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着重从民间故事史研究的角度发掘和梳理了明代黄冈王同轨所辑录的故事集《耳谈》。《耳谈》一书所载民间故事包括传统的鬼狐仙道故事、公案故事和民间生活故事等几大类,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南方民间故事的风貌。《耳谈》是中国故事史上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它对明清小说的创作亦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蛇传》的故事雏形可追溯到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流传到明代,由冯梦龙改编成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清乾隆年间,又被方成培改写成剧本《雷峰塔》,再经民间多次修改加工,才形成今天的民间故事和戏曲剧本《白蛇传》。这期间,将一个鬼怪故事演化成了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特征也随着故事进化的需要而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上述作品的分析,从追求自由婚姻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是怎样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3.
白蛇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它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闻,并受到唐代谷神子《博物志》中《李黄》《李琯》的影响。宋元话本《西湖三塔记》进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基本梗概。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则是它的定型之作。清代方成培《雷峰塔》传奇和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将其日臻完善。笔者试图通过叙述白蛇故事的演进历程“淫欲——悲情——圆满”,来解释隐匿在这种变化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公元六世纪时,埃及、伊拉克、印度等地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八世纪以后,有人对这些富有趣味的故事进行了收集、整理与加工。到十六世纪,编成了一部中古时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由于我国明代以后称阿拉伯国家为“天方国”,又由于阿拉伯国家有在晚上讲故事的习俗,所以,这本书被译为《天方夜谈》。  相似文献   

5.
民间故事与幼儿教育牟群英民间故事指在人民口头上长期流传的,反映不同时代劳动人民为追求幸福、追求美好未来的斗争生活,反映人民聪明才智等方面的故事。如《长工和地主的故事》、《鲁班的故事》等。民间故事所具有的几大特点与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一种天然的结构契合,符...  相似文献   

6.
民间故事的特点及教学江苏王兰柱所谓民间故事,是指人民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集体加工、修改的故事。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一些民间故事,如《彩霞姑娘》、《神笔马良》、《猎人海力布》、《一幅壮锦》、《鲁班学艺》等。那么,民间故事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漏》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漏》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相似文献   

8.
灰姑娘型故事的世界性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姑娘型故事的世界性及其研究刘晓春关键词民间文学;故事学;灰姑娘故事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①一百多年来,灰姑娘故事的世界性传承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他...  相似文献   

9.
第一课时 师:我听说咱们班同学最近正在读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读的哪四大民间故事呢? 生:《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倒长城》《牛郎织女》。 师:你们觉得民间故事和其他故事比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藏传佛教及其佛经的传播,印藏民间故事传入蒙古高原对蒙古民间故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卷书》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在《苏布喜地》和《育民甘露》的蒙译注疏以及蒙古民间故事中能找到与《五卷书》的主要母题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故事,但至今对这些故事的来源尚未有定论。本文就以《苏布喜地》的注疏《如意钥匙》为例阐述《五卷书》在蒙古地区的流传,并兼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1.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牛郎织女》是一篇民间故事。本节课的教学,是想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牛郎织女》一文,学会阅读民间故事的方法:理清民间故事的情节脉络;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愿望。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初步掌握阅读叙事类文本的方法。2.通过关注人物、情节等了  相似文献   

13.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典型形象——渔夫和魔鬼。  相似文献   

14.
《布柔哟》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自治区的民间故事长歌,是一首叙事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故事长歌,笔者通过实地的采风和资料收集,从《布柔哟》的故事解析、音乐特征和传承保护等方面来介绍这种土族民间故事长歌,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这种民间音乐,使之更好的保护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5.
《耳谈续纂》是茶山丁若镛结编撰的汉译谚语集。《耳谈续纂》的‘耳谈’直译为‘耳语相传’,是引用中国明朝时期王同轨的书名《耳谈》。《耳谈续纂》共有391章谚语,其中中国谚语177章,韩国(朝鲜-东谚)谚语214章。笔者对《耳谈续纂》收录的391章谚语进行分析,中国谚语和朝鲜谚语的共同点差异点以及传承过程中产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碗阳春面》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小说采用民间故事常用的三段式叙事结构讲述了三母子面对厄运不屈服的故事。分析《一碗阳春面》的民间故事模式所创造的简洁朴素的结构,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所彰显的面对厄运的勇气和友善团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现代生活中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已受到了较大忽视,民间文学也因此面临着消逝的危机,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对我国民族遗产和社会研究都有着重要作用。以"旁■"为主人翁的民间故事最早出现于《酉阳杂俎》上,与其相似的"旁■"类的民间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型,《两姐妹》是土家族的一个民间故事,它的故事类型与《酉阳杂俎》上的"旁■"故事极为相似。以《两姐妹》这个典型故事为例可更加具体地叙述"旁■"类故事所阐释的文化内容,进一步强调研究"旁■"类故事对民间文学继承与发展的总体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阿銮冒艾补》和《阿蛮桑吉沙》是流传在德宏地区傣族中的民间故事,然而,这两个深受人们喜爱的故事的产地却在缅甸,《阿銮冒艾补》源于《胡瓜王》;《阿銮桑吉沙》源于《江喜佗》,传入德宏地区后,经过人们的吸收改造,变成了傣族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19.
吴勇 《江苏教育》2012,(13):25-27
【教学现场】一、关于民间故事师:《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后来经过叶圣陶先生改编,而成为我们学习的课文。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生: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的故事。师:是的,在老百姓当中,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地流  相似文献   

20.
据《文艺报》消息,在第十届(2008—201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上,金仁顺发表了获奖感言:"《春香传》是我听到的第一个民间故事。像其他的民间故事一样,《春香传》在朝鲜族民众中口耳相传,流传甚广,因为其口语化,而且存在细节各异的版本。但总体上,是个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对我而言,《春香传》是个难以忘怀的故事,同时也是让人无法满足的故事,跟中国的其他民间故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