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很多人都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最近,有幸参加一次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同时聆听两位老师执教《雨点》一课,他们在课结尾时的不同处理上,让我感触颇深。A老师上完后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雨点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相信这篇课文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  相似文献   

2.
教师莫做覆舟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您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我会一辈子记住您的话,虚荣和虚伪永远不会与我相伴!”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刚刚展开的信,看到结尾的一句话,我的眼睛湿润了……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案例: 一天,当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愚公移山》最后一段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 学生:“老师,《愚公移山》的结尾,这样安排,可信吗?” 老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学生:“因为根据地理学的理论,我认为愚公要想移走这两座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作者最后却用这样一个神话般的结尾来收缩全文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大家思考过吗?”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刚刚激趣揭题,邸艳楠同学便大声喊了一句:“老师,我们要分角色表演!”她这一喊不打紧,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震耳的齐喊:“表演!分角色表演!”“这……真是‘惯坏’这群孩子了。”我禁不住有些犹豫:“以往都是先理解、学透课文后再分角色表演。现在连‘检查预习’都没完成,怎么表演呢?”可望着大家那渴盼的眼神,瞧着同学们那一脸的热情,我又怎能陡然泼一盆冷水呢?“唉,要不就‘浪费’3分钟,权作检查预习吧!”被举荐的张行和邸艳楠同学终于表演完了。说实在的,实在不敢说好———甭说平时把课文读得滚瓜烂…  相似文献   

5.
我在作文评语后面开辟了“与老师商榷”专栏,让学生对评语提出意见。比如,有个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的结尾中写道:“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我认为像这样的妈妈在全国有千千万万。”我觉得这个结尾不好,便一笔划掉了。这个学生在与老师商榷中提出:“老师,您把结尾划掉,与我的想  相似文献   

6.
校园逸趣     
幸福的牛一名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侯,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矫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愚人节某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在传纸条,就要他把纸条交上去。老师:“把纸条拿来。”学生:“老师,我劝你还是不要看比较好。”老师:“快把纸条拿来。”学生把纸条拿…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有一次当老师的机会。我为大家讲《宇宙里有什么》这篇课文。我拿着语文书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说了一声“上课!”全班同学向我问好。啊!当老师感觉就一个字——“爽!”“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无边的宇宙。”我说。当同学们闭上眼时,我朗读起了课文:“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尽的宇宙……”当我读完课文时,同学们发出一声声赞叹:“啊!实在太美了!”我让大家举手谈谈自己对宇宙的理解与看法。大家都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对宇宙充满了向往,有的对宇宙充满了疑问,有的则对宇宙充满了好奇……讨论结束后,我说:“翻开课本第八十九页,把…  相似文献   

8.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9.
举手     
教室里很静,时间和空间仿佛“定格”了。《文选与写作》课老师的目光扫过整个教室,但四十双手,没有一只举起;大多数同学都埋着头。我能看到这些,是因为我还抬着眼睛。而且,我真想把手举起来——我已经预习过了。老师“根据预习创适性复述课文”虽然是个“突然袭击”,但我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呀。可是,我的手像被一张网罩着,抬不起来。那网上写满了字:“风头!”“显你!”  相似文献   

10.
纸碗烧水     
“同学们,你们知道纸碗烧水这个小实验吗?”说完老师把“纸碗烧水”四个字写在了黑板上。看着这四个字,同学们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知道”,“怎么可能呢?”“老师一定是骗我们的”……“同学们不知道吧!看我这儿。”49双眼睛马上把目光转向老师,只见老师拿起一只精致的小纸碗,把碗中倒满冷水,将一支蜡烛点燃,将小碗放在蜡烛上燃烧。过了一会儿,没有动静。正当大家猜疑时,奇怪的事发生了:水在碗里冒出了白气,由淡到浓,一会儿沸腾了。“水开了!”“太奇怪了!”教室里也沸腾了。“有人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简短的话立即让大家安静了下…  相似文献   

11.
下课铃刚响,几个同学就迫不及待地跑进办公室。“老师,我们组不要张云了,他太捣蛋了……”张云,典型的好动分子,脑瓜特别好使,上课却喜欢惹是生非,人送外号“赛悟空”。以前就有不少同学来告状,没想到今天整个小组的人竟联合起来向我抗议。“好个张云,今天我一定要好好治治你。”可怎么个治法?到了教室,我一眼看见教室后面那张单独摆放的桌子。有了,让他品尝一下单人桌的孤独吧!“张云,坐到最后那张桌子上去。”“老师,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改!”张云含着泪请求着。“大家说给不给?”“不给。”同学们异口同声地高喊。张云见没辙了,只好…  相似文献   

