立一…  相似文献   

7.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教学浅议陆肖央“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识字教学,打破了多年来传统的识字教学法,为小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找到了一条捷径,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注音识字,提前读写”识字教学法的核心是:发挥汉语拼音...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召开﹃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现场会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姚木铎陕西省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6月22日至25日在宝鸡市金召区召开了全省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现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部分地(市)的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开展区域性...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在“注、提”实验中的意义与方法安徽省宣州市实验小学徐荣发“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实验。实验的目的意在突破传统的低年级语文“以识字为重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寓识字于语言之中,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先读...  相似文献   

10.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实验。这项改革,自1982年在黑龙江省的几所学校开始实验以来,发展很快,至今已扩展到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几千所学校。几年来,在北方话区、南方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实验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初步显示了实验的广泛适应性。国家教委初教司于1987年11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印发了《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通知》,并于去年12月转发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研究组制定的《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实验纲要》(初稿)。为便于各地积极地、有计划地推广这项教改实验,现刊登《纲要》全文,供各地进行实验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注·提”实验中的阅读教学宣州市实验小学徐荣发“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实验意在突破低年级语文“以识字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寓识字于语言之中,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小学语文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正在深入开展,各地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国家教委《关于推广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的通知》所反映的情况是准确的,提出的要求是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陈官屯小学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现已取得初步成效。这项实验的要求是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功能的作用,打破“先识字,后读写”的传统作法,寓识字于学习语言之中,使识字、阅读、作文同时起步,用四年的时间完成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语文教学任务。他们的基本做法:(一)突破汉语拼音关,重点抓了直呼音节的训练,熟读、熟写400个音节,这是学生读写提早起步的关键。(二)随阅读课文识记汉字。阅读  相似文献   

14.
乙丑年的春节刚过,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通知分布在全省十个市的29所小学33个班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老师和有关的领导、教研人员,聚集到丹阳师范附小,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验班第一学期的情况和经验的交流。我省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始于去年九月。开展实验的学校大多处于方言区。一学期下来,情况究竟怎样?“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在方言区实验有何新的问题?如何解决?笔者在会内会外作了一些了解,现按照实验进展顺序简述于后。“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强调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学生能否“直呼音节”(即一看到音节不经拼读就能直接读出)是这项实验开始阶段的关键所在。我省一部分实验班由于实验课本收到较迟,所以开学初按照部编教材的汉语拼音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即先单韵母,再声母。教声母时结合教拼读方法。最后教复韵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陕西省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6月22日至25日在宝鸡市金台区召开了全省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现场会。会议交流总结了“注·提”实验的经验,参观了金台区部分学校的成果展览,表彰了“注·提”实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并安排部署了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拼音课的功能《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1识字功能。汉字是表义文字,字音与字义没有必然联系,这是识字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掌握了拼读方法,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识字中的字音问题。2读写功能。让学生学会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并掌握常用的200多个音节,就能为识字阶段纯拼音句群和以后的注音课文的阅读奠定基础;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儿童入学前的口语基础,提前读写。3自学功能。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的学习工具,便能自我识字,…  相似文献   

17.
四、五年级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小学语文教改实验的提高阶段。提高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国家教委编发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中指出:“提高阶段,在保证一  相似文献   

18.
“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在“提前读写”上。为了将“读写”提前,就必须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首先利用汉语拼音作为汉字的代用工具(因为汉字量大,难认难写),让学生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掌握汉语拼音的读音和拼写,随即利用这一工具,绕过汉字这个障碍去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实施提前写作·褚荣萍作文是学生观察、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诸方面能力的具体体现。“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把作文教学提前到学生入学6周学完汉语拼音后开始进行,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得到发展。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进行提前作文训练的具体做法:一、用拼音做工...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着重点为笔者所加,下同)《大纲》还指出:“低年级学生在写话的时候,可以用音节代替所学过的(应是“不会写的”——笔者)汉字”,“一般可以由熟练拼读逐步达到直呼”,“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要重视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这些规定比原大纲有所发展,吸取了十多年来“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先进经验。1993年秋天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