12.
偶然听说一个学中文的博士立志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到一所重点中学做语文老师。但是,同事排挤他,同学也不喜欢他。他知识广博,在学科知识上更是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这样的老师得不到大家承认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去听了这个老师的课,终于明白了个中道理。我注意到这个老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五个细节。第一个细节: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看到有的同学还没有翻开书,就大声教训说:“以后谁在上语文课时还没有打开书,那你就别上课了!”第二个细节: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些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学生向另外一个学生借字典。很明显,这个学生需要字典来解决课文中生字的问题。老师制止了他:“你要字典干什么?哪一个字不认识?不用查字典,我板书好以后就去你那,你问我。”第三个细节:当时学习的是一篇古文。老师先给学生朗读了一遍课文。老师读得抑扬顿挫,真的显出了一个中文博士的功底。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几个思考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黑板上的问题。学生们接到指示之后就开始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马上大声制止:“不要朗读,要默读,不要出声。”第四个细节: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大概十分钟之后,老师问道:“读完了没有?没有读完的举一下...  相似文献   

13.
遭遇尴尬     
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在学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了有关闰土的哪几件事时,随即板书,当“拣贝壳”的“拣”字出现在黑板上时,下面同时出现了几个声音:“老师,‘拣’字写错了!”当时我脸一红,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但我并没有因这几个学生给我带来尴尬而生气,也没有将错字简单地一改了之,而是问那几个同学:“能不能告诉老师这个字为什么用错了?”其中一个学生一脸得意的神情,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说:“我们原先学过,‘拣’字有‘挑选’的意思,而‘捡’表示把东西捡起来,课文中说在海边‘捡贝壳’,所以应用‘捡’字。”我点头微笑,肯…  相似文献   

14.
整容风波     
“丁零零……”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赵老师捧着教科书微笑着走进教室。看着大家手忙脚乱地找语文书,赵老师微微皱了皱眉,说:“昨天布置的作业是背诵《匆匆》这篇课文,现在请吴小玉同学站起来把课文背诵一遍。”没有人站起来。赵老师把目光投向吴小玉的座位,惊讶得差点让鼻梁上的眼镜掉在地上——吴小玉的座位上,坐着的分明是动画片中的樱桃小丸子!只见樱桃小丸子站起来说:“老师,我改名了,以后请叫我的新名字——樱桃小丸子。”“你到底是谁?我这是在上课,请不要捣乱!”赵老师有些生气了。“老师,我就是吴小玉呀!不过,我现在整了容,变成了樱…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听了一堂自然课。老师让学生把蜡烛点燃,置于浮在水面的木板上,然后将一只玻璃杯罩在上面,不一会儿,蜡烛熄灭了,杯内的水面逐渐上升。学生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感到十分惊奇。这时,老师说:“杯内水面上升,是由于杯内空气减少造成的,对吗?”学生答道:“对”。老师又问:“那么杯内那部分空气到哪儿去了呢?”学生不知道是蜡烛燃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半截蜡烛》最后时,学生突然提问:"老师,结尾总感觉好像未完待续,为什么用这样的结尾呢?"此问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其他学生纷纷附和。于是我趁机抛出话题:是啊,当我读到这里,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戛然而止,让读者有些意外。那为什么用这样简洁而又意犹未尽的结尾呢?小组讨论一下。教室里顿时叽叽喳喳谈开了,过一会儿,小手陆陆续续地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17.
从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下午第一节课是一年一班的音乐课。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当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时,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我会唱!”“老师我会唱!”看着他们那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劲头,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我心里暖洋洋的,溢满了激情和感动。我笑着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学会的?”“我们在幼儿园学过。”“那谁来唱给老师听听?”一只只小手争着高高地举起:“老师我唱!”“老师我唱!”我笑眯眯地盯住苏雪说道:“苏雪,老师请你来唱好吗?”没想到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她脸色…  相似文献   

18.
男生阿K     
罚抄课文阿K没有认真学课文,老师对他说“:嗯,不弄懂课文不行,那好吧,我们把这篇课文抄10遍。”第二天,阿K把本子交给老师,老师一看:“怎么,你只抄了5遍?”“咦,老师,你自己说的,‘我们把课文抄10遍’,那么就该我抄5遍你抄5遍了。”从现在就开始练阿K放学回家激动地跟爸爸宣布:“爸爸,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北极探险家!”爸爸:好极了!”“我要立刻开始训练自己。”“怎么个训练法?”“每天给我两元钱买冰激凌,这样将来我就能适应寒冷的天气了。”男生阿K@小乔  相似文献   

19.
这道题把容易写错的字经过归类对照排列起来,让学生抄写,要求写得正确,防止写错别字。笔者有幸听了两位语文老师教这道题,颇受启发。第一位语文老师让学生把这些容易写错的字读一遍,再给学生指出这一组字“不要多点”,那一组字“不要多横”……最后叫学生把这些字抄五遍。第二位语文老师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教法。他考虑到这些字刚刚学过,就打乱排列顺序,请一名中等成绩的学生到黑板前默写,其余学生在作业本上默写。之后。请一成绩较好的学生批改前一学生在黑板上默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一位年轻的老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那一课时,他让学生们读完课文后,就让学生们提问题。班里一位平日里不爱发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说: “老师,我发现课文里多了一个字!”学生的这一惊人发现,让这位年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